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在课堂小结拓展中走向深度学习

2021-09-10叶竹英

启迪·中 2021年1期
关键词:课堂小结深度学习语文教学

摘要:利用课堂小结拓展环节,促进语文走向深度学习,主要通过以下三条路径。以读物引导式拓展课外阅读,以自然延伸式深拓展深度理解,以设问思考式拓展深度体验。

关键词:课堂小结;深度学习;语文教学

要让语文走向深度學习,需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落实。其中课堂小结的拓展环节同样承担着深度学习的任务。语文学习的时空是无限制的,绝不能仅仅限制在课堂的狭小空间里,而是需要更广阔的天地拓展。课堂小结最大的功能就是为语文学习的拓展提供契机。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在课堂教学的前面几个环节都实现了深度学习,而在最后的课堂小结环节忽视了深度学习的落实,导致功亏一篑。本文从深化迁移的角度谈谈如何在语文课堂小结拓展中走向深度学习。

一、以读物引导式拓展课外阅读

读物引导式拓展就是在课堂小结之际,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的需要,以向学生推荐相关课外读物为手段,利用其内容的密切相关性,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度理解。以读物引导式拓展课外阅读,有效地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时空,促进了语文深度学习。

一是类文比较拓展阅读。在课堂小结之际,教师向学生推荐内容、主题与所学课文基本相同的文章进行拓展阅读。如学习《孙权劝学》一课的课堂小结中提供《师旷劝学》,引导学生将两篇同类文言文进行比较阅读。这两篇文章都是劝人学习的,都给人以学习重要性的启示。教师还可以从多个角度设计比较鉴赏的课后练习题给学生提供导读。让学生在同中求异,比较辨别中深化理解。

二是人物关联性作品拓展阅读。文如其人,透过作品往往能看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格。在学习某些表现人物的文章中,我们可以通过拓展学习文章主人翁的作品来帮助对主人翁人物的深度理解。如,教学《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可以在课堂小结的拓展中指导学生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著名演讲辞——《最后一次讲演》。通过阅读学生会真切地感受到闻一多先生慷慨激昂、正义凛然的豪迈之气。对闻一多先生舍生取义、嫉恶如仇的高贵品质也会有进一步的认识。进而加深对课文主旨句的理解。

三是由单篇拓展整本书的阅读。我们常说课文只是个例子,语文深度学习最重要的是通过课文的例子引导学生从单篇阅读拓展到整本书的阅读,从碎片化阅读,到有计划地进行名著阅读,让学生触摸整个语文阅读世界。如,学习课文《泥人张》,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对课文产生的兴趣,趁热打铁地拓展到冯骥才的小说集《俗世奇人》,甚至可以进一步拓展到冯骥才的其它作品,从而拓展课外阅读的视野。

二、以自然延伸式深拓展深度理解

语文课堂小结的拓展最精妙的是在自然延伸中拓展,通过自然延伸,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能够多角度地理解文本主题。语文课堂小结的自然延伸式拓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选择文本的某个特点进行自然延伸。被选入课本的文章大多有着显著的特点。有点以写景抒情见长,有的人物刻画入木三分,有的激情澎湃富有感染力,有的善于细节描写细致入微。在课堂小结中,我们可以从课文写作特点自然延伸到作者的写作特点和风格,以帮助学生再度体味课文的写作特色,从而深化对主题理解。如,在《云南的歌会》的课堂小结,我们可以如此升华主题:在沈从文的笔锋始终落在“乡下人”的眼里,他以自己独特的乡土情结去审视乡村的自然美,风景美和人性美。沈从文的散文是从田野里吹来的充满泥土芬芳的春风,是一汩从乡野里流淌着的鲜活的清泉,可以吹拂我们心中的弥漫的无端烦恼,洗涤灯红酒绿下的尘世风烟。这就是沈从文的写作风格,如果我们能读一读他的代表作《边城》,你会对他的写作风格会有更深的体悟。

第二、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自然延伸拓展,一气呵成,不露痕迹。这种拓展方法,常常是利用语文教师的语言优势,以富有激情、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如,在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的课堂小结中,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闻一多先生的遗愿早就在我们的爷爷辈那儿实现了。革命先辈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同学们,那我们的社会担当呢?原本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在情感上与闻一多先生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共鸣,通过上述一番富有激情的课堂小结语,再一次发人深省。

第三、以读带写,读写结合的自然延伸拓展。读与写本身就很难分开,如果借助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小结拓展之机,自然地将读向写延伸,无疑是语文深度学习走出了重要的一步。如,在《紫藤罗瀑布》一课的课堂小结中,我作了如下设计: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把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描绘得淋漓尽致,给人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震撼。但文章仅仅是在写花吗?不,文章的主旨是作者从中感悟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写作方法就是借景抒情。你注意到了没有,我们的校园里春天开满了桃花、杏花,夏天有茉莉、栀子花,秋天有桂花、菊花,冬天有腊梅,请你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学习课文借景抒情的方法,写一篇四五百字的小文。通过这样的延伸拓展,不仅加深了对课文中借景抒情写法的理解,而且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是语文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以设问思考式拓展深度体验

在语文课堂小结时,采用设问思考的方法进行拓展,引导学生从课文走向自身,并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对现实生活和人生做出思考。用设问思考的方法给课堂小结,不仅是平面上的拓展,更是在深度上的拓展。通过教师设计一些基于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的问题,促使学生再次以教师设计的问题为出发点,进一步探索和思考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以达到有效拓展学习深度,强化切身体验的目的。

课堂小结的设问,与课堂导入的设问和课堂主问题的设问有所不同,它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有效拓展实现深化迁移。设问的具体方法很多,我们提供两种最常见的方法加以说明。

第一、抓住文本关键语句,联系作者生活设问。从课文内容拓展到作者生活,让学生在作者的内心深处走个来回,再回到文本,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其中“好好儿活”是体现主题的关键词句。在本课阅读教学的课堂小结时,我们可以一改常见地在课堂导入环节就介绍作者生平,在课堂小结环节利用多媒体显示史铁生简介及《病隙碎笔》中的有关片段。把一个完整的深度病残而不屈的形象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课文描绘的四幅菊花图,展开联想与想象,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1)你觉得史铁生病后的三十多年的“好好儿活”的生活更像哪幅菊花图,为什么?(2)你希望自己能像哪种菊花一样“好好儿活”,为什么?第一问把菊花图与史铁生的生活相联系,助推了学生对菊花象征意义的理解,更是深化对文本主题句的解读。第二问,把文本解读的思路转向学生自身,把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凸显了出来,不仅深化了对主题的理解,而且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更好地落实了教学目标。而且这样的课堂小结具有开放性特征,给人留下了深远的启示。

第二、借助课文留下的悬念设问,引导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展开想象,拉近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的距离,深刻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如郑振铎的《猫》一文,文章着墨最多是第三只猫,作者表示这第三只猫最让“我”自责忏悔。更让“我”深深内疚的是作为一只猫对我的冤枉无法辩解,而“我”也无法向猫表达对它的忏悔,这就是课文留给学生的一个悬念。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悬念设问,在课堂小结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假如这只猫像人一样会说话,你觉得猫与作者之间会有一场什么样的对话?这一问题不仅引领学生设身处地感受猫与作者的心理活动,进一步体味作者的内心世界,对文本所揭示的人与动物的关系的理解,以及对树立生命的敬畏意识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课堂小结中的拓展延伸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的,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紧扣文本,有效展开,切忌另辟蹊径舍本逐末。课堂小结既是对课堂的一个总结,也是从课堂向课外延伸拓展的一个指引,其目的是要进一步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丽玉.语文课堂中的“深度学习”之我见[J].语文课内外,2020, (11).

[2]于亚琴.深度学习建构语文高效课堂[J].教育(周刊),2020,(10).

浙江省兰溪市育才中学 叶竹英

猜你喜欢

课堂小结深度学习语文教学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课堂小结给化学教学减负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数学教师的课堂小结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