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后静脉炎的干预效果比较
2016-08-05宋继兰孙利
宋继兰?孙利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后静脉炎的干预效果, 观察双氯芬酸钠乳膏对静脉输液外渗的干预效果。方法 78例静脉输液外渗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9例。观察组使用双氯芬酸钠乳膏外敷, 对照组使用50%硫酸镁温热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输液外渗后及时使用双氯芬酸钠乳膏外敷可有效缓解疼痛和局部肿胀,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乳膏;静脉输液;外渗;护理;硫酸镁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9.189
静脉输液的目的是补充水和电解质以预防和纠正体液紊乱, 常用于各种原因的失水, 或因某些原因不能进食者, 如剧烈呕吐、腹泻、大手术后, 纠正血容量不足, 维持血压及微循环的灌注量。但是在输液过程中往往出现令人不满意的地方, 为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输液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采用了双氯芬酸钠乳膏外敷的方法,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8例静脉输液外渗患者, 年龄25~81岁, 男51例, 女27例, 均为本科住院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9例。观察组男25例, 女14例, 年龄25~79岁, 平均年龄(55.38±7.87)岁;对照组男26例, 女13例, 年龄26~81岁, 平均年龄(49.50±10.5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静脉输液, 凡在体表较显现的静脉, 均可做静脉注射用。常用的静脉有:①四肢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或前臂、腕部、手背小静脉和足背静脉等。②头皮静脉:颞浅静脉、额静脉、耳后静脉、枕后静脉等。输液前要评估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 患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能力, 对给药计划的了解、认真程度及合作程度, 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状况、静脉充盈度及管壁弹性。患者理解注射目的, 有安全感, 愿意接受。用物淮备:①注射盘内加注射器 (规格视药量而定)、6~9号针头或头皮针、止血带、注射用小枕、胶布、注射卡及药液。②采集血标本另备:标本容器 (干燥试管、抗凝管或血培养瓶);必要时备无菌手套、无菌纱布、酒精灯、火柴。此外还应注意:①按医嘱备药, 检查药物是否变质, 仔细核对药名、剂量。②备好用物携至患者床边, 向患者解释注射目的, 以取得合作。③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排尽空气, 套上安瓿。④选择合适静脉, 以手指探明静脉方向及深浅、在穿刺部位的肢体下垫塑料小枕, 在穿刺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约6 cm处扎紧止血带, 止血带末端向上, 用2%碘酊消毒皮肤, 并以 70%酒精脱碘, 嘱患者握拳, 使静脉充盈。⑤穿刺时, 以左手拇指压住静脉, 使其固定, 右手持注射器, 针头斜面向上, 针头和皮肤成一较小角度(20°), 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 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⑥见回血, 证明针头已入静脉, 可再顺静脉进针少许, 松开止血带, 嘱患者松拳, 固定针头, 缓慢注入药液。⑦在注射过程中, 要试抽回血, 以检查针头是否仍在静脉内, 若局部疼痛、肿胀、无回血时, 提示针头脱出静脉, 应拔出针头更换部位重新注射。注射毕, 以干棉签按压穿刺点的同时, 迅速拔出针头后按压片刻, 随即拉开注射器活塞, 清理用物。观察组应用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双氯芬酸钠软膏均匀涂抹于局部皮肤, 厚度约 1 mm, 采用暴露疗法, 3~4次 /d。对照组发现静脉外渗后, 立即采用冰块冷敷, 24 h后, 用50%硫酸镁溶液温热敷, 3次 /d, 20 min/次, 温度50~60℃。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显效:静脉炎的临床症状与不适全部消除 ;有效:静脉炎的临床症状与不适虽有所好转, 但尚未全部消失 ;无效:静脉炎的临床症状与不适没有好转, 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9.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上输液的目的为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1], 常用于脱水、酸碱代谢紊乱患者。并且补充营养, 供给热量, 高营养溶液能供给患者热量维持其正氮平衡, 并供给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凡是不能经消化道供给营养或摄入不足者都可用静脉插管输注高营养溶液, 其成分主要由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矿物质、高浓度葡萄糖或右旋糖酐及水分组成。制剂根据患者的不同需要新鲜配制, 在配制时必须严格掌握无菌技术操作, 同时在溶液内不得添加与营养素无关的内容物。
但是高能量的一些液体对静脉刺激比较大, 容易发生静脉炎, 所以护理人员应注意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与无菌操作, 药量较多且较黏稠时, 推注药物时应固定好针头, 并随时观察局部有无肿胀。若无回血、推药有阻力、局部疼痛、肿胀系针头已脱出静脉, 应拔出针头另行注射。推注药物时, 速度应缓慢, 并注意观察病情。
综上所述, 使用双氯芬酸钠乳膏后可使局部疼痛症状很快消失, 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曹松云, 朱玉珍.大黄外敷治疗输液后静脉炎68例.实用中医药杂志, 1999, 15(9):31.
[收稿日期:2016-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