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课竞赛模式实践研究

2021-09-10张洁

体育时空 2021年7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高等学校

张洁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4-015-03

摘  要  为了全面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刚要》,本文通过实践研究,寻求和探索高校体育课竞赛模式的构建,并得出结论:“选项排列组合”竞赛模式的高校体育课有效确立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大学生的情感与需求,培养了其终身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并使他们具备走向社会开展体育活动的能力;使大学生熟练掌握体育知识和技术技能,发展了多方面的体育能力,促进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和巩固,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公共体育课  “选项排列组合”竞赛模式

一、研究目的

高等学校开展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运动习惯,提高学生的主动锻炼意识和整体素质。我国教育部于2010年制定了指导高等学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纲要文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高等学校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应该坚持终身教育的原则,从多个维度制定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在当前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急需构建一种科学、完善的体育教学模式,以保障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选项排列组合”竞赛教学模式,结合高校体育课教学特点,将多维体育教学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中,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同时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通过组织多样性多项目的竞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选项排列组合”竞赛教学模式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革新具有推动作用,为高等学校提升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提供了指导。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武汉工程大学2018级大学二年级学生400人。其中,实验组200人,对照组200人,男女人数没有显著性差异。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运用国家图书馆、CNKI、万方、维普、Google学术搜索等文献数据库,以大学体育、课程性质、课程改革、课程价值、课程模式、课程资源、课程内容等主题词检索2013—2019年的文献,然后由人工依据题目、关键词、摘要、期刊来源、引用频次和作者等指标筛选各类文献近200篇,并进行归类整理,以全面、深入地了解有关大学体育课教学改革问题的研究动态、前沿理论和典型案例。

2.访谈法。按照访谈提纲,走访了部分专家及一线体育教师和管理人员,讨论的问题为主要线索,整理现场札记、音频和图片,并通过座谈、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进行追踪调查,以更深入地了解部分专家的观点和建议,获取更为准确、详实的信息;对研究对象进行微信、QQ、电话访谈,获取有关信息。

3.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分别对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事先对问卷进行了内容效度与信度检验,均符合研究要求。在实验过程中,共发放学生问卷400份,其中指导员、体育教师、家长和学校领导问卷共100份。问卷回收397份,有效问卷393份,有效回收率98%。

4.实验时间。2019年9月—2020年7月,共11月。一个完整学年,分为上、下学期,每学期18周,每周一次体育课。

5.数理统计法。利用SPSS for Windows 26.0软件对问卷调查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进行相关分析。应用SPSS软件对整个量表的所有项目进行内部一致性分析,得出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Alpha系数为0.9001,说明量表的信度非常好。本问卷指标的共同度达到0.5以上,几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53.01%。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体育课“选项排列组合”竞赛模式实践体系的构建

1.制定高校体育课“选项排列组合”竞赛模式的依据

(1)根据教育部指导高等学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纲要文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高等学校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应该坚持终身教育的原则,从多个维度制定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2)根据《武汉工程大学体育课程大纲》的规定,在自主体育课程基础上,通过课内“选项排列组合”竞赛拓宽大学生运动实践的体验,激发大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最终达到强化大学生体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和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目标。

2.选择高校体育課“选项排列组合”竞赛模式的原则

(1)重视提高运动技能原则。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就是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明确体育运动技能的教学目的,合理安排竞赛教学内容。

(2)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教学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满足情感与需求,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高校体育课“选项排列组合”竞赛模式的竞赛组织

(1)竞赛项目:学校体育部事先在学生中征集竞赛项目,科学设项,报教务处备案,然后学生依照自己体育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竞赛项目。

(2)竞赛报名办法:在大一学期结束前,学生填写好参与竞赛活动项目的报名表,上交体育部。然后体育部统计、整理材料,上报教务处。体育部根据各个项目的要求制定体育课堂教学竞赛赛程、方案、组织与管理。体育部在开学的第一星期组织学生抽签,学生根据自己的抽签号码,对照赛程表进行竞赛。

(3)项目竞赛要求: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竞赛采用双打;篮球采用半场4对4竞赛办法;足球采用5对5竞赛办法;毽球采用3对3竞赛办法;排球采用7对7竞赛办法。健美操采用10对10竞赛办法。每个活动项目安排2个相应的活动场地,使各项竞赛顺利进行。

(4)竞赛办法:各个项目竞赛采用直接得分制,毽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为11分制;篮球为10分制(投进一球得1分);足球3球制。每项竞赛项目都有3个队,也就是在活动过程中各个项目一旦有一方达到这个规定的分值,对方休息担任本轮竞赛的裁判工作,另方加入活动,这样轮换进行活动。

(5)竞赛编排:采用“选项排列组合”竞赛模式的体育课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练习项目,按照排列组合规律和竞赛规则的要求,首先随机抽取相应人数,组成各项目组别,再在各项目组别中随机抽取相应的人数进行配对,构成竞赛小组。例如,有24人选篮球,把24人进行编号1至24号,按照排列组合随机抽取分成2个组别A组和B组各12人,然后A组和B又按照排列组合分成各4人的3个A1、A2、A3竞赛小组,每配对一次为一次活动日,一旦这一轮换完成,又重新排列组合。

(6)竞赛评价:为了鼓励学生竞赛的积极性,达到体育教学效果,学生把每次竞赛的结果如实填入2017届体育课微信公众号。各项目每当达到各个项目规定的分值和进球数,那么这个组合的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1分的获胜分值,到学期末结算,作为本学期体育课成绩(60%)。若发现违规违纪行为,及时给予批评,情节严重者严肃处理。

(二)高校体育课“选项排列组合”竞赛模式教学效果分析

1.高校体育课“选项排列组合”竞赛模式对学生主体性的影响

在大学体育课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竞赛可对学生主体性产生积极影响。其一,大学体育课开展“选项排列组合”竞赛模式能有效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体育教学的每一选项内容中都引入竞争机制,开展各种不同的项目竞赛,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自觉踊跃地投身到竞赛中去。体育课结束时分别对学生练习态度和练习效果的自我评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练习效果很好(表1)。其二,高校体育课“选项排列组合”竞赛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技能,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在实验教学中,由于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参加比赛的,这样就使学生既从单一性,又从多样性、综合性等各种条件刺激中感知动作、掌握技术技能,所以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实战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由于竞赛贯穿体育课的始终,学生能初步熟悉竞赛进程,掌握竞赛知识,如此提高了竞赛的组织和裁判能力。其三,高校体育课“选项排列组合”竞赛模式有利于情感培养和道德教育。在竞赛中始终贯穿“比赛”这一主线,学生抓住这一主线同时也是学习主体自我教育的主线。学生在竞赛中互相照应,互相配合,互相给对方创造成功的机会,在比赛中,共同遵守规则,培养了他们善于关爱别人的情感和互相协作的精神,逐步养成了公平竞争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行为准则。

2.高校学生对体育课“选项排列组合”竞赛模式教学的认可度

根据表2统计分析,实验组的学生对“选项排列组合”的组织形式很感兴趣,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获得了更多的朋友,团队的合作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实施“课堂竞赛”一体化教学期间,实验组学生对于成就感明显优于对照组。再说实验组由于活动中抗争激烈、集体配合性强,在技术、技能、心理等能力上都需要大家同心协力、默契配合和相互理解才能成功,如此使体育教学体现出知识性、科学性、健身性、娱乐性、基础性和时代性,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意识,满足了学生不同的体育需求,让学生通过竞赛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以及良好的个性品德,促进身心健康。这对于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和认可。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高校体育课“选项排列组合”竞赛模式是以项目为依据,采用分组排列轮换形成的组合,不同性别和爱好组成的异质组合有利于互相影响、互相帮助,从总体上优化团体的内部环境,使团体功能产生良性循环。创造平等和谐、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团结合作、勇于拼搏的环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2.高校体育课“选项排列组合”竞赛模式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组织的主动活动。还有竞赛模式的高校体育课突出“新”,因为每节课的竞赛都是新的组合,新的对手,这无形中就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动力,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竞赛内容全面、多样,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全民性、实用性和主动性的特点,以满足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竞赛要贯穿体育课堂教学的始终,使学生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促使学生自主、自觉的锻炼,发展学生运动能力。

3.高校体育课“选项排列组合”竞赛模式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为此,竞赛活动内容的选择和活动形式的更新都应特别注意学生的兴趣、爱好,以促进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活动,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建议

1.学校教务处和体育部要强化体育课竞赛的管理,尤其是赛风、赛纪方面。要做好活动后比赛成绩的公布,每学年结束前要大力做好每个项目最佳运动员的評比活动,使体育课竞赛健康、持续地发展。体育老师不能放松体育课竞赛活动组织的管理,要定期做好对体育骨干和学生裁判员的培训,以及加强对赛事的指导。

2.学校领导应充分重视学校体育,把增强学生体魄放在教育工作重要位置,加强校内体育设施的建设,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保证学校体育课竞赛的顺利进行。体育教师要不断创新,建立一个既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又能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新型高质的高校体育课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

[2]王伟光.普通高校体育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08):104-111.

[3]张建新.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湖南工程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06):73-75.

[4]谢燕歌,洪浩.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探索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01):94-99.

[5]黄敏,唐朔.高校公共体育课“俱乐部三·三”复合教学模式探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03):187-189.

[6]张宇峰,张伟东,唐振宇.普通高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模式实证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04):66-70.

[7]王皋本.大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一体化构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8]郝光安.人文教育观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02):81-84.

[9]钟启泉.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10]郑婕,齐云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植入体育元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07):85-90.

[11]林辉杰,梁海丹.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探讨——选项课教学模式与运动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27(02):66-69.

[12]葛青,张秋亚,温杰.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现状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03):87-90.

[13]梁萧.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J].教育评论,2015(03):102-104.

[14]李春荣,王彦成,胡永南,等.构建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02):96-101.

[15]曾承志.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公共体育理论课的反馈及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09):1243-1244.

[16]崔树林,张波.“三元一体”大学体育课程发展模式构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12):78-80.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课高等学校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试析我院公共体育课选项教学模式的利弊
高校公共体育课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究
中医药院校公共体育课开展身体素质训练的研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