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瑜伽在高校健身教学课程中的推广及建设策略

2021-09-10祝莹

体育时空 2021年9期
关键词:建设策略推广瑜伽

祝莹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5-038-02

摘    要  瑜伽是建立在古印度哲学基础上的,其是集精神、心理以及生理为一体的修养身心的锻炼方式。练习者在瑜伽运动中通过身体动作的改变以及呼吸的调整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情感,以实现自身的身心发展。现如今,瑜伽健身项目不断发展,并逐渐被纳入高校健身教学课程的内容中,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瑜伽训练在锻炼身体素质的基础上缓解学习和生活中带来的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就瑜伽在高校健身教学课程中的推广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设策略,以发挥出瑜伽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  瑜伽  高校  健身教学课程  推广  建设策略

瑜伽在高校健身教学课程中的推广有利于丰富健身教学内容,对高校健身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高校学生具有适应能力强的特点,但是以往的健身锻炼方式中都是以竞技类运动项目为主,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从中实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实现以体促发展的教学目标。瑜伽作为一种相对静态的、修身养性的运动方式,在高校健身教学课程中的推广很容易得到高校学生的认可和喜爱,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用以增强自身四肢的协调性,舒缓和调节自身情绪,达到身心协同健康发展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学生正确的体育观也被建立起来。

一、瑜伽在高校健身教学课程中的推广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生理机能水平

瑜伽训练主要是帮助学生控制呼吸、专注意识以及稳定身体三个方面,与竞技类的体育项目有本质上的区别,不需要过多消耗学生的体能。其是运用特定的瑜伽动作尽可能地拉伸自己的肌肉,逐渐放松身体,使身体所有的肌肉、内脏、神经和骨骼等都得到均衡发展。学生在正确的瑜伽动作指导下有节奏地深呼吸,能够释放出学生内心的压力,更具有恢复体能的作用。在训练中,学生可逐渐掌握瑜伽运动的规律,能够有效调节身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利于学生心肺功能的增强。因此,瑜伽在高校健身教學课程中的推广能够提高学生生理机能水平。

(二)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

瑜伽在调节学生呼吸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控制学生的心理情绪,让学生处于安静、平缓的环境中进行训练,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自己的动作上,并随着瑜伽音乐调整自己的状态,净化心灵放松身体[1]。另外,瑜伽训练中的冥想练习能够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选择或创造心态,让自己快速释放内心的压力,用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有利于改变学生的身体体形

瑜伽动作的由来主要是模仿动物的姿态,以此改善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以达到训练效果。比如,在模仿动物的姿态时学生可不断增加身体的灵活性,让身体更加柔软和协调。另外,瑜伽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加快脂肪分解速度,排出体内毒素,从而恢复身体健康状态。脂肪分解达到一定程度后能够明显观察到训练者身体体形发生的变化,整体的身体线条也会更加优美,达到减肥的效果。

(四)有利于改善学生人际交往关系

瑜伽训练方式多种多样,既包括有氧运动,也含有无氧运动,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通过瑜伽训练能够塑造更为优美的体形,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内在气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2]。高校健身教学课程是一项集体活动,学生在参与其中的瑜伽训练时能够相互交流,共同分析瑜伽的动作要领。还可以与其他学生共同制定训练目标,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提高学生在瑜伽训练中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同时,在此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二、瑜伽在高校健身教学课程中的推广现状

(一)教师缺乏专业素养,教学水平较低

当前高校开展瑜伽健身教学课程还处于初步尝试阶段,许多学校没有引进专业的瑜伽教师,而学校的体育教师又几乎没有瑜伽教学经验,导致整体瑜伽教学水平较低。比如,部分学校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会让学校内部的体育教师自行学习瑜伽相关的教学内容,导致教师对瑜伽训练没有全方位的了解,缺乏与瑜伽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支撑。为此,他们在指导学生学习瑜伽时也就缺乏专业化的理论和技术指导,学生在训练中的姿势存在问题时,教师也不能及时发现,甚至对一些有风险的动作的出现也不能立刻予以纠正。另外,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在瑜伽训练中主要按照瑜伽《健身瑜伽108式体位标准》进行指导,忽略了对学生调节呼吸和冥想训练的指导,这使得学生在训练中不能真正放松身体,最终无法达到理想的瑜伽训练效果。

(二)缺乏合理的教学模式

部分高校在开展瑜伽健身教学课程中由于缺乏专业化的瑜伽教师,导致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缺乏合理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在瑜伽训练课程内容上更注重相关的训练体式,忽略了培养学生瑜伽理论知识,学生在训练中无法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使得学生学习瑜伽过于片面,无法学习到其中的精华,这不利于瑜伽教学的稳定发展。其次,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即所开展的教学仍旧是教师首先进行示范和讲解,学生观看和聆听,然后学生对动作进行模仿和练习[3]。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瑜伽训练方法,甚至会打击学生学习瑜伽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结合高校瑜伽教学发展现状我们发现,许多学校的瑜伽教学评价还是以考核成绩为主,根据学生对瑜伽的熟练程度进行评分,没有将学生的发展过程放在教学评价的首位,甚至就没有被考虑,因此导致整个教学评价内容缺乏科学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学生缺乏对瑜伽教学的正确认知

许多学生选择瑜伽教学课程主要是因为瑜伽属于舒缓的运动项目,不需要消耗学生太多的体能。还有的学生认为瑜伽训练具有减肥功效,为了达到减肥效果才选择的瑜伽课程。但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瑜伽时只是向学生展示瑜伽的训练体式,没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瑜伽的健身功效和其他价值,以及瑜伽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这导致学生缺乏对瑜伽教学的正确认知,降低了瑜伽健身项目所要传达的健身意义。另外,在学校开展瑜伽教学课程中我们发现,参与瑜伽训练的大多数是女生,男生很少参与。这主要还是因为学生对瑜伽教学没有正确的认知,男生认为自己很难完成瑜伽动作,或根本就认为这是女生的项目,导致高校开展瑜伽健身教学课程的整体质量不高,影响瑜伽教学的深入发展。

三、瑜伽在高校健身教学课程中的建设策略

(一)加大推广瑜伽健身教学力度,设置合理的瑜伽课程

结合我国高校瑜伽教学现状可知,一般的瑜伽课程主要是以体育课程为主,但为学生提供的瑜伽课程时间相对较少,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深入学习瑜伽理论知识。因此,学校应该设置合理的瑜伽课程,让刚接触瑜伽训练的学生能够清楚了解瑜伽的内涵以及锻炼功效,还有为学生展示《健身瑜伽108式体位标准》,让他们结合实际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瑜伽训练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4]。另外,学校加大瑜伽教学的推广力度还可以丰富体育教学课程内容,并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打造專业师资队伍,建立瑜伽健身场所

教师在瑜伽健身课程中发挥着引导者的作用,只有教师具备专业性强、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为高校瑜伽健身教学课程提供重要保障。因此,高校要加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提供专业性强的瑜伽健身教师。高校在推广瑜伽健身教学课程时,要适当的增加教学资金投入,定期组织教师参与瑜伽健身培训,还可以引进社会上专业的瑜伽教师到学校兼职,以使学生能参加更加专业化和系统化的瑜伽训练,从而实现瑜伽健身的效果。另外,高校还要建设专门的瑜伽训练场所,为学生提供专业性、安全性的健身场地以及需要的健身器材和设备等,以提高瑜伽健身教学的质量。

(三)优化瑜伽健身教学课程内容

瑜伽健身课程是瑜伽训练的基础,教师要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以使学生熟练掌握瑜伽理论知识,从而为后期的训练奠定基础。当前,国家瑜伽运动推广委员会为了方便更多的人学习瑜伽,推行出《健身瑜伽108式体位标准》以供训练者进行标准化训练。教师在安排瑜伽健身教学课程内容时可以以《健身瑜伽108式体位标准》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瑜伽健身训练。学生在训练初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一二级简单的瑜伽入门教学内容,当学生达到一定标准之后再增加难度。学生在训练中不断改善自己的身体素质,增强身体活力,达到生理、心理以及精神协调发展的目的[5]。

(四)鼓励男生积极参与瑜伽健身训练,改善瑜伽教学课程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

现如今,高校男生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容易对学习产生懈怠心理,甚至养成熬夜打游戏等不良生活习惯,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缺少体能锻炼。在学校开展瑜伽健身教学时,男生总认为瑜伽是属于女生的健身项目,所以高校大部分男生很少参与瑜伽健身训练。因此,教师要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对男生加强瑜伽健身的宣传,引导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到瑜伽健身的积极作用,激发男生学习瑜伽的兴趣。另外,学校可以为男生开设专门的瑜伽健身教室,为他们提供男教师,从而充分提高瑜伽教学的推广效果,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瑜伽健身运动的发展,其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健身方式之一。在高校推广瑜伽健身运动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健身方式,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善。另外,学生参与瑜伽健身训练能够放松自己的身体,帮助其释放内心的压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诗韵.浅析瑜伽在高校健身教学课程中的推广及建设策略[J].休闲,2019(02):169.

[2]陈晓东,李娟,孙园.江苏省高校健身瑜伽课程开设现状调查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05):95-96.

[3]张丽萍,张秋君.运动教育模式在高校健身瑜伽课程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1):46-47.

[4]罗敏.“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健身瑜伽段位制在高校推广的路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2):2.

[5]刘芳.瑜伽运动在高校教职工健身协会项目中的推广[J].活力,2019(08):161-162.

猜你喜欢

建设策略推广瑜伽
Hello White瑜伽馆
练瑜伽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练瑜伽,悠着点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在医疗卫生单位推广运动处方的研究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