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学视角下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
2021-09-10李海龙孙丽秀
李海龙 孙丽秀
摘要: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社会、科学和教育价值,见证了运河沿线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生产生活方式变革与文化观念演进。本文从译介学视角出发,对聊城段运河非遗外宣翻译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译介学;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
一、对聊城段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译介研究的重要意义
聊城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运河文化带上的一颗明珠。聊城运河非遗遗存丰富,特色鲜明,内涵深厚、外延广泛。据统计,截至2020年11月,聊城市共有非遗项目261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1项,省级非遗项目45项,包括表演艺术、传统手工技艺和传统民俗活动等八大类,在全省乃至全国运河非遗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在拥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我们更加需要思考如何将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传播出去。除了通过大众传媒进行传播之外,译介也是一个重要途径。译介简单理解就是“翻译介绍”,主要是对文学作品的翻译,但也不仅仅局限在这一方面,对于其衍生出来的相关文化、旅游产业等都可以进行译介。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不仅是在国内,国外也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如果说获得国民的认可是对外传播成功的第一步,那么获得国际上的认可则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大步。非遗文化的译介与传播不仅为传播其自身提供了可能性,拓展其文化外延,同时也有利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进而保护文化多样性,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聊城段运河非遗译介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调查研究和进行案例分析,发现聊城段运河非遗文化在实际译介和传播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相关语料库数据,内容表达不全面
如今运河非遗聊城段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以静态的方式为主,如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聊城市运河文化博物馆等,这些形式比较直观,以图文结合为主,更适合在国内传播。而且这些展馆都配备了专职的讲解人员,为国民了解非遗文化提供了便利。 但图文结合的形式在外国友人面前就略显单薄,不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因为缺乏相关的语料库资源,真正能够翻译正确的非遗文化内容也随之减少了。即使是翻译出来的内容也存在词不达意的问题,不能准确表达非遗内涵,这让外国友人对我国非遗文化的理解造成困难。
2.传播途径过于传统,难以吸引大众
目前,聊城市开展了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活动,举办非遗展览展示,教育普及。传播途径过于传统,难以吸引大众。诚然这些手段在非遗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更应该有一种危机意识—正因为它们的频繁使用,才使公众产生了疲惫感。看到“非遗展”等词汇就已经可以预见展现的形式,展出的顺序等细节,即使大众了解展出内容新颖有变化,但仍有可能会因为传播途径过于陈旧而不愿意观看。
3.缺少统一的传播平台,传播力度和广度都需要加大
对于非遗文化的重要性,不管是我市还是山东省又或者是整个国家,都已经树立了这种意识,并且能够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推广传播。但是因为没有专业统一的推广平台,民众对于非遗文化的了解是碎片化的,没有体系;能够知晓一二,但浮于表面,缺乏对文化内涵的了解。同时,虽然聊城八大县市都能够意识到重视非遗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性,我们仍要加强传播的力度与广度,努力使江北水城享誉世界上更多的国家。
三、利用大数据创新聊城段运河非遗译介和传播的方式
1.依托高校专家,拓宽译介途径,建立运河非遗语料数据库
根据调查研究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尚未有国外汉学家、艺术家与国内学者合作翻译运河非遗文化资料的先例。我们可以依托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专家学者、在校研究生们,设立相关课题、发起运河非遗聊城段译介项目。建立相关预料数据库,为译介和传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基础。
另外,我们还应该考虑文字、音像、影视,国内外书刊、杂志、媒体的宣传,国内外文化活动和书展等销售平台,国内重要文化旅游景点和运河非遗项目所在地的文化旅游活动,利用国内和国际学术平台、 增加政府对运河非遗项目相关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对海外翻译家与国内非遗相关专业人士的合作的支持,采取多渠道的译介途径。
2.多方合作,拓宽方式,建立统一的传播平台
除了现有的主流媒体之外,政府部门、机构媒体、平台媒体、自媒体等都可以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播中来,重要的是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在政府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政府给予大方向,提供大平台,进行统一的宣传,如:網络宣传媒体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制作双语视频,以视频传播感受更直观,也更能展示文化背后的故事、思想和精神。再比如:可以在博物馆里引进 双语VR 技术,虽是虚拟,但比只看图片和文字会更加有吸引力,还可以成立一个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专门发布双语的宣传资料,用于宣传聊城市运河非遗文化。微信微博之间相互宣传,加速双方的影响力,促进其推广,这样的宣传方式还可以跟旅游业更好地结合,提升非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度。
四、总结
聊城作为大运河沿线最具代表性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应积极对接国家战略,以国家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重大契机,进一步做好非遗的对外译介与传播,努力让大运河从“地理空间”走向“文化空间”,为传播中华文脉交出新时代答卷。
参考文献:
[1]杨永刚,蔡祥,胡胜林.基于功能语境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归化异化翻译——以扬州大运河外宣翻译为例[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基金资助:2021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课题:大数据背景下聊城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译介研究 课题编号:NDYB2021118;本文为聊城市“羡林学者培育工程”支持项目。
作者简介:李海龙,男,1983年11月出生,汉族,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聊城市首届“羡林学者培育工程”入选人员,研究方向:英汉对比研究,本文为聊城市“羡林学者培育工程”支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