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动商测评体系的构建

2021-09-10王锐张炎

体育时空 2021年1期
关键词:动商构建公式

王锐 张炎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1-012-03

摘  要  本文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追溯动商研究的历史,界定动商核心概念,并从构建原则、指标类型、等级划分、内容选择、方法应用、评分赋值、量表制定、权重划分、公式构建等方面进行梳理,构建个体动商测评公式,以期为同仁更好地开展动商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动商  测评体系  指标  公式  构建

随着本土动商概念的诞生,国内众多学者投身动商研究,于是从理论到实践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就此,学校、省市、国家级课题不断介入,媒体关注度不断提高。然而对于动商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目前严重缺乏,为填补这一短板,笔者对构建动商测评体系的诸多维度进行梳理,以期为同仁研究构建动商测评体系提供借鉴。

一、动商溯源与界定

早在1934年,MeCloy进行的综合运动能力测验研究试图研制一种可以有效测量个体综合运动潜能和运动能力的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包括四个独立的分测验。后来Allred将这种测试结果用动商(Motor Quotient,MQ)表示,认为动商反映了个体固有的运动潜能,动商分数反映了个体在与同龄人相比时自己的运动潜能所处的水平[1]。

对于婴幼儿动商研究最早出现在Peabody运动发育领域,它是以婴幼儿运动发育商数的形式出现的[2]。

在青少年体育运动领域中“Motor Quotient”的研究非常匮乏。最早出现在体育教学中的文献是Anderson(1948)发表在“Research Quarterly”上,使用“Motor Quotient”等级来分配学生体育课学习档次。直到1985年Capute等提出了运动商数(Motor Quotient,MQ)”这一概念,并且应用于评估儿童动作能力的发育与发展趋势,才标志着青少年动商研究的开始[3]。

2011年我国学者王宗平首提动商,他认为动商分为狭义和广义。广义的动商是指一切通过人的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狭义的动商是指个体的运动商数,是人的运动天赋水平和运动潜能[4]。

張红兵认为动商可以用来表示个体综合运动能力的高低。常金栋认为动商是个体综合运动指数。祝大鹏认为动商反映的是个体综合运动能力水平。笔者认为界定动商是反映个体综合运动能力水平高低的综合运动能力指数更为合理。

二、动商测评体系的构建原则

构建评价个体动商高低的测评体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体现动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具有客观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能够较全面地、综合地反映个体的综合运动特征。

2.动商测评指标应该能够反映年龄、性别、地域、人种的特点。

3.动商测评指标应该能够被较准确的测定,并且可以做定量或定性描述,便于记录与统计。

4.动商测评指标应该简便易行,并且部分指标能够与国家通用指标体系相衔接,具备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三、动商测试群体的选择与分类

动商测评体系的构建应该针对不同群体,按照不同分类方法进行差异构建。构建群体可以分为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性别按男女,职业按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环境按平原、丘陵,人种按白、黑、黄,地域按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区分。只有这样综合考究,才能构建相对科学的动商测评体系,对不同群体的动商作出合理评价。

四、动商测评指标的类型

学者祝大鹏认为研究动商理论和测量时需要从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学校体育等方面全面系统分析,避免将动商仅局限于体育锻炼或体育教育领域。笔者认为动商测评指标的类型应该从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体育学视角确定,包括社会测量、物理测量、生理测量和心理测量的指标类型。

五、动商测评指标等级的划分

动商测评指标等级的划分应该依据测评指标的类型结合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体育学等学科,构建多级多层测评指标。笔者构想动商测评指标等级按照三级三层次构建。一级指标包括身体指标(属于体育学、生理学范畴的客观指标)和精神指标(属于社会学和心理学范畴的主观指标);二极指标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运动智能、心理效能;三级指标是对每个二级指标的具体细化,如身体机能指标选择主要包括体重指数、血压指数、血脂指数;身体素质指标选择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

六、动商测评不同等级指标内容的选择

动商测评不同等级指标内容的选择应该根据测评指标的分类与等级,依据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体育学等学科特点,从不同维度,体现结果评价指标、过程评价指标和表现评价指标的多元组合。一级指标内容选择应该从学科特点出发,分为体育学、生理学范畴的客观身体指标和社会学和心理学范畴的主观精神指标。二级指标内容主要选择反映身体指标的主要内容: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选择反映精神指标的主要内容:运动智能、心理效能。三级指标内容是对各个二级指标的具体细化。不同维度指标内容的选择都要体现精准反映二级指标的内涵特征,具备客观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还应该考虑到年龄、性别差异,兼顾显性指标与隐形指标相结合。

七、动商测评指标内容的工具与方法

在确定动商测评指标内容以后,首先应该设计好测评工具与方法,以及测评工具与方法使用的环境和程序。例如,测评环境的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室外还是室内,天气的阴晴,场地条件等环境。对测评工具所用材料的质地、尺寸、规格、重量要详细说明,并且注明计分方法。明确各项指标的测试程序,包括先后顺序、时间间隔,测试对象个人或集体等相关信息。只有采用标准化的测试环境与程序才能便于动商测试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实践中广泛推广应用。

对测试指标内容的工具与方法的选择上,可部分借鉴智商与情商的测试方法手段,同时结合动商的特点,如采用问卷、量表、仪器、体育器材等进行测试,充分体现测试工具与方法易行、便捷、实效、科学的特点。

八、动商测评指标的评分标准与赋值方法

动商测评指标的评分标准的制定应该依据问卷、量表、仪器、体育器材等方法获得具体数据,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赋分区间与等级区间,再据赋分区间与等级区间确定评价标准。对可以通过分数成绩和指数测定的指标,按照成绩与指数值划分五个等级区间,再将五个等级区间转换为5分制成绩。对于用量表与问卷测试的主观指标可以通过问题答案赋分,先根据分数划分区间,再把分数区间转换为5分制成绩,最后按照动商计算公式,通过5分制成绩汇总计算,确定个体动商的五级评价等级(优、良、中、差、低)。

九、动商测评指标的各测评量表与问卷的制定

动商测评指标的各测评量表与问卷的制定应该遵循科学的方法、程序和注意事项。首先量表与问卷的制定针对不同的群体要所有不同,充分考虑到年龄、性别、地区、人种等差异。其次,初始样本的选择要有普适性和代表性,经过专业人士商定,经过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便于统计和处理。对于一些客观的身体素质等指标的测评,完全可以采用部分拿来主义,或对国家现行标准加以适当调整或搬用,这样更加经得住信度与效度检验,更加趋于科学和实用。对运动智能、运动心理等指标量表与问卷的设计可以参考国内外一些成功的经验,也可以在采取部分拿来主义进行调整、补充与完善,使量表和问卷更加科学合理。

十、动商测评指标权重的划分

在动商测评指标体系中包括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心理素质等多种指标,而各种指标权重如何划分将直接影响动商的商数大小。学者常金栋综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借鉴智商、情商测量的基本原理,汲取Peabody运动发育研究的精髓,界定“动商”就是运动商数(Motor Quotient)的简称,其核心是个体运动能力、运动体验、运动意愿各项测验得分与身体机能得分的比值,比值越高动商越高。

笔者认为动商的核心概念界定应为个体综合运动能力指数,反映个体综合运动能力水平的高低,是个体综合运动能力得分与个体综合身体机能得分的比值,比值越大说明个体动商越高。构想个体综合运动能力包括身体素质占60%、运动智能占30%,心理效能占10%。这些指标与学者常金栋提出的个体运动能力、运动体验、运动意愿有共同之处。构想个体综合身体机能包括体脂率占25%,体重指数占25%,血压指数占25%,血脂指数占25%。体重指数、血压指数、血脂指数也是国际上普遍关注的体质三大指数,它们均与个体的身体机能和体质健康密切相关。

十一、动商测评计算公式的构建

根据目前国内外动商研究的相关资料,我国学者常金栋与张红兵的动商计算评价方法值得借鉴。张红兵借鉴离差计算量表得分的方法,根据动商的含义和相关测量,将动商的计算公式表达为:

其中,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代表一个个体的动商水平偏离本年龄组平均水平的方向和程度,Z代表个体的标准分;X代表个体测量得分(原始分数),代表相应年龄组平均分,S代表群体得分的标准差。

学者常金栋对个体动商高低的评价构建了“三动一能比”模型。明确个体综合运动指数(Individual Motor Complex Index,IMCI)是个体运动能力(动能Motor Capability)、运动体验(动感Motor Sensory)、运动意愿(动愿Motor Desire)各分测验得分与身体机能(本体能Body Functions)得分的比值。

上式中IMCI代表动商(MQ)的得分,i代表第i个个体,n代表分测验个数,KC、Ks、Kd分别对应代表MC、MS、MD的权重,MC、MS、MD、BF分别对应代表分测验“动能、动感、动愿、本体能”的得分。

正如学者祝大鹏对上面两位学者动商计算公式的分析评价。

张红兵的研究为其他年龄阶段个体动商测试提供科学参考。但应该搞清楚动商与智商虽然有密切联系,但其所涵盖的构成成分有明显区别,其测量指标和方法也不相同。因此,不能直接套用智商计算公式推导动商计算公式,更不能将智商计算公式中的标准差直接当作动商计算公式的标准差,这显然违背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其研究结果的实践应用价值会大大降低。

学者常金栋基于动商这一商数的特点,认为动商应该是个体运动能力、运动体验、运动意愿三个测验得分和身体机能测验得分的比值,比值越大表示动商越高。这一思路值得今后的研究者借鉴。

笔者认为动商计算公式的确立应该借鉴常金栋的构建方法,并且在他的构想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依据动商核心概念界定,构建动商计算公式为个体综合运动能力得分与个体综合身体机能得分的比值。比值越大说明个体动商越高。

动商(综合运动能力指数)=综合运动能力得分(身体素质得分+运动智能得分+心理效能得分)/综合身体机能得分(身体形态得分+身体机能得分)

个体综合运动能力得分包括身体素质占60%,運动智能占30%,心理效能占10%。个体综合身体机能得分包括体脂率占25%,体重指数占25%,血压指数占25%,血脂指数占25%。身体素质指标选择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运动智能指标主要选择反映个体在运动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身体形态指标主要选择体脂率,身体机能指标选择主要包括体重指数、血压指数、血脂指数,心理效能指标主要选择反映个体在运动情景中的心理活动对运动效果的影响。

十二、结语

动商测评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此可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根据动商的概念界定,采用多层多级的体系模式,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对不同群体的个体综合运动能力指标和综合身体机能指标进行科学设计与测量,然后再运用统计学的方法,通过赋分比值法,实现评价个体动商的高低优劣。

参考文献:

[1]祝大鹏,陈蔚.动商:概念界定、类型划分与测量工具的再审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1(01):13-17.

[2]张红兵,李海燕,崔成均,等.动商测试量表、动商公式和评价标准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02):13-17.

[3]常金栋.青少年动商研究的理论溯源与框架构建[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01):35-39.

[4]王宗平,张怡.动商--人类全面发展的主要支脚[J].体育学刊,2014,21(04):13-14.

★基金项目:南京理工大学校级课题,项目编号:南理工[2020]AE914019。

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

猜你喜欢

动商构建公式
聚焦动商素养 赋能生命成长
——读《幼儿动商教育教程》
基于熵值法的动商评价体系研究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动商理念导向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发展路径分析
动商理论的困惑及其测评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