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播困局
2021-09-10王昭馨
摘要:现代化浪潮下,乡村面貌重塑,乡土传统文化式微。古城灵山卫的城隍文化已有上百年历史,香火不断,传承至今。然而,当今城隍文化的传播却面临年轻群体与乡土文化的传承困境、新兴媒介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困境、外来居民与本土文化的冲突困境。因此,探索新时期城隍文化的传播策略是灵山卫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灵山卫;城隍文化;传统文化;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6-0237-02
城镇化在重塑乡村面貌的同时,也对原有的精神文化体系产生了冲击。重拾乡土信仰,重建精神家园对当今的美丽乡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始建于明代的灵山卫街道为研究对象,实地调研灵山卫传承上百年的城隍文化的传播现状,探索城隍文化传播面临的三大困境,并提出传播策略,旨在为灵山卫城隍文化的传承尽微薄之力,为古韵新卫城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一、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现代与传统的碰撞成了美丽乡村的重要命题。作为山东省蓝色经济的重点发展区域,灵山卫迎来了星光岛、青岛东方影都、融创茂等项目的落户,现代化气息日益浓郁。然而,历史进程中城隍庙的逐渐消失,导致当地传统的城隍文化出现了断代迹象。2011年,灵山卫街道办事处对城隍庙进行了重修;2012年,举办了新时期的第一届城隍庙庙会[1]。
二、灵山卫城隍文化传播现状
为考察灵山卫街道居民对本地城隍文化的总体认知状况,即居民对城隍文化主要内容的认知程度、城隍文化对个体受众的作用、居民接触城隍文化的主要渠道等,笔者于2020年7月在灵山卫街道进行了小型调研活动。参考于丹对我国普通城市居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认知调查[1]和胡巧华对村民古村落文化认知调查模型[2],采用线上调查的形式,向灵山卫街道居民随机发放125份问卷。此外,还以采访调查、资料采集等形式对灵山卫街道居民的城隍文化认知现状进行了解,以便进行各因素作用分析。
(一)基本内容认知度较高,但人群分化
从调查结果来看,近70%的人对城隍文化的基本内容了解和比较了解,可见灵山卫居民对城隍文化的基本内容认知程度较高。但不同人群了解的侧重面有所不同。近70%的男性受访者对灵山卫城隍庙的位置、城隍庙中的白果树表示了解,但选择该选项的女性受访者只有60%左右。35岁以上的受访者对城隍庙的位置等地理知识了解较多,35岁以下的受访者则对城隍的含义、城隍爷的职责等历史文化知识认识较深。究其原因,性别差异在灵山卫的男女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仍偏向于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男性群体在外奔波劳碌时间较长,对地理位置及景观更为熟悉;女性群体更习惯长时间与邻里亲友聊天,因而掌握的历史文化情况较多。老年群体因在本地生活时间长,熟知本地建筑;青年群体的学历普遍较高,更容易读懂村口巷尾的城隍文化展栏,因此对历史文化故事了解更多。
(二)“修身”与“齐家”是城隍文化对灵山卫居民的两大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传统文化在个人修养及家族传承这两个方面发挥的作用最大,在与长辈的关系方面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而发挥作用最小的是日常生活应用方面。在不同人群的交叉分析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以及不同收入的居民情况几乎一致,性别、年龄、学历及收入因素对城隍文化对个体的作用没有显著影响。可以看出,城隍文化在个人修养与长辈和先祖传承方面对灵山卫居民的影响最大,这也与城隍文化强调伦理、讲求修身立德的内涵相符合。城隍文化强调道德规范,强调伦理法则,是乡土文化中“重人伦”的典型体现,这样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居民形成诚信本分、尊敬孝顺的淳朴乡风,有利于美丽乡村的道德建设。
(三)城隍文化传播呈现多渠道缺位
灵山卫居民接触城隍文化的渠道单一,组织传播与人际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对灵山卫居民接触城隍文化的渠道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居民接触城隍文化的渠道较多,每个渠道都有人使用,但差距很大。近70%成的受访者认为,社区或村委宣传墙和亲朋熟人的交流是使用最多的渠道。网络虽然排在第三位,但与前两项差距较大,只有不到30%的受访者选择。广播电视和书籍杂志等在城隍文化的传播中并不占据优势,仅有超20%的受访者选择;而城隍文化传播率最低的渠道是学校教育。
(四)本土居民与外乡居民存在“信息鸿沟”
问卷结果显示,土生土长的灵山卫居民对城隍文化的认知程度显然高于其他地区长大的居民。采访发现,山东省外的居民对城隍文化的认知度极低。灵山卫街道精神文明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本地居民与外来居民对待城隍文化的态度截然不同。灵山卫街道各村建有隶属于城隍庙的土地庙,居民从小耳濡目染城隍庙的故事和传说,对城隍文化怀有敬畏之心。从外地迁移至灵山卫居住的居民以东北户籍为主,地理距离远,地域文化差异大,再加上部分外地居民与灵山卫居民在交流方式、生活习惯方面存在隔阂,外地居民较难融入灵山卫,因此对城隍文化知之甚少。因而,在城隍文化的传播上出现了较大的“信息鸿沟”。
三、城隍文化传播困境
(一)年轻群体与乡土文化的传承困境
学校教育是城隍文化传播率最低的渠道,这与城隍文化的性质密不可分。城隍文化源于封建社会,人们虚构出与人世相对的冥界,城隍神为冥界守护城市的保护神。随着城隍文化相关活动的日益减少,加上互联网文化深入乡村,当今孩童对城隍文化的兴趣并不大,城隍文化的传承岌岌可危。
(二)新興媒介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困境
当前,城隍文化在灵山卫街道的传播以城隍庙会和街道文献整理工作为主,较少使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兴媒介表达形式,因此城隍文化的传播与灵山卫的现代化发展脱节,陷入原地转圈的困境。
(三)外来居民与本土文化的冲突困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间的自然地理差异影响了外地居民对现居地历史文化的接受度。根据推—拉理论,人口迁移机制由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构成,显然,这两个力与迁入地和迁出地文化的关系不大。因此,迁入的居民极少产生对家乡文化的排斥而对现住地文化产生敬畏或兴趣。此外,笔者从城隍庙会主办人员处了解到,城隍庙会期间,主办方为了保证表演和观看的安全性,选择对部分路段进行管制。而对庙会并不感兴趣的外地居民不愿接受交通管制,会与主办方发生冲突,出现不和谐的画面。对于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灵山卫来说,外来人口不断迁入是大势所趋,而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礼俗文化的冲突亦不可避免。
四、城隍文化传播策略
(一)满足兴趣,分众传播
调查问卷显示,灵山卫街道居民对城隍庙历史的偏好较高,达到了80%,关于城隍庙传说故事的偏好也超过70%。不同性别、年龄段的人群在偏好度方面的差异较小,其中35~60岁的人群对城隍庙建筑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可以重点传播城隍庙的历史、传说故事等内容,吸引居民。同时,可以采用分众的传播方式,根据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喜好,制作城隍文化的宣传页,分别印发历史看城隍、传输看城隍、庙宇看城隍、古树看城隍等内容,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阅读兴趣,增进对城隍文化的了解。
(二)取其精华,赋予新意
近三年,城隍庙会活动几度搁置,城隍文化难以走进课堂。城隍庙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伴随古卫城走过风雨盛衰,早已成为古卫城的标志建筑。城隍文化中教人从善的观念也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时期,进行城隍文化宣传时,应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宣传教化人们以忠、孝、廉、节、礼、义、仁、爱为本。同时,城隍文化也应被赋予新时代的内涵,与古城文化相结合,从而增强居民对灵山卫城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与民风乡俗相结合,构筑和谐的乡村人际关系;与戏曲歌舞相结合,整合灵山卫城的地方文化等。
(三)多媒共举,立体展示
当前城隍文化传播渠道较少,对多媒體的利用率极低,导致城隍文化刻板化、平面化。因此,可运用多种媒介表达手段对城隍文化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示。例如,以纪录片的形式制作“城隍庙二三事”系列片,讲述城隍庙的前世今生,运用丰富生动的镜头语言向观众传递城隍文化的独特韵味;以广播的形式制作《城隍庙说书人》节目,用灵山卫方言向村头巷尾的百姓传播收集到的故事,宣扬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在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一图看懂”式推送,普及城隍庙基本情况和小故事,方便闲暇时间较少的居民了解城隍文化。
五、结语
当前,城隍文化的传播面临诸多限制,短期内解决这些问题并非易事。只有政府、学界、民间多方力量发挥作用,构建共同体意识,相互磨合,相互包容,才能推动城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次研究仍存在不足和缺陷,对迁入居民的文化冲突问题尚未提出思路和见解。在下一步的研究中,笔者将对迁入居民的城隍文化认知度、偏好和态度等进行全面的调查,以提出相应的传播策略。
参考文献:
[1] 于丹,刘一奔,张振宇.我国城市居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调查——基于对北京、上海、重庆三地居民的调查数据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09):5-13.
[2] 胡巧华.村民古村落文化认知及旅游促销SP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作者简介:王昭馨(2000—),女,山东青岛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