APP下载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探讨

2021-09-10李倩何小静

健康护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管控措施静脉输液老年患者

李倩 何小静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静脉输液患者护理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并探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间来我院接受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共15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包括评估老年患者护理风险、完善风险管控制度、强化护理工作人员培训工作等,之后比较两组老年患者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老年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有助于提升老年静脉输液患者护理管理质量,降低输液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风险事件;管控措施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给药方式,通过静脉注射使药物能够直达人体内静脉,实现最短时间内通过血液运输将药物输送至患者身体所需部位,达到消灭病菌的效果[1]。老年患者由于静脉弹性小、直径较细。自身静脉条件较差,因此增加医护人员操作难度,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承受的痛苦也较青壮年高,导致老年静脉输液患者护理期间满意度较差甚至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因此需加强老年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工作[2]。护理风险管理是指总结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或潜在风险,针对性予以解决并形成管理条款予以护理人员遵循,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一种措施。本研究为证实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选择150例先后接收治疗的老年静脉输液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间来我院接受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共15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45例,年龄55~89岁,平均年龄(72.50±5.15)岁,实验组患者男性35例、女性40例,年龄56~90岁,平均年龄(74.60±6.44)岁,。所有患者对实验内容知情且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输液护理,护理人员需按照医院要求为患者换药拔针,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及主观表述调整数输液速度,定时检查患者输液反应。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1)结合既往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产生的不良状况及患者机体反应总结可能影像输液安全的潜在风险因素,并对所整理内容进行归纳分析,对风险项目开展针对性解决措施;(2)完善老年患者的静脉输液护理管理制度,强化医生与护理工作人员间的沟通交流,规范医嘱写作,确保护理人员能够看清楚医嘱并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护理,老年患者皮肤情况比较脆弱,因此输液前必须做皮试,避免输液过敏,一次性医用器具使用过后投放至统一位置安全处理,非一次性医用器具使用过后要立刻消毒,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3)强化医生及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及讲座,提升工作人员对风险管理工作的掌握程度,提高认知水平,保证其在面对风险事件时能够冷静、迅速处理;(4)健全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安全管理内容,护理人员必须熟知输液标准步骤,输液前认真核对所用药物名称、剂量,尽量避免或杜绝给药错误问题,并时刻观察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产生的生理反应,关注患者主诉,出现异常立即上报给医生处理,以此来降低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输液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事件(静脉针刺伤、输液不良反应、静脉炎症、药物渗出、给药错误、导管感染);评价两组老年患者满意度情况:采用院内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总分100分,不满意:<60分,61~70基本满意,71~90满意,91~100非常满意。总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數据采用SPSS 21.0进行数据对比观察,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老年患者静脉输液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实验组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满意度

实验组老年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静脉输液能够更迅速有效控制病情,有利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老年患者身体各项机能处于退化比较严重的状态,加之患者对于门诊行为了解程度不够,在治疗过程中易产生焦虑、紧张等问题影响治疗[3]。而护理人员及医生的沟通、情绪安抚工作不到位也容易导致老年患者处于风险事件中。因此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十分必要。护理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有目的、有组织的减少护理风险产生的人身危害及经济损失,提高老年患者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的耐受程度之外还可提高患者满意情况。本研究中通过对实验组护理工作人员实施风险管理培训工作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于风险的认知,纠正以往护理工作的差错,因此实验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明显减少,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进一步证明了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在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降低输液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张淑平,王慧珠,宋慧莲.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的护理风险与防范[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4):138+150.

[2]朱永清,汪景.护理安全管理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3):153+160.

[3]房磊阁,吴成虎.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探讨[J].心理月刊,2020,15(02):126.

李倩,1992年5月2日,女,汉族,陕西宝鸡,本科,陕西省人民医院,710068,护师,老年内科

(陕西省人民医院 710068)

猜你喜欢

管控措施静脉输液老年患者
浅析施工企业在海外项目中的财务风险管控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房地产企业涉税风险分析与管控
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配合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不同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后静脉炎的干预效果比较
对输液室患者实施图片式拔针宣教的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长江经济带低收入家庭医疗保障基金建立与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