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1-09-10龚奕竹

教学博览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年级思维导图运用

龚奕竹

摘要: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结合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可以开拓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思维导图,能够使语文教学的整体性与逻辑性更加优秀,并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促进整体教学质量提高。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高年级;运用

前言: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结合思维导图来展开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的逻辑、理解等能力更好发展,还可以令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有效提高,进而使学生乐于主动学习语文知识。同时,也可以有效丰富教学手段,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一、有效预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传统语文课堂上,教师通常采用朗读课文后,详细讲解课文的方式教学,学生的记忆多半仅停留在课堂上。当学生进行复习时,往往需要重新去进行阅读,需要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也不利于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而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在帮助学生清晰记忆相关教学内容,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清课文的脉络,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深度的理解。另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教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需要教师先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习,使学生对课文的主要脉络、核心内容、等有简单地把握。再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整理课文的核心内容,并清晰展示课文的结构。然后,教师在指导学生,通过学习不断完善相关的内容,将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细节等内容添加到思维导图中。这样便可以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有效拓展,并促进学生逻辑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对《将相和》这篇课文展开授课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预习一下课文内容,使学生对课文先有一定的了解,再让学整理出课文整体脉络——廉颇与蔺相如是赵国的两员大将,廉颇与蔺相如不和,但蔺相如为顾全大局不与廉颇会面,防止冲突发生,以免赵国被秦国所欺……。并让学生按照课文的主要结构先绘制初步的思维导图。接下来,教师开始深入的教学,并引导学生逐渐填充思维导图的内容。

这样便会使学生对课文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时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教师再开展相关知识的教学,学生便会更容易理解,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并且,教师还要让学生工整整理相关的思维导图。这样便会使学生复习时十分方便,学生记忆也会更有逻辑性。

二、将分组与思维导图结合教学

分组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自学空间,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假如教师将思维导图与分组教学法融合到一起,会有效帮助学生更有条理去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的自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并且,教师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为基础去整理和分析学习内容,使学生对相关的语文知识有清晰的认知,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理解课。

比如,在《落花生》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将花生种植和生长过程有关资料制作成课件来辅助教学。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说:“同学们清楚花生的果实是结在地上还是地下的吗?”。当学生思考时,教师可以现为学生播放课件。当学生对花生有一定认知后,教师再说:“这篇课文的内容生动、有趣,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哲理,同学们可以尝试用边画图、边整理课文思路的方式来学习,有不清楚的问题可以随时来请教。”。随后,教师便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接下来,然后对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思考课文的题目为何叫‘落花生’,而不是‘花生’;课文的核心内容和中心思想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和思考。这样便会帮助学生更高效理解课文的内容,并领悟到正确的答案:“因为花生的果实是埋在土中的,所以叫‘落花生’,课文内容是围绕种植花生展开写作,不仅写出花生味道,还体现出了……”。这样便可以使学生自主学习到较多的语文知识,并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且,也会使学生体会到这种新型学习方法的妙处,喜欢去学习语文知识,并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有效启发学生写作思路

除了运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更好学习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开展作文教学,指导学生写作。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明确写作思路,还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写作的难度。小学高年级的写作要求,已经不是简单的段落写作,对于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让学生在写作前,先绘制思维导图,再开始写作,便可以使学生拥有清晰的写作思路,进而有条理去写作。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去把握相关的细节进行描写,不断丰富和完善作文内容,便会使学生写出主题鲜明、结构清晰、内容充实的优秀作文。同時,也会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比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教导学生以“难忘的事”为主题,写一篇作文,便可以让学生以思维导图为基础来展开写作。写作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分别分享一下自己最难忘的事是什么,并相互进行讨论,使学生对这一题目的写作形成一定的写作方向。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彩笔和白纸,引导学生将所要写作的主体先呈现在白纸上,接着再引导学生围绕主体来展开布局和想象,便会使学生的作文结构清晰,主题突出。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对事件的细节进行描写,并指导学生在描写过程中,融合自己的真情实感,便会使学生的作文既充实又条理分明。并且,富有吸引力感染力。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启发,使其领悟到该如何运用这种方法来展开写作,懂得如何去写作,并掌握写作的技巧。教师再加以指导,便会使学生完全融入到写作的学习中,更好吸收写作知识。久而久之,不但可以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难心理,还可以使学生乐于去写作。并且,有效帮助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从而令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

总结: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教学效果有效改善,还可以有效优化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并且,也会使学生想象力、理解和逻辑等能力得到发展,使学生更有效吸收相关的语文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灵活应用思维导图,进而有效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肖敏. 探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J]. 语文课内外,2021(2):235.

[2]刘漫漫.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散文百家,2021(2):111-112.

义乌市宾王小学  浙江省义乌市  322000

猜你喜欢

高年级思维导图运用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