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段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与实践

2021-09-10罗元淋

南北桥 2021年2期
关键词:培养实践低段学生思维模式

罗元淋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低段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可以更好地树立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思考的学习意识,使学生早早地树立较为独立的数学思维模式。这对于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以及未来的成长发展能够起到极大的帮助,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对低段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与实践应当成为教学的关注重点。

【关键词】低段学生  小学数学  思维模式  培养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2.181

数学是一门非常考验学生学习能力与技巧的学科,尤其是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学习思维和模式,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与钻研。然而学习思维和模式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与锻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长远的目光,尽早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锻炼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便更加系统和全面地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更好地实现教学培养目标,帮助低段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

一、调整课堂教学形式

小学低学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其自身的能力尚未得到很好的培养,学习思维也尚未形成,所以要想对其数学思维进行有效的培养,主要是依靠教师的引导和塑造。从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师所采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较为古板和传统,教学课堂模式化。这样呆板的教学形式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为数学知识本来就十分灵活,这要求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必须要灵活多变,倘若学生一直处于呆板僵化的教学课堂之中,那么学生的学习思维也很容易受其影响,变得愈发僵硬,甚至被固化。

要想更好地实现对低段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教师就必须要主动地调整课堂教学形式,使教学的手段更加多样化,使数学教学课堂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學内容,变得更加灵活和生动,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教学更好地打开自己的思维,从而将学生的关注力吸引到课堂之中,让学生的关注点尽可能集中和投放到教师的教学内容之中。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有效提高低段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也能够及早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让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二、加强实践动手训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低段学生所学习的数学内容和知识有很大一部分都需要学生进行动手实践。之所以需要学生进行实践动手训练,不是因为这些知识点的难度有多大,而是因为通过实践动手训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些知识点,对数学知识有更加直观的领悟和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同时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然而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更看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更多通过数学练习这一形式进行。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数学练习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面能够起到十分不错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应当明白数学练习和实践动手训练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培养模式。数学练习无法取代实践动手训练,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低段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应当在数学教学中更多、更好地开展一些实践动手训练。比如,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安排一定的实践锻炼活动,让学生对教师安排的活动进行自主练习与学习。让学生在实践动手的过程中,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的思维能力。这样既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可以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持续的锻炼,让其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以问诱思,强化思维训练

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非常被动,不愿意主动去进行思考。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懒惰,学习态度较为消极;二是一部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降低,对数学学习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对数学问题和知识缺乏思考。学生数学思维正是在逐步思考的过程中不断被培养起来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与思考不充分,甚至压根不愿意进行深入的知识探究,那么其数学思维的培养势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其实思维来源于疑问,当学生对知识产生疑问,具备一定的探究欲望和求知欲望之后,学生就会更加愿意主动去进行思考,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所以在对低段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当多向学生抛出一些学习问题,以问诱思,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这样既可以很好地强化学生的问题思维,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探究,又可以很好地强化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更加深入地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

四、立足生活,化抽象为直观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都比较基础,几乎都是从现实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很多数学问题也都是反映现实中的生活现象。这能够给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一个很好的思路,那就是要立足生活,密切教学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从而探索出新的教学之路,强化对低段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虽然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十分基础,但对于低段学生而言让然具备一定的学习难度,很多学生会认为有些知识过于抽象,对其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如果教师能够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开展教学工作,结合一些生活现象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通过一些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来进行数学知识的呈现,就可以很好地化抽象为直观,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浅显易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从而将学生的数学基础夯实得更加牢固,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奠定基础。

五、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思维培养

在前文中笔者提到低段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教师的引导,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能力弱、思维差,而忽视学生在思维培养过程中所能够发挥的主观能动作用。因为教学培养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才是最重要的角色,并且低段学生虽然能力弱,但是他们一直在不断进步和成长。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数学思维的培养过程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教学的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同时又可以更为有力地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让低段学生的成长变得更加迅速。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必须要有计划、有安排,要将其融入和落实到每一个教学阶段,乃至每一天的数学教学之中。通过这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才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与发展,从而为学生现阶段和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

猜你喜欢

培养实践低段学生思维模式
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逻辑创新的思维模式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探析
浅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