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前预习的探究
2017-01-12周莉
周莉
【摘 要】 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习进行预习工作时要针对性更强,并且设计的预习内容、问题与任务等要科学合理,体现对于学生多方面能力锻炼的基本目标。设计富有层次性的预习任务,实验教学中巧妙安排预习作业,采取有效的预习效果检测策略。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前;预习;探究
充裕的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接受新知时形成一个良好的铺垫,让学生在理解新授内容时不那么困难,这个过程也是实现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的方法。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习进行预习工作时要针对性更强,并且设计的预习内容、问题与任务等要科学合理,体现对于学生多方面能力锻炼的基本目标。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预习工作中有更深入的钻研,这不仅可以让学生首先熟悉这些即将学到的内容,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地锻炼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培养的教学过程。
一、设计富有层次性的预习任务
一般情况下,教师会需要设计较为明确的预习任务或者目标,学生会带着相应问题来自主学习新课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预习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就取决于教师设计的思考问题。教师在进行这一教学设计时要有更深入的考虑。一方面,问题的内容要紧密结合教材,要突出教学重点,能够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慢慢获取核心知识点,这会充分体现出预习的内在价值;另一方面,问题的形式要多元,教师可以尝试将一个复杂问题进行拆分,这样容易学生进行更细致的思考,教师也可以设计梯度式的或者由浅入深的问题,这是一种潜移默化地对于学生思维进行的引导,能够让学生探究问题时更深入。富有层次性的预习任务是设计问题时非常好的一个方向,这种方法也会让学生在预习工作中有更多收获。
教师在设计预习问题时首先需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研究教学内容,明确这部分内容的基本教学目标,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来设计思考问题会方向明确、目标清晰。比如,在教学“动能”时我出了如下几个预习问题:“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具有能量?运动的物体有能量吗?为什么?请结合日常生活事例说明。”其中“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具有能量?运动的物体有能量吗?”这两个问题即使不理解也能从书上找到现成的答案,是给所有学生做的,而“为什么?请结合日常生活事例说明。”这个问题则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背景和探究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那些能力水平更好的学生才能够将其解答。这种富有层次性的问题照顾到了所有层面的学生,这也给那些想要挑战自己的学生以空间,是一种很好的预习展开方式。
二、实验教学中巧妙安排预习作业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构成,很多教师认为实验教学中可能不需要预习,这其实是一种认知偏差,教师也没有充分理解实验教学的内核。并不是所有物理实验都是简单直观,容易被学生理解的,对于那些无论是操作技能上还是实验原理上都涵盖面较广的实验,让学生进行必要的预习工作是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很多学生都还没有形成实验预习的习惯,具体到预习中也找不到方法,这个时候教师的指导就很重要。教师可以在分析与明确实验特征的基础上找到实验教学中的重点或者难点,可以将预习任务集中在教学重难点上展开,为学生在实验中的有效操作和思考探究提供基础。这也可以让学生首先适应整个实验的原理,了解实验的基本步骤,在实际学习中会更好地融入到实验课堂中。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中有一个弯折铁丝的小实验,在正式进行这个实验教学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条预习题:找一根铁丝反复弯折,摸弯折处有何感觉,说明这个现象的原理?学生可以回家做,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回答,这样的预习题比较容易出,学生也易于操作。还有一类必须要动用到学校实验室的器材才能做的实验,比如研究燃料热值的实验的过程和结论,以前这类实验的预习我们是放在课堂上边做实验边完成的,这类实验学生很难在家里预习。教师要能够结合实验的特点来灵活设计预习功课,让学生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所思考与领悟,这样预习工作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采取有效的预习效果检测策略
对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进行检测和评定,这是教师的一项教学任务,也是考察学生的预习能力的一个过程。教师要设定明确的评定标准,在检测学生的预习工作完成成果时要以开放式的教学态度作为引导。有的教师会简单地用结果来评定学生的预习过程,并且以结果定成败,这并不是合理的方法。教师要看到学生在过程中的探究与努力,学生如果在预习过程中有较为深入的思考,并且有一些意外发现,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的或者是较为理想的结果但这个过程也要予以肯定。科学合理且更为人性化的检测标准才能够带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的引导,也会让学生的预习能力和自学能力进一步增强。
教师应当明确,预习效果的检查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检查预习题的完成情况,要批改。因为人都有惰性,不检查不批改的作业,学生是不会认真完成的。当然预习题的批改与课后巩固作业的批改有不同之处,预习题批改重点不在正确和错误上,而在是否认真完成上,学生如果完成的态度非常积极,即使最后得出的结果一般,这种好的学习态度也要加以肯定。第二部分是预习题的交流展示和点评。教师可以首先让每个小组用几分钟的时间将组内同学做预习的情感进行交流,然后老师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每个小组重点展示回答的问题,小组内讨论好最佳答案后推选一位代表回答。这可以全面地考察到学生从预习中收获的一些成果,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于预习到的新课内容的理解程度。这是教师展开正式教学时的方向及引导,这也是让学生进行预习工作的一个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1]雒亚妮.如何实施初中物理有效教学[J].数理化学习 2014年05期
[2]王雄.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上)2014年08期
[3]刘佛梅.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年12期
[4]常卫军.小议农村初中物理的创新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 2015年02期
[5]吴学赋.新课标对初中物理教师的新要求[J].新课程学习(中)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