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教育贯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
2021-09-10夏家顺
夏家顺
【摘要】重视初中生法治素养的培养,对指引学生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懂得尊法用法,善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初中生的实际学情,精选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实现有效学习,为其法治素养的培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法治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
一、法治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1. 法治素养的内涵。
法治素养是人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接受法制教育,获得关于国家法律制度、法律规范、法治追求、法治精神等方面的全面认知,并能将之转化为自觉行为的能力和素质。对初中生而言,法治素养体现了他们在经历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掌握参与社会活动、维护个人成长所必备的法律常識,以及分辨是非、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认同国家法治精神,坚定法治信仰,能依法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素养。
2. 法治素养的构成要素。
法治素养主要包涵法治认知、法治思维、法治意识、法治行为和法治信仰等五个方面要素。其中,法治认知是指通过学习、生活、参与社会法制教育等途径获得法律理论知识,形成对国家法治现状、法治本质、法治功能等的理解和认知。法治思维是指通过学习法制规范和法律原则,运用法律进行现实问题的分析、判断、推理,最终形成结论的思想认识活动。法治意识是在法治认知基础上形成的信任法治、运用法治、维护法治的一种状态,其核心是对宪法法律权威性、法定权利和义务等具有清晰的认知。法治行为是指遵守法律规范,运用法律知识,理智解决各种纠纷和问题的行为。法治信仰包括对宪法、法律、法治等方面的信仰,是对国家法律认知、理解、信任、维护的思想和行为,是对国家法律的认可和捍卫。
二、初中生法治素养培养的现状
目前初中生的法治素养现状不容乐观,表现在:首先,学生欠缺必备的法律知识。许多学生的法律基础知识储备少,不熟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善于主动获取、应用法律知识,法治素养相对低下。其次,学生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学生缺少应有的法制观念,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容易成为不法侵害的对象,当面对意外和危险时,他们不懂得如何向教师、家长、警方等求助,来更好地保护自己。最后,学生的法律行为失范。许多学生在现实的家庭、社会和校园生活环境中,不能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合法有效地处理事情,无法明确辨识罪与非罪行为的区别。
三、优化初中生法治素养培养的策略
1. 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法治认知。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由于信息闭塞,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少,他们获取法律知识、增长见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课堂学习。所以,教师要重视整合利用课内外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让他们能接触学习到更多的法律知识,增添知识积累。
一方面,要整合利用教材资源,发掘法治教育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教材,将教材中相关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内容进行合理归整,发掘其中的法治教育资源,指导学生深入研读,逐渐增长法律知识。例如,在八年级上册“善用法律”教学时,教师设置问题:“遇到不法侵害时,你会利用什么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面对这样的问题,多数学生都会懂得利用诉讼的手段进行维权,但教材中只在“相关链接”栏目中展示出法律条款,并未对法律条款做出具体解析,这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于是,教师利用多媒体链接互联网,将网上关于“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条款内容的解读展现给学生们,恰当地补充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在遇到侵害时,能依法通过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机构、国家法律救济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指导课外阅读,积累法律知识。在日常教学之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搜集法制读物进行广泛阅读,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条件,精选法治信息,实施有益阅读,还可以通过收看法律相关的频道节目、影视剧、纪录片、讲座等,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法律法规知识,丰富他们的法治认知。
2. 拓展实践行动,培育法治信仰。
教师优化法治素养教育,还必须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注重拓展社会实践,逐步引导他们踊跃参与各种丰富多样的法治学习实践活动。只有当法律成为学生们的自觉遵从和真诚信仰时,才能真正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和功效。
其一,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生机盎然的实践学习空间,通过组织开展法治讲座、普法宣教等法治实践活动,或引导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学等方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中真正有效内化法律知识,不断加强法治应用意识,锻炼起辨明是非的能力,使他们能将法治精神永远铭刻在心中,逐渐坚定法治信仰。
其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宪法知识竞赛活动,鼓励他们在参与竞赛中提升对宪法法律的认识和理解;或结合法制宣传日的有利时机,引导学生深入校园、社区、街道等,争当“法律宣讲员”,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或鼓励学生参与“宪法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活动,激励畅谈对宪法和法律的感受和见解,健全法治观念;或指引学生自主设计制作宣教手抄报、展览法律“漫画”作品、分发宣传资料、合作义演法治小品剧、担任交通志愿者等,利用灵活多样、创意十足的活动形式,坚持与法同行,为普法宣教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使他们在喜闻乐见的实践行动中逐渐形成法治信仰和良好法治素养。
四、结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化培育学生法治素养任重道远,教师要坚持从学生学情出发,创新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灵活创建法治学堂和法治校园,不断提高法治教育趣味性,激励学生投入法律法规知识学习中,让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成为初中学生的基本素养和崇高追求,促进他们逐步培养形成良好的法治素养。
参考文献
[1]吕鹃.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0(30):60-61.
[2]李宝玉.支持法治素养建构的测试环境设计例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32):74-75.
[3]吴致能.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20(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