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幼儿园利用乡土资源创设环境的现状与对策

2021-09-10黄艳雁于金芝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环境创设

黄艳雁 于金芝

【摘要】本文针对农村幼儿园创设环境存在乡土资源“白板式”、凌乱无序等问题,论述利用乡土资源创设农村幼儿园环境的策略,建议将环境创设与乡土自然素材相结合、将环境创设与乡土文化素材相统一、提高乡村教师利用乡土资源的能力、鼓励幼儿利用好身边的乡土资源,并在家园共育中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 环境创设 乡土资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9-0151-02

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乡土资源是指没有经过加工,非人类劳动创造的产物,是人类可直接用于获得生命存在的物质,如一花一草、一树一木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乡土自然资源。农村幼儿园将乡土资源融入幼儿教育中,不仅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还传承了乡土文化,增强幼儿对民族“根”文化的认识。但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难免存在乡土资源“白板式”、凌乱无序等现状,农村幼儿园应当充分发挥教师、家长主体的能动性,改变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农村幼儿园利用乡土资源创设环境的现状

(一)乡土资源缺失,呈现“白板式”现象

笔者对桂东南某市35所农村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乡土资源应用呈现“白板式”的现象。所谓“白板式”,就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乡土资源寥寥无几,超过2/3的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没有运用乡土资源。笔者与当地幼儿教师访谈,初步了解乡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教学环境创设中呈现“白板式”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教师对乡土资源的教育价值存疑的态度且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二是选择乡土资源的不确定性,长期以来,幼儿教师对乡土资源的选择处于游离状态,无法从众多乡土资源寻找到适合本园发展的资源。这也说明了,教师对乡土资源价值的理解偏颇和应用能力不足,直接导致了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应用不畅。

(二)投入的内容不完整,呈现“碎片化”

在笔者调查的35所幼儿园中,约有1/3的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运用了乡土资源,但普遍呈“碎片化”的状态。“碎片化”指的是农村幼儿园在进行环境创设时融入的一部分乡土资源,存在外观设计形式不协调、选择资源类型单一等问题。外观形式不协调,主要表现为乡土资源的选取不符合整体环境设计,或者素材投放位置不合适;选择资源类型单一,表现为多数农村幼儿园仅选择部分资源,投放在某一个领域,如健康教育领域等。

二、农村幼儿园有效利用乡土资源创设环境的策略

《幼儿园工作规程(2016年版)》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适宜的环境对幼儿的认知、情感、技能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农村幼儿园在进行园所环境创设時要发挥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充分与乡土自然素材、人文素材相结合;教师通过培训和自我研修,提高利用乡土资源进行环境创设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最大限度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一)环境创设与乡土自然资源相结合

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幼儿,他们对身边的自然乡土资源非常熟悉,幼儿园应从贴近幼儿生活的自然素材入手,为幼儿营造出一种熟悉、自然的,既美观又有感染力的环境。将环境创设与乡土自然资源相结合,让环境创设不再停留于创造物的表面,拓展其深度和广度,让幼儿对事物的了解更加深入、透彻。例如,我园在秋季园所环境创设主题中,鼓励幼儿寻找秋天的痕迹,通过收集松果、枯树枝、落叶等乡土自然资源进行简单装饰,将松果和树枝悬挂在幼儿园走廊,营造出“金秋时节硕果累累”的繁荣景象,让幼儿既感觉熟悉又获得“新鲜体验”,使环境创设与乡土自然素材完美结合,幼儿对身边熟悉的事物产生新的体验。

(二)环境创设与乡土文化资源相统一

乡土文化资源是指经过人们改造的乡土材料,凸显了当地人们的精神世界以及文化环境氛围。将乡土文化教育素材纳入幼儿园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发展艺术表演等多方面的技能。例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农村幼儿园创设一个公共环境,用于展示包括“园中博物馆”“美食街”“乐器之家”“书画苑”“绣坊”等本地资源展品,加强对乡土文化素材的开发。因广西贵港素有“荷城”的美誉,广西贵港市的许多幼儿园,如贵港市河面幼儿园在创设园所公共环境中以荷花为主要资源,将园所的整体环境打造成为富有书香气息、纯洁高雅的环境,达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效果。

(三)提高乡村教师利用乡土资源的能力

科学的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责任,树立环境育人观念。当前,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的幼儿园,大多选取现成素材美化环境,导致幼儿园环境创设千篇一律,这种单调、呆板的环境不利于幼儿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当从身边最丰富、最常见的事物入手,提高自身利用乡土资源的意识及能力。要学会开拓视野,既要学习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的教育思想,也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要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纲领性文件作为教学指南,学会挖掘身边的资源,在明确环境创设目标之后,最大限度地寻找乡村中可利用的资源,并将其开发应用于环境创设之中;要善于发现和整合身边的资源,深入了解当地的乡土资源,细致地观察和搜集,在充分掌握素材内容的基础上,使资源的运用得心应手。可见,乡村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善于发现生活中现有的资源,大胆展开想象,充分开发、合理地运用,既提升乡土资源在环境创设的利用率,又培养了自身的创新能力。

(四)鼓励幼儿利用好身边的乡土资源

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也是环境创设的参与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需要师幼共同完成,在环境创设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合作和创作的快乐。教师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乡土资源。农村幼儿园借助多元化的水土资源、植被资源构建室外小农场。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收集竹根、树根等各种废旧材料,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利用玉米棒、石头玩起盖房子的游戏。幼儿通过密切接触,动手动脑,在种植的过程中激起好奇心,不知不觉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感知能力、思考能力,充分突出环境育人的价值。

(五)挖掘乡土资源促进家园共育

乡村幼儿教师作为乡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要在幼儿园与家长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教师可以利用挖掘乡土资源的契机,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如一起搜集工具和材料、开辟绿色种植园,带领孩子动手种植黄瓜、西红柿等果蔬,教给孩子种植的办法,让孩子从中了解植物的生成规律,体验劳动的辛劳和乐趣。家园共育挖掘乡土资源,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浓郁乡土风情的环境,让民族文化在幼儿心里生根发芽。

幼儿园创设的适合幼儿发展的园区环境,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所需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幼儿园把乡土资源融入环境创设之中,既丰富了幼儿园特色课程,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爱玲,单文项.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问题与解决方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焦婧怡.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开发和利用——以保定市乡镇幼儿园为例[D].保定:河北大学,2017.

[3]王冰,李云霄,范玉.中华文化视野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与途径[J].艺术百家,2014(5).

[4]袁爱玲,单文项.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问题与解决方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2016)[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注: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院级科研立项项目“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贵港市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为例”(编号:2018036KY01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艳雁(1976— ),女,广西桂平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应用、学前教育;于金芝,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读生,南宁市良庆区华艺幼儿园实习教师。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环境创设
浅谈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地理教学中的乡土教育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关于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简析环境创设与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