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时代对外传播人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2021-09-10郭聪聪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对外传播人才培养

摘要:跨文化能力是对外传播人才的必备素养。针对融媒时代给我国对外传播带来的新挑战,本文从传统文化教育、外语翻译能力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提出培养对外传播人才跨文化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对外传播;跨文化能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6-0035-02

近年来,我国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相比之下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较小,导致对外呈现的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差距较大。西方媒体针对中国的限制举措愈演愈烈,而我国客观上的弱势传播导致信息流进流出存在的逆差现象未发生根本改变,主观上的低效率传播致使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认为的中国形象存在一定差别,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国际传播局势上仍处于弱势地位。

2019年9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外文局成立70周年的贺信中要求,“把握时代大势,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加快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更好向世界介绍新时代的中国,更好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读懂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要把中国的国际形象从“他塑”转变为“自塑”,不能忽视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

一、对外传播人才提升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跨文化能力是對外传播人才的必备素养

“跨文化能力”一词源于美国,也被译为“跨文化沟通能力”。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界定了该概念,概括来看,跨文化能力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能力:一是跨越民族中心主义思维的能力,二是尊重并理解其他民族或地域文化的能力,三是能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恰当运用的能力[2]。随着全球化程度日益提高,对外传播越来越重要,只有用以世界为视角的理念包装新闻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球各地受众的需求,才能抢占国际舆论场的发言权。进行对外传播的新闻人应具备与世界多元受众交往的能力,灵活运用不同话语使报道内容地域化,避免西方强势话语对中国话语的排斥。

(二)跨文化传播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

如何使外国民众真正了解当代中国,不仅需要外国民众主动了解,也需要我国媒体主动展示。对外传播的效果与国际形象的好坏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国际舆论对本国政策的认同、理解与支持,涉及国家发展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国际社会对本国的态度是接纳还是排斥。想要讲好中国故事,就需要铺好“路”。拥有跨文化能力的传播人才可以在文化差异中体会到文化的多样性,使对外传播跨越文化隔阂,以更加贴近世界多元受众的话语方式将新闻报道聚焦于文化多样性,向外国受众讲述中国故事。

二、融媒时代我国对外传播的困境

(一)“他者”文化被悬置

在对外传播中文化的二元对立成为一种普遍观点,通过新闻报道刊发以“我们”为主体视角的内容,将“我们”作为主要出发点,并以看似融合“他者”实则将“他者”文化悬置的方式进行传播,以此建构自身的话语权力[3]。现在一些对外传播媒体的思维仍比较保守,一直传播契合“我们”利益的内容,以致出现“千稿一面”的现象,甚至照搬内宣报道,这种具有认知偏向的传播方式偏离了理想效果。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报道模式简单粗放,一些媒体只注重报道的数量,不注重报道的质量,只管稿件上传发布,不管稿件是否针对目标受众;二是宣传意味过重,习惯从官方角度灌输,政治化说教过多,使西方受众难以理解;三是把国内的正面报道直接用于对外报道,传播方式过于刻意和生硬,而在涉及一些敏感问题时出现失语现象,以至于西方受众认为中国对外传播不够客观,从而失去了与西方受众对话的信任基础。

(二)传播角度单一受限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认识到对外传播的重要性,加大对外传播的力度,但此举也引起了一些西方国家的警惕,原因之一是我国对外传播的主力军依然为中央主流媒体,宣传色彩比较明显。今后,如何吸引更多主流媒体、民间力量参与国际传播,适当淡化官方色彩,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媒体的开放性与抗拒性共存

融媒时代新的技术发展倒逼对外传播走向更加开放的空间,与此同时,全球性媒介在包容万物的过程中带有抗拒文化认同的特征。美国学者萨尔兹曼在探讨全球化和原教旨主义之间的关系时指出,原教旨主义者极为反感文化同质化,因为他们习惯于生活在富有意义的世界中,而全球化可能破坏甚至泯灭这种丰富的文化。因此媒体融合的发展可能会加剧原教旨主义者的抵触,使他们对外来文化的防御性变强[4]。反观国内,在对外传播进程中我国媒体的海外建设依然处于较低层次,传得开、叫得响的产品比较缺乏,境外发声渠道的匮乏导致了中国故事“有话无处讲,有理说不开”的情况。现阶段由于缺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自有全球性社交媒体平台,我国媒体在很大程度上仍依靠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但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的指向更尖锐,审查内容、限制推广甚至封停账号。媒体开放性提醒我国加强对外传播,同时抗拒性使我国的对外传播陷入被动。

三、国际传播人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重塑传统文化的意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历史文明的积淀,内涵丰富,是对外传播中“好故事”的内核。我们要向世界讲好故事,就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提取知识。近年来,媒介化社会的特征凸显,传统文化的意涵正在被娱乐化解构,真正的好故事无法“走出去”已成为这个众声喧哗时代的症候。对此纠正我国高等教育体系过度西化问题,重视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是发掘传播内容的关键。学校教育的系统性使传统文化教育能有效、可持续地开展,有必要充分利用这一途径,将传统文化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在学校教育结构中尤其是基础教育部分,应纳入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主体兴趣和自觉热爱。同时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中应丰富教学形式,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多样的方式内化到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完善有关传统文化的考核评价体系,重塑传统文化对当下对外传播的深刻意涵,为讲好中国故事筑牢基础。

(二)重视语言结构差异化

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化是对外传播中无法回避的难题,要使世界真正客观地认识中国,必须优化语言翻译,做好地道本土的翻译工作。黄友义在2015年首届翻译人才发展国际论坛上指出,当今时代媒体翻译越来越重要,中国故事想要走出国门,首先要通过媒体主动讲述,因此媒体人还需要精通外语翻译,具体要求有两点。一是对中国国情政策了解十分透彻且可以正确解读,通过文化差异化感知,以适合外国受众的方式把中国的事情说清楚。二是熟悉外国人的话语体系,特别是新闻话语体系。新闻人只有以新的话语体系重塑报道内容,建构适应特定文化语境的内容,讲故事才能吸引外国受众,讲道理才能感染外国受众[5]。同时在对外传播中要注意文化差异带来的传播疏离感,对此媒体人首先应将自身话语体系“去魅”,削弱对立性,实现不同語言内容的共性交融;其次,尊重不同话语体系,抛开刻板印象中的情感偏见,了解西方人的思维定势和行为模式,从而在传播中跨越文化樊篱,实现平等对话。

(三)提升专业能力

学习新闻传播的专业知识是步入新闻传播领域的必要环节,通过系统全面地了解该领域的理论知识,以扎实的理论基础筑实媒体实践的基座。在培养对外传播人才的课程体系中,高校应将新闻传播理论的专业知识摆在首位,不仅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新闻采编能力、新闻技巧、新闻策划能力,还应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将授课内容拓展到更多学科,使学生建构更全面和系统的知识体系[6]。融媒时代的新闻人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熟悉融媒时代的变化,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提高跨媒介叙事能力,以此为新闻内容的生产服务赋能。同时学界要与业界合作,将学术生产与业界技术关联,使学生及时了解新媒体发展动向,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多的方向和动力,也为学校教育提供参考,学校可以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及时调整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兼具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四、结语

融媒时代的到来给我国对外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分析如今我国对外传播面临的困境,可以发现对外传播需要更多具有跨文化能力的新闻人,因此人才培养需要据此进行相应的调整,一是重塑传统文化的意涵,二是重视语言结构差异化,三是提升专业能力,以适应当下时代的发展需求,为对外传播培养具有跨文化传播能力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习近平致中国外文局成立70周年的贺信[EB/OL].新华网,http://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 2019-09/04/c_1124960271.htm,2019-09-04.

[2] 陈欣.全媒体时代国际传播人才的跨文化能力培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09):82-85.

[3] 单波.面向跨文化关系:报道他者的可能性[J].新闻与写作,2020(03):5-9.

[4] 单波.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传播[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99-103.

[5] 媒体翻译要求逐步提高,翻译再教育将成为院校教育的延续[EB/OL].活动家,http://news. huodongjia.com/14708.html,2015-12-16.

[6] 吴君静.媒介融合趋势下地方高校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需求探究[J].特区经济,2019(04):154-157.

作者简介:郭聪聪(1998—),女,山西临汾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跨文化能力对外传播人才培养
理工院校通识课程与学生跨文化竞争力培养探析
跨文化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培养”
新媒体时代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文化在我国国际话语权中的作用及路径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与对外传播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