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简析

2021-09-10张倩

南北桥 2021年5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张倩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学围绕的重点,开始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和相关数学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更多地考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  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192

相较于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更加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确立和数学思维的形成。对于学生自身能力发展来说,这也是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数學的教学需要注重多样性、持续性以及整体性,需要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从而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当中。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可以分为两大目标,分别是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而我们所说的数学核心素养就属于隐性目标。近些年,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初中数学的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教师除了要为学生讲授数学公式、法则以及定理等基础数学知识之外,还需要采用多种科学的方法去培养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让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灵活使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并且从中积累丰富的数学经验,而这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体现。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可以让学生学会灵活地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还可以使用数学思维理解和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一个具备良好核心素养的人,必然会灵活利用数学思想和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

(一)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营造一种主动学习的氛围

在素质教育中,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课堂的主人。因此,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必须要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最大限度的挖掘,使其得到充分发挥,这可以认为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所在。教师不能够再沿用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满堂灌”“满堂问”“磨时间”等思想观念都需要及时摒弃,并且及时树立新的教学意识,在课堂上营造一种主动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可以由以往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思考和研究。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他们就可以在课下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策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开展课堂教学。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性质”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最后总结并得出结论:“当对角线相互垂直的时候得到的是矩形这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在小组合作任务中,学生有明确的问题和任务的引导,会团结互助,并且一起思考。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得到很大提升,也能打破原本沉闷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愿意主动学习。

(二)注重数学题目的设计多样化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开放性的题目。所谓的开放性题目,就是指解题思路、方法等方面并不唯一的题型。这种题型在解题方法、最终答案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特点。因此,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挑战也是很大的。这种题目的内容还非常广泛,而且大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其中还可能蕴含经济、社会以及地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教师在选择开放型题目的时候,必须要结合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特点,做到由易到难、自简入繁、循序渐进的引导,将学习和思考问题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引导他们积极探索,让他们可以自主学习。因此,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还必须要设计一些多样化的数学开放性习题。

(三)注重练习题的创新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习题教学当中,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听讲。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并不高,而且不利于培养思维能力,从而导致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大纲的范围内掌握并调控习题的教学难度,并且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解题过程,学会自主思考,并获得思维的发散。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让他们在思考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比方说,在初中阶段常见的几何题型,如求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这类题目,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思考,采用拆分法、拼接法以及替换法和重组法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去解答题目,而不是严格地按照其中的定式进行。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发现其中的新解法,以此变通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充实数学思维,让他们的解题思路可以更加灵活。

(四)适当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来源于实际生活、扎根于实际生活而后又应用于实际生活的科目。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就应当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数学的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切实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然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学会利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问题。因此,教师必须要上好数学实践课。教师可以开设数学实践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这样还可以真正体现“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的教学理念,从而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都落到实处。

所谓数学实践课,其本质就是利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去分析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如彩票中奖概率计算、裁缝如何用一块三角形布料剪出尽可能大的正方形方巾、银行按揭贷款计算等等。这种数学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并且亲自动手操作,然后再与其他同学进行探究交流,并且充分将归纳、推理以及猜想等各种数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得到更多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这样一来,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得到了提升。

(五)改变评价方法

长期以来,数学课程评价方式一直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仅对学生的评价很不全面,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对初中学生的数学教学制定了综合性教学目标,所以相应的教学评价也应当逐渐转为综合性评价模式,从而在更大的程度上体现教学评价对核心素养的关注。

总而言之,数学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地采用多种方法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