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初中语文课前“一分钟演讲”的实践

2021-09-10陈小清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课前初中语文

【摘要】本文论述在初中语文课前实施“一分钟演讲”的作用,针对课前“一分钟演讲”的准备工作提出做好礼仪准备、内容准备以及评价准备的措施,并对在实施“一分钟演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时间分配、活动内容等实际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前 一分钟演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9-0110-02

一节成功的初中语文课的要素首先是学生要对任课老师的课堂有兴趣,喜欢上语文课,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多年来,笔者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一般都在上课前开展“一分钟演讲”活动。事实证明,该活动能较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既活跃了课堂,又有效地发挥了学生作為课堂小主人的作用。

一、充分认识课前“一分钟演讲”的作用

顾名思义,“演讲”既要“演”,也要“讲”。一个会演讲的人往往能综合展示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交际能力以及精神面貌。在正式上课前,教师适当地进行“一分钟演讲”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活跃语文课堂气氛

学生一般有较强的进取心和好胜心,渴望在大众面前展现自己的闪光点,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学生在演讲的时候一般会把自己最想说的话说出来,特别是在语言、神态、动作、情感等方面与同学们进行有效沟通,无形中活跃了课堂气氛。笔者班里有一名学生性格有点孤僻,与同学不大合群,但他会拉二胡。有一天,轮到他演讲,笔者提前做好他的思想工作,劝说他在演讲中展示拉二胡,他答应了。他在演讲时一边拉二胡一边演讲,音乐和演讲配合默契、相得益彰,两者融合在一起。说得快时,二胡就拉得急促;说得慢时,二胡就拉得悠扬。演讲和音乐一结束,掌声、笑声、赞叹声不断,其他学生都很惊讶身边有这样的“奇才”。语文课就这样拉开了序幕。后来,还常有其他学生在演讲时请他拉二胡伴奏。有了这样的“前奏曲”,这样的语文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事实证明,“一分钟演讲”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二)传递新鲜新闻资讯

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结合近期有趣、古怪、热点的事,小到房前屋后的一棵向日葵、西红柿的长势,大到国内外的新闻资讯,都可以在自己的演讲中表达出来。2020年6月24日早上第一节语文课前,一名平时很喜欢看电视新闻的学生在演讲时大方地说:“现在家家户户几乎都有汽车了,无论是探亲还是旅游都很方便快捷。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出门特别是出远门之前,我们都习惯于做一件事——导航。毕竟现在的道路千万条,所以去哪里都习惯打开百度地图或高德地图,否则很可能就成了路痴。昨天晚上,我就看了一条与导航有关的新闻,我看了之后真是热血澎湃,感到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新闻说,2020年6月23日中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正式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组网。明天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由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的导航系统可以覆盖全世界每个角落了。公开资料显示,目前能支持全球导航的有四大定位系统,分属美国、欧洲、俄罗斯和中国,中国已有超70%的入网智能手机支持北斗系统,全世界有50%以上的国家接入北斗系统……”这名学生由于准备充分,包括和同学互动在内,说了差不多3分钟,不仅传递了一则新鲜且重要的新闻,而且也使每名学生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笔者在此基础上讲授与爱国主义有关的课文《最后一次演讲》,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著名学者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学习其实就是语言表达的过程,把口头表达练好了,语文学习就达到一半的效果了。学生在表达时得讲究必要的技巧,使表达更顺畅。班里曾有几名从农村来的学生,平时话少得可怜,按顺序轮到他们演讲了,他们就是一声不吭。为了改变他们,让他们融入笔者的课堂,笔者千方百计地与他们谈学习、拉家常,发现他们还是有内容可说的,只是害怕被同学们嘲笑,说的时候欠缺条理。于是笔者就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笔者的鼓励下,他们从不肯上台、“扭捏”上台到踊跃上台,再到后来参加学校和玉州区的演讲大赛,可以说,他们越讲越有劲头,从原来的“沉默大王”变成班里、学校、玉州区的“演讲明星”,其中一名学生后来就因为口头表达能力超群,在大学毕业前被湖南一家电视台提前录用为节目主持人。后来他常提起,是多年前的“一分钟演讲”激发了他对演讲的兴趣,改变了他的人生。

二、充分做好课前“一分钟演讲”的准备工作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要真正推行“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没有一定的准备是不行的,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学校,学生的信息量或胆量一般较小,在口语表达方面比城市的学生逊色很多,因此教师要准备的工作就更多。

(一)礼仪上的准备

某名学生上台时大大咧咧的,用手乱敲同学的课桌,甚至说粗口话,后来结束时其他学生都说这样的仪态不端,以后要改正。学生在讲台前面对的是朝夕相处的教师和同学,虽说比较熟悉,但演讲就是演讲,有表演的成分,也有讲话的内容,所以面对全班师生还是应有规范的礼仪,从得体的上台步伐到上台之后怎么站立,开讲前怎么向教师和同学们问好,结束之后应该怎么行礼,语文教师都可以相机指导,让学生懂得如何展现最好的自己。

(二)内容上的准备

既然要演讲,那就得准备好演讲内容。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要很好地展示自己,就应该提前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人之间发生的事情,甚至在电视上看到的精彩新闻、电视节目等,都可以当作演讲的素材,千万不能毫无选择地罗列、堆砌内容,只有足够熟练才可以即兴表演。同时,教师还要特别告诉学生,有了内容,还要从中找出与众不同的正能量观点,这样在演讲时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也能与别人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学生只有在内容上有了足够的准备,才能更顺畅、自如地完成演讲。

(三)评价上的准备

上台演讲的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学生演讲好在哪里,是内容、行为礼仪好,还是表达效果好,教师每次都可以选择一两个方面来点评,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对优点熟视无睹,特别是在用褒义词句的时候要注意选择,不能老是重复单调地用“说得好”“说得很流畅”等语言,要学会用新颖别致的词句。如果学生在演讲时声音很爽朗,那么教师可用“声如洪钟”等来肯定;如果学生演讲时的声音很有穿透力,那么教师可用“美妙动听”“余音绕梁”等来形容。当然,对于学生演讲中的欠缺之处,教师也要委婉地指出,使学生在每次演讲中都有进步。

三、妥善处理课前“一分钟演讲”的实际问题

在推行“课前一分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假如不及时解决,很容易打消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导致半途而废。语文教师要很好地推行“一分钟演讲”活动,应该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时间上的分配问题

“一分钟演讲”虽然约定时间为一分钟,但有时学生说的内容很丰富、特别,也是允许说到两三分钟甚至五分钟的。當然,演讲时间不能太长,不能影响新课讲授。初中生每天基本都会有一至两节语文课,能不能在每节语文课前都开展“一分钟演讲”活动?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语文教师基本可以在每节课前都开展“一分钟演讲”活动,因为学生在熟练以后就有了参与的积极性,不一定每次都需要教师指导,每次轮流安排一名学生上台演讲,他们都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很好地进行。

(二)活动中的内容问题

为了让学生准备好演讲内容,笔者会告诉学生一定要细心观察身边发生的新事物,但因为学生的观察能力有限,所以很多学生感觉每天的生活内容都差不多,表达的内容也很容易雷同。雷同多了,学生就会感觉演讲索然无味,最终失去新鲜感,或对演讲活动表现出厌倦感。笔者告诉学生,看似雷同的内容其实也能进行发散,只要从不同角度思考,就能做到在雷同的内容中寻找到新意,要主动把自己的观点和对内容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样就会有话可说,其他同学听了也不会感觉到厌烦。

(三)活动中的拒绝问题

一些学生不论教师和同学怎么安排、邀请,都会对活动兴趣不大,甚至会直接拒绝参与。教师对此当然不能“硬逼”,“硬逼”会引起“连锁效应”,也会违反开展活动的初衷。对这样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充分了解学生拒绝演讲的原因。这些学生一般来说性格比较沉郁,不喜欢参加这样的活动。教师最好私下走访一下学生的家庭,了解原因,并真诚地给予必要的讲解和指导。教师要告诉学生,这样的活动是学好语文最简单、便捷的方式之一。对这样的学生,只要他们有一点点进步,教师都要给予必要的鼓励,该奖励的要奖励,一张奖状、一颗糖等都可以,这些都是“撬开”他们嘴巴的“利器”。在这样的活动中,笔者惊喜地发现,许多学生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比以前浓多了,而且写出来的作文更有条理和感情了。近年来,有几十名学生的作文因为内容新颖、语言生动,还在省级报刊上发表。

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时要注重实效,并且要与写作有机结合,教会学生真正做到“想说的话即是想写的作文”,让作文有的放矢和言之有物,特别是要告诉学生,无论是演讲还是写作都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是应该也必须要坚持下去的。教师只有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才不惧怕语文学习,才能越学越有滋味。

【作者简介】陈小清(1979— ),女,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课前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前预习的探究
谈数学课堂的学具准备
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研究
思品课堂“以学论教”实施步骤之探索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之课前三分钟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