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习作,妙笔生花
2021-09-10胥媛娜
摘要:习作是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主要方式,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习作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如何指导小学语文教学,是所有教师必须深入探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此相对,本文以现实教育经验为基础,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创设生动的教育状况,观察学生的生活,从重视科学参考学习方式和习作评分的维度,分析小学语文习作指导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科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习作指导 教学策略
习作使许多小学生感到“头痛”,其原因在于教师只是盲目地给学生做习作训练,课程变得乏味,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丧失,不掌握科学的习作方式和技术,难以实现习作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整理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思想,提高对习作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习状况,推进习作教育战略的改进和创新,切实提高习作教育的实效性。
一、创设生动的教育状况,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学习需求和兴趣的影响。也就是说,只有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动力,让学生感慨深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适当转换、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辅助教学,以照片、视频、影响或语音等形式表现习作相关内容,创造生动的教学状况,给学生视觉和听觉水平带来双重感觉冲击,优化学生感性认识,吸引学生好奇心。
以“看图画,写一写”为例,如果像画一样表现这次的练习主题的内容,不仅是学生的观察能力,也需要有一定的想象力,能够表现出画的内容。为了给学生很多习作题目,笔者结合多媒体给学生看很多类型的照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照片理解自己选择习作题目。题目的内容虽然不同,但习作前期的准备是一样的,学生需要仔细观察照片的内容,摄影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这样,笔者通过创设生动的教育状况,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让学生观察生活,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
素材是构成优秀作文的“血肉之躯”,只有丰富习作素材才能打下创作的基础。生活是知识的源泉,自然成为习作的源泉,是学生获得和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方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扩大习作教学的范围,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融合各种生活因素,创造学生熟悉的状况。其次,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使学生能够充分注意观察身边的人、事、景,以日记、周记、随笔的形式进行记录,通过有效地积累练习的素材,学生在练习时应该能够真正有语言和写作。
以《我的植物朋友》为例,这次的练习主题主要以“植物”和“朋友”两个话题为中心展开,如何让学生融合两个主题是教育整体的中心。在小学阶段,学生不知道生活中的各种植物,到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花草,但是很多学生对这些植物没有真实的感情,所以在这次练习之前,笔者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植物,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在附近观察,设置了想象成为自己朋友的任务。经过这个阶段,让学生开展习作活动,学生就可以融入自己的真实感,更生动地表现习作内容。我还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丰富了习作的素材。
三、科学借鉴习作方式,优化学生习作技巧
优秀的范文包含有效的习作方法、技巧,是学生参考、模仿和学习的对象,能使学生逐渐熟悉习作的流程和有效方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从教材课文和课外课文中选取各种语言优美、形式正确的文章,以此为习作指导教学的基础,首先要求学生阅读文章,熟悉开头结尾、规划布局、主题结构、表达方式等基本习作技巧,让学生科学参考其习作方式,从临摹句到临摹段。学生在临摹过程中要逐渐掌握习作的基本技术,实现从照抄向不抄的过渡。
例如,笔者每周举行一次课外阅读活动。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让学生学习优秀的文章习作技巧。习作内容来源于生活,但习作技术要学生继续练习,所以每次读书活动结束时,都要根据自己读过的内容进行模仿,提高自己的习作技术。这样,笔者以科学的习作方式为参考,优化了学生的习作技巧。
四、重視习作评分,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评分是习作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直接反馈学生的习作过程和最终结果,有助于学生提高习作能力和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完成习作后,应立即进行评分,进行全面、客观、适当的评价,指出学生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具体的修正意见,肯定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而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加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内容,要让每个学生参加作文评分和评价,让学生学习成功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例如,学生完成习作工作后,笔者收集学生的作品,在最初的时间进行审查,在审查过程中,在学生作品中多选择问题和优点。选择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习作的水平和应该改善的地方,选择优点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这样,笔者通过重视习作的评分,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总之,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按照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步伐,把握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要求,结合现实的学情创造生动的教育状况,让学生观察生活,实现重视科学的参考学习方式和习作评价等策略的运用,推进习作教育的创新和进化,完善小学的语文习作教学。
参考文献:
[1]赵学敏.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育有效性途径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8):42.
[2]郭会荣.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习作训练方法[J].甘肃教育,2019(22):66.
[3]张娜, 王孝丽. 妙笔生花,灵动写作——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 000(018):253-254.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泰安学校 胥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