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雅安市名山区茶产业提档升级思考

2021-09-10黄梅杨雪梅韦祎

中国茶叶 2021年8期
关键词:茶产业

黄梅 杨雪梅 韦祎

摘要:作为传统茶产区的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拥有2.35万hm2优质茶叶基地,公用品牌“蒙顶山茶”入围全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名山茶产业发展瓶颈逐步显现。文章梳理名山区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突破方案。

关键词:茶产业;提档升级;蒙顶山茶

Thoughts on Upgrading Tea

Industry in Mingshan District of Ya'an City

HUANG Mei1, YANG Xuemei2, WEI Yi3

1. Tea Industry Promotion Office of Mingshan District, Ya'an City, Ya'an 625100, China;

2.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of Mingshan District, Ya'an City, Ya'an 625100, China;

3. Wangu Town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 Mingshan District, Ya'an City, Ya'an 625100, China

Abstract: As a traditional tea producing area, Mingshan District of Ya'an City has 23 500 hm2 of high-quality tea gardens,

and the public brand "Mengdingshan tea" has also been listed as one of the top ten public brands in the country.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of tea industry, the industrial bottleneck gradually appears.

This paper focused on sorting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Mingshan tea industry and exploring

the breakthrough plan.

Keywords: tea industry, upgrading, Mengdingshan tea

雅安市名山区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辖区面积6.14万hm2,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区。名山是川茶的主产区之一,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名山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年均降雨1 500 mm,无霜期长,四季宜耕,森林覆盖率32%。优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名山2020年入选四川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市、区)名单,是2020年四川首批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2020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

一、茶产业现状

1. 茶产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截至2020年底,全区茶园面积2.35万hm2,人均茶园面积居全国第一,全年收购鲜叶约20.7万t,产值20.4亿元;干茶产量5.16万t,产值28.5亿元,茶产业综合产值超62亿元,在全国264个茶叶主产县(区)中,发展综合实力位居第四,在四川各县(区)中位居第一。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标准化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首批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首批区域性良种示范基地、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四川省首批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已建成全国唯一的茶叶类大宗产品交易所“蒙顶山茶叶交易所”和中国西部最大的绿茶交易市场 “中国蒙顶山·世界茶都”。

2. 基地水平不断提升

名山区建立了陈宗懋院士名山工作站,并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体系稳定高效,茶树良种化率100%;建设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基地334 hm2,年出圃合格茶苗15亿株。全区1.8万hm2茶园被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3. 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全区注册涉茶商标430余件,其中“蒙顶山茶”“蒙山”“蒙顶”成功申报中国驰名商标;“跃华”“皇茗园”“大川”“圣山仙茶”“义兴”等11个商标成功申报为省级著名商标;“蒙顶山茶”商标在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成功注册;“蒙顶山茶”商标进入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蒙顶山茶”区域公用品牌获评“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是四川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域品牌。2021年“蒙顶山茶”品牌价值达40.99亿元,稳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持续保持四川茶叶第一品牌,并连续3年入选“最具品牌经营力品牌”。2020年全区茶叶类绿色食品认证产品60个(当年新增20个),认证有机食品茶叶基地133 hm2、地理标志产品1个。

4. 园区建设不断提升

名山区茶叶现代农业园区被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是全省唯一茶叶类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2017年至今,全区持续推动茶企转型升级,削减“小散乱”茶企1 000余家,现有茶企307家。名山區北部(黑竹)茶叶集中加工区已建成投产、中部(新店)茶叶集中加工区基本建成。SC/QS认证企业85家,规模以上企业15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

5. 茶旅融合不断提升

打造百公里百万亩乡村振兴茶产业带,成功创建首个国家茶叶公园——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并启动5A旅游景区创建,已建成蒙顶山、红草坪、牛碾坪、月亮湖等茶旅综合体,形成“1+7+N”产融一体经济走廊。拥有茶叶类国家级非遗(四川名山蒙顶山茶文化系统、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被世界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最美茶乡”称号,“世界茶源——茶文化茶经济生态走廊体验”被评为“全国茶旅十大金牌路线”。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虽然名山区茶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缺乏科研人才队伍和政策资金支持

名山区目前暂未设区级科研资金,制约了茶产业科研工作开展。2006年,由原茶业发展局牵头成立的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新品种选育研究项目组,因无科技人员牵头、无经费保障而停止运行,导致全区育种攻关能力大幅下降。目前,茶树良种选育一线人员仅有3人,只能做一般田间管理和数据收集,缺乏体制机制为选育攻坚课题提供专业性人才和经费支持。

2. 茶苗繁育顶层设计谋划不足

全区茶苗繁育以农户或合作社自繁自营为主,特别是自2017年实施茶树品种登记制后,市面出现了各种特色茶苗,茶苗市场缺乏政府主导,繁育技术参差不齐、繁育品种五花八门、扦插穗条纯度差、茶苗品质检测机制缺乏等因素造成茶苗产业无序化严重;其次,原来承担了整个西南茶区标准化母本园建设的茶树良种繁育场由于体制原因无法继续进行母穗生产;最后,由于科研条件有限,种质资源圃建设未达到相关标准,导致名山区仅能开展单株分离、系统选育和部分杂交育种,无法开展SSR分子标记、辐照育种等育种研究。

3. 茶树品种结构趋于“病态”

受市场因素和采茶用工等影响,近几年以中小叶种为主的蒙顶山茶区55%以上改种如福云4号、福山早等的中大叶型茶树品种,原本栽种的川茶群体种、福选9号、福鼎大白茶、名山白毫131、名山特早芽213等适宜生产蒙顶黄芽、蒙顶甘露的中小叶型品种逐步减少。对维护“蒙顶山茶”品牌影响较大,名山正加速沦为外地品牌的原材料加工地。

4. 茶农对质量安全重视程度不够

茶园用药及采摘等生产管理未严格按照相关质量安全标准执行,存在茶园病虫害防治过度、过量和未按照规定的安全间隔期采摘等问题,造成鲜叶存在较大的质量安全隐患;另外,肥料市场混乱,过度使用叶面肥、药肥共施、常年过量撒施化肥等现象直接致使土壤酸化、板结严重;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结构混乱,未能进入国家、省级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第三方信息公司充斥市场,宣传作用大于实际监测作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仍采用人工录入,数据真实性有待考证;合作社部分“空壳”,部分茶苗繁育经营主体名存实亡,没有真正起到引领苗农作用。

5. 加工园区建设推进相对迟缓

2017年以来,名山区采取停产、整改、合并、搬迁入园、关停“五个一批”举措整合茶叶加工厂,目前尚有茶企307家。全区规划4个茶叶加工园区目前仅有黑竹加工园区投入使用,入园企业为9家;规划的新店茶叶加工园区还未竣工验收、永兴茶叶加工园区因土地保障问题未动工、红星茶叶精深加工园区目前还停留于策划阶段,茶企入园难。因茶企进园区成本投入较大,加工企业接受度不高,目前已有很大一部分加工企业外迁周边茶区(以贵州为主)。

6. 市场管理和品牌建设尚不规范

茶叶品牌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法律规范尚不健全,使得茶叶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屡见不鲜,恶性竞争屡禁不止。蒙顶山茶产业集中度不高、缺乏能够带动支撑茶产业发展的“航母型”龙头骨干企业、产业链条不完备、产品附加值低。

“蒙顶山茶”虽然在茶界名气较大,但在普通的消费者中尚缺乏知晓度,在茶叶品牌的宣传打造中缺乏创新驱动,以品牌销售的产品占比小,方式一般采取直销、经销等短渠道,至今未形成完善的品牌销售渠道,导致“蒙顶山茶”品牌响而不亮;同时,外地茶叶以次充好,对名山的传统名茶蒙顶甘露声誉存在较大的影响。

三、发展建议

1. 加快搭建协同发展载体,大力促进产才融合发展

一是在依托四川农业大学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技力量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研发队伍建设,支持茶树良种繁育场建设一支名山本土人才为核心的、长期稳定的茶树品种选育团队,专门负责茶树种质资源收集、数据采集、栽培育种、产品开发等系列工作。

二是区财政统筹解决茶树良种繁育场职工工资,将茶树栽培育种科研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充分调动茶树良种繁育场现有职工工作积极性,解决他们在职称晋升、工资福利等方面的困难。

三是引进年轻优秀茶专业人才充实科研队伍。

2. 加强茶苗繁育优化调整,聚力打造茶苗繁育示范标杆

一是发挥香水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带动作用。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政府发挥引导与服务作用”,指导苗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符合本合作社规范发展的利益分配机制,承担市场所带来的风险,维护入社农民利益。

二是以点带面推动全区茶苗高质量发展,以茅河镇香水村为核心,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特色品种展示基地(母本园)、本土主推品种基地、优质输出苗木基地等功能科学布局标准化茶苗繁育基地;建设苗木生长展示数据中心,依托数据监控记录苗木生长发育过程,做到生长可追溯,实现茶苗从“物质出口”到“技术出口”质的飞跃。

三是强化茶苗信息化交易。依托国家、省、市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建设相关项目资金,加快省茶叶研究所茶叶科技创新與转化中心建设,高标准推进茶树良种示范推广基地建设,推进茶苗繁育标准化、规模化建设,推进打造农业追溯体系,实现茶苗繁育数字化、可视化。争取到2025年,全面建成茶苗信息化交易中心,实现对整个大西南片区茶苗交易的全覆盖,动态调节名山区茶苗繁育的品种类别和面积大小;到2035年,实现全国茶苗交易市场的全覆盖,成为全国茶苗交易的“风向标”。

3. 加强财政赋能形成洼地,擦亮“蒙顶山茶”金字招牌

一是完善政策精准支持,统筹整合各级财政专项、托管项目资金、结余资金等用于茶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茶树良种繁育场繁育科研能力建设,健全茶树良种繁育场知识产权体系,对百亩核心科研基地实施景区化保护。

二是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组建“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新品种选育课题组”和“蒙顶山黄芽、蒙顶山甘露”专有品种研发小组,加快选育1~2个最适合制作蒙顶山茶系列产品的茶树良种;强化茶苗基地建设,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研究制定适种适制蒙顶山茶品种培育、试验示范推广和茶叶科技成果转化方案,同时划定蒙顶山茶适种适制一级保护区。

4. 加大茶叶基地质量监管,做响名山茶叶安全口碑

一是加强农药农资投入管理,规范农资经营行为,加大检查和抽查频率,全年执法检查实行全覆盖。

二是大力推行绿色防控技术,抓好“茶叶中农药残留和污染物管控技术体系创建及应用”“四川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项目实施,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三是推进茶园托管、服务外包防治模式,鼓励支持建设覆盖种植、加工、销售的农业产业联合体,提高茶企组织化程度,坚决守住茶叶质量安全“生命线”。

四是大力引导企业开展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全年绿色茶产品认证5个以上;支持企业开展GAP基地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茶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抓好267 hm2蒙顶山茶核心保护区建设,完成保护区茶园企业认领和追溯体系建设工作。

五是清理整顿“空壳社”,进一步抓好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合作社的监督管理,对已成立的合作社进行资质排查,查处一批,清退一批“空壳社”。同时,在茶苗招标采购中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竞标品种需取得品种所有权人授权,方能参与投标。

5.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茶叶精深加工企业

一是做深产业链,提高茶叶综合利用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

二是提高园区建设水平。统筹整合各类项目,着力优化产业园生产设施条件,推动茶叶加工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同时引进茶叶精深加工企业。

三是强化园区政策支持。加强区级财政对园区建设的资金投入,统筹整合各级财政专项资金、基本建设投资等用于产业园建设,并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应用、人才支撑等方面制定含金量高、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四是探讨奖励激励政策。制定蒙顶甘露生产专项奖励,鼓励生产企业大力生产蒙顶甘露,缓解市场蒙顶山茶逐步减少的现象。

6. 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机制,强化公共服务能力

一是规范茶叶流通市场,健全相应法律法规。加快研究制定乡镇鲜叶交易市场、“世界茶都”干茶交易市场管理机制,加强交易市场主体、质量安全、税收征缴、交易行為管理,积极支持蒙顶山茶叶交易所“榷茶贸易”计划实施,巩固茶叶商品“定价中心”地位。

二是加强对世界茶都市场的规范管理,对市场交易产品定期进行检测,特别是外来的茶叶产品,要增加其抽检频率。

三是加强“蒙顶山茶”商标使用管理,完善“准入准出”机制,严把茶叶原产地证明标识使用准入门槛,保证蒙顶山茶原料质量。

7. 加强龙头企业培育,提升蒙顶山茶品牌价值

一是聚焦产业规模发展,加快茶业园区建设。按照“1+4+N”的茶叶加工企业空间布局规划,以茶叶加工企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加快建成黑竹、新店、红星、前进4个茶叶集中加工园,适度布局“一企一园”茶叶产业综合体,吸引和聚集一批茶企进园区、上规模,推动茶叶加工向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全力建设联合舰队。

二是瞄准产业高端,加快培育支柱企业。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出台奖补政策,集中政策、项目等资源打造一批旗舰型龙头企业、培育一批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支持以蒙顶山茶业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和跃华茶业、丰丰茶业等为代表的民企通过产权置换、股权转让、兼并重组等方式,迅速做大规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三是围绕产业链条布局,创新全区产业制作模式。深化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加快推进茶叶科技创新与转化中心建设,研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四是改革经营模式,推动全区茶产业效益最大化。探索由国有平台公司牵头,与市场合作,重组共建集团公司。推进经营市场化、企业化、公司化运营模式,引进(聘请)职业经理人、职业管理团队,做实“蒙顶山茶”品牌,推动经济效益最大化。

8. 抓好“核心带动”,提高三产融合效能

一是集中资源培育茶旅融合产品。以蒙顶山、牛碾坪和月亮湖3个4A景区为核心龙头,深度发掘优势资源和文化背景,包装一批符号鲜明、体验性强的优质茶旅文化IP。

二是依托茶马古道、茶马古城及中国至美绿道,精心开辟1~2条茶旅精品线路,着力包装策划和推介一批茶文化体验项目和网红项目,不断丰富旅游业态。

三是围绕茶旅环线及4A景区科学布局一批规范的传统手工制茶坊,逐步还原蒙顶山茶传统手工制茶工艺;深度挖掘蒙顶山茶文化,启动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申报国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全方位打造国际茶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茶旅康养圣地。

猜你喜欢

茶产业
发挥名茶优势 壮大茶叶产业
湖北省茶产业现状的swot分析
浅谈按板镇茶产业的发展
宣城市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和建议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陕茶产业及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析以恩施旅游业助推茶产业的发展途径
基于SWOT模型对云南茶产业发展的战略分析
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探讨
基于互联网贵州茶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