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学欣赏过程中审美体验的发生

2021-09-10程少荣费延伟

今古文创 2021年24期
关键词:审美体验现实意义

程少荣 费延伟

【摘要】在生活过程中,人们需要用心去体验生活,让美好的事物在人的生命过程中留下美好且深刻的记忆,让人们可以回想到生命过程中美好的体验。人们在审美体验中可以让生活感到更加充实,能够对自己的价值做出肯定,没有体验,人们将失去创作的灵感也无法去感知生活,审美体验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活动,并且也能在大脑中形成较为直观的形象,文学欣赏过程中需要运用自己的审美去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和体验从而获得美的感染并使自己感受到愉悦。因此,本文从审美体验的现实意义和审美体验的层次性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浅谈文学欣赏过程中审美体验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文学欣赏;审美体验;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4-0028-02

审美体验是各种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动态过程。理论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审美准备”(亦称“初始阶段”,指的是关注和期待等审美态度)、“审美高潮(或实现)”和“审美效果”。“审美准备”主要体现在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重构和审美欲望、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审美鉴赏力的提高。审美高潮,又称高峰体验,是达到审美效果的关键环节。审美体验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需要什么条件?如何按照审美心理学的规律正确处理“过程与方法”,促进审美体验的发生,实现“课程的隐性价值”,探究这些问题,对提高学科核心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

一、审美体验的现实意义

审美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出发点,是赋予创造性的重要构成要素。艺术的审美体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起、构思和物化。上升阶段属于审美体验的观察与感知阶段,它从外部建构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并开始进入表象。意境阶段是主体在上升的基础上,通过以情感为中心的各种心理活动,对感性材料进行审美化的转化和组织,将客观形象转化为审美形象的过程。体验越深,情感越强烈,审美创造力就越大。物化是艺术主体创造性地将灵魂中的审美体验转化为生动的艺术形象的第三阶段。审美体验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全过程。艺术创作开始于审美体验的启动,但审美体验并没有随着创作活动的完成而结束。在审美意义上,作品作为创作活动的终点和成就,实际上成为一种新的审美体验的开始。作品的艺术成就越高,产生的审美体验机会就越多,给人的审美空间也就越大。对审美经验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当代艺术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艺术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反思到表现,从客观到主观,注重自我表达。现代主义艺术强调内在体验、潜意识和非理性表达。现代艺术所表达的不是对客观现实世界的完全追求,而是对人的潜意识和情感的挖掘和表达。现代艺术注重表现,表现的主要对象是兴趣和思想,而不像传统艺术那样注重视觉和听觉。现代艺术表现人的主观感受,挖掘人的内心世界。比如,现代抒情诗表现的是暂时的情感,而现代小说则转向了反省和反思,更具诗意。总之,现代艺术更追求体验性,以生活体验、文化体验和日常生活体验为体验的切入点。

文学鉴赏也有相同的情况。大多数时候,人们往往把文学鉴赏和普通阅读混为一谈,但事实上,要真正认识到鉴赏的条件是非常苛刻的,不同的文本对读者有不同的要求,而读者对不同文本、同一文本的反复阅读,会因情绪、时间地点、自然环境,甚至天气、温度、光线等诸多因素而产生不同的感受。真正的欣赏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既是“人与世界的精神交流”,又是“最个性化的精神活动”。如果故乡为作家提供了激发创作冲动的特定条件,文学课也应该为主体进入文本所指定的语境提供合适的条件,使他们沉浸在与审美对象即人物直接交流的虚拟情境中,文本中的事件和场景,让人体会到一种精神归宿的感觉。一直以来,文学教学的惯例是先介绍背景,比如国内外发生了什么大事,作家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了作品,表达了什么主题。应该说,这些对于主题宏大的作品是非常必要的。而且,“知人论世”本来就是我国文学批评的传统方法。但这还不够。时代背景就像一个无限的空框。什么东西都可以放进去,但容易大而无用。这种静态的社会学思维方式的逻辑演绎,往往导致主题的扁平化。更重要的是,它偏离了文学的审美属性,即从主体间的内在交流转向外在观察,没有审美经验的痕迹。”“情境”不同于“背景”。它有着具体而感性的气息、情趣、氛围和情调,在细节和场景中蕴含着人物命运的必然性。就像文学创作一样,读者需要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唯一的区别在于路径和方向。”所谓审美体验,是个体在特定的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对象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领悟、品味、咀嚼,使自己陶醉其中,心灵受到震撼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审美体验中的人不想客观地理解对象的物理属性,而要理解它,就要充分接受对象进入我们自己的生活世界,通过与对象的交融,充分打开我们自己生活的真实性。”因此,“经验不是一个认识论概念,而是一个本体论范畴”。文学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通过一个“事件”把学生带入文本的具体情境,激活他们的睡眠生活积累、审美体验,特别是情感和想象,使他们不自觉地介入其中,与人物感同身受。

二、审美体验的层次性

审美体验是一种独特的心理活动过程,第一种是直接体验层次。直接经验也可以称为感性经验。当受试者的感知器官受到外界刺激时,受试者会自发地产生生理反应。例如:在情人节,男孩会给女孩送花。当女孩收到鲜花时,她的心会无比快乐和感动。审美体验依赖于感知来倾听和感受外部事物。审美主体的感官在感知客观事物和现象时,会在头脑中留下生动直观的事物和现象的形象,进而对这些现象产生情感体验,探究其社会意义并加以评价。因此,感性体验在审美体验的整个心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知觉取决于主体过去的经验。一个人越有经验和知识,他的洞察力就越丰富。第二种是认同体验,是第一种的进一步深化。在直接体验的过程中,主体直接从对审美对象外部感性状态的感知中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愉悦。当主体的知觉被整合到想象中时,体验客体的焦点从客体转移到主体本身,此时,知觉体验上升为身份体验。所谓身份体验,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审美活动中的情感共鸣。审美主体将自己视为想象中的审美对象,或将审美对象与其他与自己有关或感动自己的事物联系起来。第三种是反思体验。人们常常在做事前后反省。正是因为反思,人类才能进步。人们常说,“我已经认识到这件事的真相了。”这是一种反思。反思中的启迪就是经验。由于人的地位不同,看待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理解难免片面;要理解事物的真实性和全景性,就必须超越狭隘的范围,摆脱主观偏见。反思体验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把握和反思,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重新体验自己的体验。反思性经验的特征是:审美主体对已有经验有描述和反应,试图向自己和他人解释经验的情境,也许试图分析构成这种情境的因素,如参照艺术品、观众和艺术家等,用一些理论来解释它们。审美主体既要观察和思考自我之外的生命形式,又要思考自我的生命体验。反思经验具有内在参照的特征,即主体以自身的内在经验为客体,是意识对自身心理经验的逆向把握。反思体验的条件是主体必须摆脱自然情感的直接控制,使情绪处于平静状态。平静的情绪是反思体验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当人类大脑皮层没有与电流刺激直接相关的强兴奋点时,过去的情绪储备才能得到完美的再现,然后才能再次体验过去的情绪。

三、结语

审美体验超越事实、自然和客观现实生活。它是一种精神升华,充满了想象的灵气和意境。只有美不是事实,它不能被衡量、衡量和描绘,它是一种表达。真理就像一杯美酒。真理被美所掩盖,因为美使真理泛滥。美的启示是无限的,它的语言是无拘无束的。它有自己的个性,所以它超越了科学。正因为审美经验超越了事实,审美经验的真实性就不同于科学的真实性。审美体验可以使人的精神超越物质世界的种种束缚。因为审美经验的本质来自世界的意义,它可以克服认知经验的局限性,超越世界。因为审美经验总是指向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永恒的东西,所以它具有指示能力。审美体验是以艺术作品或其他审美对象为基础,超越物质世界而发现精神价值的。

综上所述,在文学欣赏中,审美体验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而且可以肯定自己的价值。没有经验,人类将失去创作灵感;没有经验,艺术家将无法创作。人类也会失去美丑的定义,无法感知生命。审美体验是一种精神活动,是审美对象在人脑中的直观形象。在主客体的统一中,应该把自己和客体放在一起运动。

参考文献:

[1]焦子珊,曲涛.直觉、无功利与凝视—— 《论美》中的审美体验研究[J].语言教育,2020,8(04):88-92+97.

[2]徐子涵.中国传统审美体验与艺术创造思维——基于“观”“味”“悟”三种审美体验的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0,57(05):148-161+164.

[3]吕婷.从体验走向审美——对“审美体验”目标达成的教学实践思考[J].北方音乐,2020,(15):175-176.

[4]梁灿.论审美体验的非时间性——以米歇尔·亨利对时间性概念的批判为线索[J].文艺理论研究,2020,41(04):52-58.

[5]沈浩.文学研究的文化批评转向对当代文学审美体验活动的重塑[J].中国民族博览,2020,(12):187-188.

[6]雷萍.古韵绵长 诗心永动——试论中学生在古诗个性化阅读中的审美体验[J].教师,2020,(16):41-42.

[7]葉继奋.谈文学欣赏过程中审美体验的发生[J].名作欣赏,2018,(34):81-86.

猜你喜欢

审美体验现实意义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童心 童眼 童耳
“中国梦”在民族地区医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初探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
《汉宫秋》与《长生殿》中爱情悲剧及其审美体验的比较研究
关注审美体验,让阅读变为“悦读”
打击乐艺术的审美体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