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21-09-10郝文智

智慧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康复护理生活质量高血压

郝文智

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88例高血压患者,采用数字盲选法分别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血压指标、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舒张压为(76.58±6.17)mmHg(1mmHg=0.133kPa)、收缩压为(126.88±8.25)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90.18±5.38)、(141.88±8.5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20、8.364,P=0.000、0.000<0.05)。实验组治疗依从性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躯体疼痛(89.78±1.03)分、生理功能(90.17±1.31)分、心理功能(88.59±3.78)分、物质功能(90.77±1.3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25±1.36)、(69.88±4.25)、(68.77±2.33)、(70.55±2.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935、30.263、29.608、46.496,P=0.000、0.000、0.000、0.000<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血压指标,提高依从性,有助于提高后期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康复护理;生活质量

引言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在临床上发生概率比较高。该疾病是多种疾病的高危诱发因素,如果不做好血压控制,很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加上疾病的病程较长,又属于终生性疾病,因此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做好预防保健和护理非常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20年1~10月收治疗的8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盲选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4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2︰22,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2.31±4.53)歲;实验组男女比例为23︰21,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2.18±4.6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经确诊为高血压;临床资料完整;知晓情况并主动参与研究。排除标准:伴有老年痴呆;生活无法自理;非自愿参与研究。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护理方法

①基础教育。先成立专业的护理路径团队,在全部护理人员中挑选一位认真负责,专业素养高的主管护士作为团队负责人,并挑选出5位专业技术好,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作为队员,组成护理路径团队。制定出合适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指标,对整个护理路径团队进行培训并定期考察,之后由团队内部商议由主管护士汇总出系统化的护理计划。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一对一评估,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和自身认知情况进行了解。对所有人进行系统培训,对护理人员的实践技能进行考核评价,统计汇总在之前护理中所出现过的错误点及易出现失误点,分析其中的错误原因,完善护理内容,制定出护理方案,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会出现此类错误。白天由责任护士进行治疗前宣教,下夜护士核实当天患者对各功能训练是否了解,是否完善治疗前各项准备,治疗后责任护士给自己的分管病人再次强调,加强指导,重视治疗注意事项,提高关注度,加强饮食指导和早期干预。②心理干预指导:高血压患者在患病时期心理变化较为剧烈,一般会根据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行一定的分类,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患者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医生和护理人员要充分考虑患者可能产生的病情担忧心理,主动向他说明病情情况,说明采取的治疗手段的优点,提醒患者谨记治疗后后续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以这种主动与之交流的人文关怀手段来加深他们对于自己病情的了解,解除他们的担忧、焦虑情绪,以达到提高他们的抗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若护理人员不能随时陪在患者身边。若是护理人员未清楚交代治疗情况,会导致患者通常很担心治疗后的情况,但又不能及时找到护理人员解决,这就增加了他们的无助和恐惧,因而在护理工作中始终牢记以患者为核心,时刻关注患者心理情况及治疗预后效果,及时与患者交流其心理情况,对于患者的各项要求尽量予以满足,并且要注意自身态度,要像对待自己家人一般,做出科学系统的心理指导,将患者产生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彻底消除。③药物及饮食宣教:在确定患者基础指标的情况下,对患者自身状况评估分析,以患者情况为准,参照疾病所宜及所忌食物,制定出符合患者基础情况的饮食指导方案。并非营养食物越多越好,因为患者疾病的影响,若是给予其营养食物较多,患者身体难以承受。在疾病稳定后,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比例,控制好含钾食物的摄取量,对于患者家属也要进行相应饮食培训,④、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嘱托,并给予患者家属系统化指导,使患者家属知晓其中利害关系。给予患者出院手册,叮嘱患者注意睡眠,注重饮食,尽量不食含钾食物。提醒患者定期测量血压,由患者家属监督,并由护理人员每周电话随访患者血压情况。给予患者我院所制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使患者明确对抗高血压是一项持久的工作,日常生活饮食和服药一定要注意。告诫患者及家属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联系主治医师,到医院诊治。关于患者用药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对服用药物后产生的相应不良反应要提前进行了解。

2结果

2.1 两组血压指标对比 实验组舒张压为(76.58±6.17)mmHg,收缩压为(126.88±8.25)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90.18±5.38)、(141.88±8.5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20、8.364,P=0.000、0.000<0.05)。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 实验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实验组躯体疼痛(89.78±1.03)分、生理功能(90.17±1.31)分、心理功能(88.59±3.78)分、物质功能(90.77±1.3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25±1.36)、(69.88±4.25)、(68.77±2.33)、(70.55±2.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935、30.263、29.608、46.496,P=0.000、0.000、0.000、0.000<0.05)。

3讨论

因患有高血压疾病的老年患者,本身机体能力较差,所以需要长时间进行用药,从而保证病情不反复,但是如果长时间用药,第一可能患者本身记忆力减退,无法按时用药,第二长期用药会给患者的身体和经济带来极大负担,从而被病情和经济反复折磨,最终引发不良情绪。而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科学的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对病情的良好控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住院时间,减缓经济压力。临床上将预防保健与护理干预模式引入到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当中,通过针对影响患者血压的因素,包括饮食因素、作息因素、运动因素、服药因素、治疗因素、血压监测因素等等,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控制和护理,能够更好的控制好患者的血压,减少高血压的发作高危因素,让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参考文献:

[1]张旋.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饮食保健,2019,6(13):167-168.

[2]吴春燕.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1):99-100.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生活质量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高血压界定范围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