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融媒体时代广播采编人员的转型路径

2021-09-10谭小林

新闻潮 2021年4期
关键词:广播媒体SWOT分析媒体融合

谭小林

【摘 要】融媒体技术为广播注入新发展活力的同时,也对广播采编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采编人员不仅要成为本领域的专家,还要成为融媒体广播内容制作的“通才”,才能适应广播发展的需要。文章基于两种模型,分析广播采编人员的发展现状与问题,阐述在融媒体时代广播采编人员的转型路径。

【关键词】媒体融合;广播媒体;采编人员;SWOT分析;五种力量模型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广播媒体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地市级及以下的广播媒体而言,年轻听众不断减少,老年听众也逐渐流失。在这样背景下,融媒体改革事关广播媒体的生死存亡。融媒体可使广播媒体拥有极为丰富的内容表现手法和丰富的传播路径,使得地市级广播媒体有机会突破地域边界,重新获得全国用户的青睐。

但融媒体改革不是简单的内容搬运,融媒体广播需要的是广播内容与融媒体表现形态的深度融合。随着广播媒体融媒体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改革的压力直接压向了融媒体广播内容的直接生产者——广播采编人员。面对势在必行的广播媒体融媒体改革,广播采编人员面向融媒体时代的全新转型必不可少。为了帮助广播采编人员清点“家底”,在融媒体改革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取长补短、全面发展,本文基于SWOT分析模型对广播媒体采编人员转型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借助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有针对性地提出广播采编人员的转型建议,有的放矢,帮助广播采编人员更好地实现转型发展。

一、融媒体时代广播采编人员转型的SWOT分析

SWOT分析的四个字母分别代表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企业内部分析法,可以帮助决策者对于企业内外部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形成更加完整和科学的认识,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科学决策。尽管广播媒体并非纯粹的公司企业,在当前的传媒业中,广播媒体也参与市场竞争,企业内部分析法可为广播采编人员转型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参考和借鉴。经过长期调研,笔者将我国广播媒体的SWOT分析成果总结如下:

(一)融媒体时代广播采编人员转型的优势

我国广播采编人员的最突出优势在于广播媒体拥有内容生产行业的稀缺资源——新闻采编权。新闻采编权能让媒体从业者在选题和内容制作上更具多元性,这种资源在泛娱乐的内容行业中只会越来越稀缺和珍贵。此外,相较于自媒体工作人员,广播采编人员多为科班出身,接受过专业的新闻训练,有着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生产出更高质量、对社会有益的内容产品。

(二)融媒体时代广播采编人员转型的劣势

相较于自媒体而言,广播采编人员大多是广播内容生产领域的专家,而非全媒体传播领域的“通才”,这种“专而不通”的现实使广播采编人员在要求多媒体传播、要求短平快内容的融媒体时代中面临挑战。此外,由于过去广播媒体存在的一些体制弊端,传统广播媒体从业者的创新水平、思维活跃程度大多低于以营利为目的的自媒体从业者。这种体制在不断追求新兴内容的融媒体广播时代需要不断改进。

(三)融媒体时代广播采编人员的转型机遇

融媒体时代广播采编人员的最大机遇在于工作不再受到媒体形态的限制,可以生产更加丰富的产品内容,并突破地域、信号的限制,将各种内容产品通过互联网内容平台推向广阔的国内国际受众市场。在新闻媒体采编权的助力下,广播采编人员有机会捕捉到广播媒体转型升级的全新路径。

(四)融媒体时代广播采编人员的转型挑战

同样,融媒体的出现也使得本针对地方受众的广播媒体直接面对来自全国甚至全球各种背景的内容生产者的竞争。在原创成本高、模仿成本低的内容产业现状下,广播采编人员不仅生产创新内容不易,维护自己的独创性内容产品更加不易,版权保护不力与内容领域竞争进一步加剧,是广播媒体在融媒体时代需要面对的主要挑战。

二、基于波特五种力量模型的广播采编人员转型路径

五种力量模型是由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的,五种力量分别指的是供应商议价能力、购买者议价能力、潜在进入者威胁、替代品威胁和同一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对于广播媒体而言,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可以理解为广播媒体采编人员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可以理解为用户的议价能力,结合广播媒体的实际情况,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广播采编人员的转型路径进行探析。

(一)采编人员的议价能力

广播采编人员的议价能力主要体现在采编人员能否生产出具有独创性的高质量内容,以及能否帮助广播媒体提升社会影响力的问题上。前文已经提到,我国主流媒体的采编人员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媒介素养,拥有新闻采编权,因此即使在融媒体的时代中,广播采编人员仍然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

但相较于自媒体,传统广播媒体生产出的内容作品大多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大多创意不够,作品内容对用户的吸引力不强,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广播采编人员的议价能力。因此,广播媒体在融媒体时代的转型应该着重提升采编人员的创作能力,借助广播媒体内容创作的独特优势,创作类似于“央广记者看两会”等叫好又叫座的融媒体广播新闻作品,才能进一步提升广播媒体采编人员的议价能力。

(二)用户的议价能力

融媒体时代广播采编人员虽然仍然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但是很多广播采编人员还是觉得融媒体时代的广播新闻更难做了,尤其是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常有力不从心之感。究其原因是在融媒体时代用户的议价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在融媒体时代,不仅媒体可以直接面向最广泛的用户群体,用户同样也可以直接对接最广泛的内容生产者。同时,由于内容平台的不断发展,智能设备进一步降低了传播成本,用户在不同内容生产者、不同媒介平台上切换的成本几乎为零,转移成本的降低使得用户的稳定性下降,也使得媒体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这也是很多广播采编人员觉得新闻更难做的重要原因。

因此广播采编人员要降低用户的议价能力,就需要不断提升生产原创内容产品的能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达到用户一旦离开该平台就无法获得类似高质量内容产品的效果。这样用户的黏性自然会上升,用户的议价能力也随之相应下降。

(三)潜在进入者威胁

融媒体时代广播内容生产者的潜在进入者威胁主要来源于自媒体。自媒体门槛低,内容创作相对灵活,所以往往创新性更强。MCN媒体机构的介入使得内容生产完全产业化,内容生产的成本更低、影响力更大,可能是广播媒体的最大潜在威胁。

因此广播采编人员在融媒体转型的過程中,要学习自媒体用户至上的思维,和自媒体一样站在用户的立场上去思考,变节目为产品,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深入挖掘用户需要,挖掘受众的潜藏兴趣点,生产真正符合融媒体时代传播需要的产品。要避免对传统广播媒体的内容照搬照抄,将用户喜欢的内容采用尽可能合适的方式推送到他们面前,在保证内容高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要。

(四)替代品威胁

融媒体广播的出现使得广播媒体可以使用的内容呈现方式极为丰富,但也使得广播媒体的异质化程度降低,贸然进入其他形态内容产品的生产领域,实际上使得融媒体广播媒体面临了更加严重的替代品威胁。前文已经提到,用户在平台和内容间切换的成本几乎为零,因此要减少广播内容的替代品威胁,必须要进一步深耕声音产品领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尽可能形成忠实用户群体。

因此融媒体时代广播采编人员的转型并不意味着要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广播的“本业”,去投身更加广阔的内容生产领域,而是要深耕广播内容产品生产,让各种内容呈现方式为优质的声音内容服务,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方能在融媒体时代尽可能降低来自其他媒体形态的替代品威胁。

(五)同行业竞争

融媒体时代广播面对的同行业竞争已经扩展为面向整个媒体行业的竞争,因此广播采编人员面对的竞争前所未有的激烈。面对这种全面竞争的态势,广播采编人员必须紧跟媒介发展动向,全面提升采写编发能力,利用新技术补齐广播媒体传播短板,运用好融媒体新闻工具,打造“一个人一台手机”的编辑部,实现出镜、拍摄、剪辑、编辑、播发的单人全流程融媒体编辑,极大提升广播融媒体内容生产的时效性,做成功转型的融媒体广播从业者,才能在全行业的竞争之中脱颖而出。

(六)打造互动专区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台要实现创新发展就需要将受众置于平等交互的地位之中,建立用户交互的理念,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以满足用户不同的个性化情感与审美需求,以打造联动化的受众互动体系。对于可以提供素材与观点的受众,广播编辑不仅要为其提供传统媒体平台,还要打造新媒体平台,甚至两者同步进行开展与受众的全面互动,以强化受众的参与感。如无锡广播电台就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打造了多维互动平台,将电话连线、微信推送、微博互动、抖音评论等联动结合,在与受众互动的过程中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三、总结

对于融媒体时代的广播编辑而言,扎实的新闻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内容生产能力是其在融媒体时代转型发展的宝贵资源,这些“长板”需要在融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得到坚守并继续发展。融媒体时代的内容生产使得广播采编进入一个全新的内容生产领域,对采编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广播采编人员坚持学习,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此外,融媒体广播尽管为传统广播媒体开拓市场,但融媒体内容生产的进入门槛更低、版权保护难度加大,融媒体广播在这一环境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广播采编人员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始终坚持做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最终才能在融媒体时代实现广播媒体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霞凤.媒体融合环境下县级新闻采编人员的角色转型探究[J].新闻文化建设,2020(13):78-79.

[2]唐璇.试析新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J].传播力研究,2020,4(22):58-59.

[3]许琳.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采编面临的挑战与探讨[J].传播力研究,2020,4(11):100-101.

[4]萧碧霞.新媒体时代广播采编人员的转型方向[J].记者摇篮,2020(02):87-88.

(责任编辑:黄佳君)

猜你喜欢

广播媒体SWOT分析媒体融合
浅谈广播媒体活动的创意与策划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的新思考
重建用户连接打造广播的“生活形态圈”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