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艺术教育的形成与阶段性发展

2021-09-10杨珺雯那海峰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3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发展

杨珺雯 那海峰

【摘要】据记载,中国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自石器时代以来,简单的艺术形式,一些简单的图案和形状出现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不断变化,人们意识的不断发展,艺术开始变得复杂多样。艺术形式也从简单的形状变为具体的东西。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瓷器、青铜器等。艺术教育也是艺术发展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到目前为止,艺术教育是学校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艺术教育,形成,发展

一、艺术教育的起源

教育发生在生活的实际需要中,教育的形式随着时代的社会、经济等因素而变化。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五千年前,我们祖先的衣食住行都来自大自然。当我们从大自然中吸收必要的生活必需品时,教育就逐渐产生了。这种教育也来源于对生活中简单劳动的学习。父母是老师,生活的本质是学校。中国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真正意义上的学校艺术教育早在西周就已经出现。

早在中国先秦时期,“画”的概念就已经出现。西蜀五代初,有画院建立,并逐步走向成熟。当然,从历史上看,宫廷画园的建立对我国古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宫廷画园建立后,宫廷画园的建立也让有艺术天赋的人与他人交流,取长补短。这座绘画园的建立,对我国的美术教育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除了画院教授的“画”和“画”外,一些在实物中展示的美术作品也不容小觑。玉器、陶器、青铜器、壁画等艺术品也是古代艺术的遗存。中国古代美术教育体系虽然不完善,但并不影响美术的发展和传承。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美术教育虽然没有大面积普及,但也有不同的传承方式。吴道子是著名的“画家圣人”,擅长人物画,有“五代当风”之美誉。吴道子当时接手了阎立本,与群芳会合。据记载,当时他在长安兴山寺当众作画,长安市民、支持者和孩子们都来观看。这个过程也是一种艺术的传播。吴道子《天王送子图》的剩余版本也是宋代李公启的翻版。因此,虽然我国古代艺术教育体系并不完善,但并不影响艺术的发展和传承。

在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都有各具特色的艺术教育机构,如五代建立的“翰林画院”,就是当时重视艺术教育的表现。不同时代的特点也为艺术教育增添了不同的色彩,使艺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前人的感悟和后人的创新。

二、现代美术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逐渐形成。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成立的船政局开了一所学校。据记载,绘画是这所学校教的科目之一。1867年,专门成立了马事学院,培养马术人才。左宗棠此举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地图学的学科建设。绘画是一门正式的必修课程,由李瑞青于1906创立,是中国师范大学美术系的第一门课程。这意味着艺术这一教育体系开始逐步形成正规教育,并有系统地发展。辛亥革命后,一些师范院校开始开设绘画与手工艺专业。

近代以来,我国开始开设绘画课程,并不断与西方文化相结合,逐渐出现了一些对我国艺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画家。如著名画家徐悲鸿,这些艺术家的出现不仅促进了中国艺术的发展和传承,而且对提高中国艺術教育的内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清末,一批致力于艺术教育的知识分子开始模仿西方的教育方法,致力于研究适合中国的艺术教育方法。1906年至1912年的6年间,经过我国各界人士的不断努力和教育部的指示,我国各个阶段的学生开始学习美术课程。这类艺术课程不是一门单一的绘画课程,其中还包括一些编织、刺绣、采棉造花等课程。培养学生在艺术各方面的发展。早在民国初年,我国美术教育就提出要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见,美术审美能力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在民国初期的学校教育中一直受到重视,而在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受到重视之后,我国教育部也意识到教育要从娃娃做起,艺术修养也要从娃娃做起。1923年,教育部还颁布了一系列的详细规定,包括对各年龄段不同心理发展水平所需的艺术熏陶的一些教育内容,对艺术知识和基本艺术技能的一些详细规定。

20世纪20年代,经过19世纪初教育部的号召和各高校的响应,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艺术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而这些成果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被广泛应用于艺术教育中,目的是培养学生从模仿到创造的转变,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在这个非常时期,受长征和抗日战争以及社会动荡的影响,整个教育界都会把影响降到最低,继续培养学生,更加重视对学生的教育。

抗日战争时期,以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解放区为主体,尽管生活资料匮乏,但教育事业发展繁荣。抗日战争时期,通过重视教育,我国还培养了一批革命文艺干部和一大批美术教育教师。

正是由于人民教育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各行各业的不断努力,以及正确的教育方针的指引,我国近现代的艺术教育,虽然整个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的时期,但依然蓬勃发展。

三、古今美术教育概述

艺术教育始终遵循时代特征,与时代需求密切相关。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的生活大多依靠自己的体力劳动。整个艺术领域更倾向于宫廷的需要,也就是说,大部分的艺术都是为王朝的皇室贵族设计的,而且更倾向于工艺。因此,在整个古代,艺术教育大多是对工匠的传承。当时,艺术与外界的融合出现在唐代前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艺术开始发生变化,吸收外来文化的特点,进行创新,是重要的转折点。

目前艺术教育已经在我国形成了正规的有体系的教育课程,从娃娃抓起,从小注重对孩子的艺术熏陶,并且在学生整个的受教育期间,艺术也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总的来说,艺术教育是不断发展的,在今后还会有所改变、创新。营运时代的发展,艺术教育会不断改变,适用于时代,也更加适用于学生。

杨珺雯 女 2000.12.9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第一通讯作者:那海峰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发展
区域发展篇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