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洱茶的起源、发展与兴盛

2021-09-10史靖昱

中国茶叶 2021年8期
关键词:普洱茶茶文化

史靖昱

摘要: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发展,各地不断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用文化带动旅游,以旅游弘扬文化。普洱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一直备受关注。文章以历史文献中对普洱茶的记载为线索,从起源、发展、兴盛3部分综合梳理普洱茶的发展历程,以期为普洱茶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参考,助力茶旅融合发展。

关键词:普洱茶;茶文化;茶史

Origin,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Pu'er Tea

SHI Jingyu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Absrtact: With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have

discovered various regions have tapped cultural resourc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from place to place, which

promotes tourism with cultural elements and highlights culture with tourism. Pu'er tea, as one of the world's oldest

and the richest in cultureal heritage tea, has been won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the tea speciality lovers. By taking

record of Pu'er tea in historical literatures as clues, the comprehensive evolution process of Pu'er tea from its origin,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was introduced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Pu'er tea's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tea elements and tourism.

Keywords: Pu'er tea, tea culture, tea history

普洱茶歷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可以喝的活化石”。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发展,普洱市结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推出“茶旅融合”新型文化旅游模式。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要真正实现“茶旅融合”发展,关键在于普洱茶历史文化的挖掘。

“普洱茶”这一名称本身具有多重含义,包括茶种名(普洱茶种)、茶类名(普洱茶)和品种名(云南大叶种)等,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普洱茶已然成为一种文化概念,“普洱”也不是特定的地理区域,而是指泛化的文化区域。历代关于普洱茶的文献记载零散、琐碎,未形成连续性脉络。黄桂枢[1]在《普洱茶文化大观》一书中对普洱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从种植、生产、运输、销售等方面介绍了普洱茶的发展,系统分析普洱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意义,但对普洱茶的发展历程的论述较少。朱飞云[2]的《古道叙茶马》以茶马古道为线索简要叙述了普洱茶的发展历程,但全书中心在于茶马古道,对普洱茶演化和发展的轨迹只是略有提及。邵宛芳等[3]以时间为线索对普洱茶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侧重于商品意义上的普洱茶,综合分析了普洱茶的制造技术、花色、产地环境和种类,但对其发展历程的论述简略。马祯[4]以阿帕杜莱的“物的社会生命史”为视角对普洱茶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侧重于普洱茶在历史语境中的演变和其背后的文化逻辑,分析普洱茶代表的文化“权力”和对社会的塑造作用,但对普洱茶的演变关注较少。师顺[5]对不同朝代文献记载中的普洱茶进行梳理和总结,侧重于有关普洱茶史料的解读。以上几位学者的研究都简要提及普洱茶的发展史,但多为片段式论述,并未形成完整连续性的脉络。本文旨在综合梳理普洱茶的发展历程,以史志文献中对普洱茶的记载为线索,探讨普洱茶的起源、发展与兴盛,为研究普洱茶的历史文化提供参考,挖掘普洱茶的历史文化内涵,助力茶旅融合发展。

一、普洱茶的起源

云南普洱是世界茶树之源,而茶树的演变历经数千万年。第三纪晚期的渐新世,气候由干燥向湿暖转化,被子植物大量兴起并快速繁殖,宽叶木兰向中华木兰演化,而茶树的诞生正是其演化的结果[6]。

在云南境内,木兰化石主要分布于哀牢山山脉以西、横断山脉倾伏地段以及北纬22°—25°,分布范围与后世的野生大茶树群落相吻合。1978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公布发现距今3 540万年前的以宽叶木兰为主体的植物化石群,在地质古生物学上被称为“景谷植物群”,仅见于景谷盆地,是唯一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波及的区域。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景谷植物群内的茶树得以生存发展,并逐渐向四周扩散[6]。在此后的3 000多万年间,茶树不断向四周繁衍,逐渐分布于云南的景谷、临沧、沧源、澜沧、景东、宁洱等地区,并形成古茶树群落,为后来的人类使用茶叶提供了物质基础。

黄桂枢认为,普洱茶最初是濮人种植的茶,濮人是先秦时期生活在长江上游地区的民族,其分布范围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地[1]。武王伐纣之时,濮人与周武王会盟,参加牧野誓师讨伐商纣王,《尚书·牧誓》载:“我友邦冢君,御事……濮人”,《新纂云南通志》中也记载:“周武王伐纣,髳人濮人防于孟津”[7]。在武王克殷后,参加会盟的众多民族向周武王纳贡敬献,其中一种珍贵的物品就是茶叶。《华阳国志》第十二卷和《古今图书集成》中也提到少数民族向周武王纳贡茶叶。目前认同度较高的一种说法是云南的濮人向周武王敬献茶叶,但“濮人”分布的范围尚不确定,假说成立与否还有待考证。

有关云南境内少数民族使用茶叶的最早记载是公元前109年三国时期魏国吴普的《本草·菜部》,其中载:“苦菜一名荼,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文中的“荼”字是古茶字,而文中的“益州”是西汉武帝元丰二年建立“南蛮”古国滇国后设立的益州郡。文中将“荼”归纳于《菜部》,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菜”的注解为“艸之可食者”,说明在西汉时期,云南境内的少数民族已经开始食用茶叶,并且能辨识其味苦的特性。

关于普洱茶栽培的明确记载最早见于檀萃《滇海虞衡志》:“茶山有茶王树,较五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8]。文中“武侯”指的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文中的“茶山”指攸乐,“五山”指的是五大茶山,分别为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图1)。除上述文献记载外,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武侯遗种的传说。总之,从文献记载和相关传说中可看出,普洱茶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的尊崇与喜爱,并且已经融入民族文化之中。

二、普洱茶的发展

普洱茶的发展阶段主要为唐宋元时期。从唐朝开始,文献中出现明确的关于普洱茶的记载,普洱茶渐趋商品化。此时的中央政权注意到普洱茶对西域民族的重要性,实施“以茶治边”策略,为普洱茶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

历史上关于普洱茶产地和使用的明确记载始见于唐吏樊绰所著的《蛮书》,其卷七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9]。银生城即今景东县,管辖的范围包括奉逸城,即今宁洱县。“银生城界诸山”指的是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境内的各大茶山,是如今普洱茶的主要产区[3]。由此可知,唐朝时期普洱茶和西双版纳的各大茶山已经开始生产茶叶。

1991年,云南省澜沧县邦崴村发现1株过渡型大茶树,据专家考证后认定其是野生茶树向栽培型茶树过渡的类型,反映茶树发源早期驯化利用同源[1]。邦崴大茶树的考证说明,早在唐朝时期云南的少数民族已经开始栽培和驯化野生茶树,而邦崴大茶树所在地正是位于唐朝时期银生城范围内,证实了樊绰《蛮书》中的记载。

据《滇海虞衡志》载:“常疑普茶不知显自何时……则西藩之用普茶已自唐时”[8]。从侧面说明唐朝时期云南境内的少数民族已经开始使用茶叶,并以此和吐蕃进行贸易。在唐代,吐蕃以奶制品和肉为主食,由于地理环境恶劣,不宜种植蔬菜,食物中缺乏维生素。文成公主进藏后广泛推行饮茶,由她创制的酥油茶受到广泛的接受,茶变成了吐蕃人民必不可少的饮品,以至于“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后,大唐与吐蕃的关系一度恶化,之后朝廷决定实施“以茶治边”的战略,即封锁茶马古道,禁止普洱茶进入吐蕃。此时,普洱茶已经作为政治筹码参与到国家治理之中。以茶治边的战略奏效,大唐西部逐渐安宁,唐王朝与吐蕃的关系逐渐趋于缓和。在唐玄宗时期朝廷开始以普洱茶换吐蕃的马,普洱茶成为了维系唐藩的重要纽带。

在宋朝,由于五代十国遗留的女真、西夏等政权对北宋产生巨大威胁,北边战事紧张,极其需要马匹,茶马互市应运而生。北宋一度兴马政,用普洱茶在西域地区换取大量马匹,间接地推动了普洱茶的传播与发展。而随着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兴盛,普洱茶作为商品的特质已广为人知,少数民族开始用普洱茶进行贸易[10]。元朝李京的《云南志略·诸夷风俗》中有载:“金齿百夷,交易五日一集,以毡布盐茶相互贸易”,明确提及普洱茶已经成为一种可以交易的商品。元朝时期普洱茶由蒙古人传入俄国,开启了普洱茶的国际化进程。

三、普洱茶的兴盛

在明清时期,普洱茶的制作渐趋标准化,云南南部生产的茶叶大多经普洱传播到外界,从而在万历年间正式得名“普洱茶”。随贸易的兴盛与官方的重视,普洱茶发展达到顶峰,成为皇家贡茶。

明朝时期,史志文献中已经明确出现“普茶”(即普洱茶)这一概念。《万历云南通志》卷十六载“车里之普耳,此处产茶”[11]。云南布政司右参政的进士谢肇淛在其著作《滇略》中首次提到普洱茶:“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瀹作草气,差胜饮水耳”[12]。从谢肇淛的论述中可以得知普洱地区已经开始用“蒸而成团”的方式标准化产茶,并且“士庶所用,皆普茶也”,广为世人所接受。同时期,地区名称由“普耳”正式更名为“普洱”,在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有载:“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与六安同”[13],第一次提出“普洱茶”这一概念,并延续至今。

在明代中期,普洱茶已经沿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大量流进京城,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并一直延续至清朝。清初刘源长在《茶史》中说:“云南普洱茶,真奇品者也,人亦不易得”,就表明普洱茶的珍贵。普洱茶在明清时期的盛行主要源于3个方面。

其一,普洱茶“性温味香”“味极浓厚”,較其他地区的茶叶风味不同。清康熙年间章履成的《元江府志》提到“普洱茶,出普洱山,性温味香,异于他产”[14]。清朝陆廷灿所辑《续茶经》和鄂尔泰等人编纂的《云南通志》中也指出:“普洱茶,出元江府普洱山,性温味香。”而吴大勋的《滇南见闻录》更写出普洱茶的绝妙滋味:“煎熬饮之,味极浓厚,较他茶为独胜”[15]。王韬在《淞隐漫录》中对普洱茶的赞扬达到极致:“生命瀹普洱茶以进。女饮而甘之,曰:‘此味绝胜龙井,胸鬲为之一快’”[16]。

其二,普洱茶“功力尤大”的消食作用和药用价值。清人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写道:“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指出普洱茶醒酒和化痰特性,还可以消食清胃,并且“功力尤大”。此外,他认为普洱茶“能消食理气,去积滞,散风寒,最为有益之物”。除史志文献的记载,民间小说对普洱茶的消食作用作了更生动的描述。《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宝玉对其母说:“今日因吃了面,怕停食”,此时林之孝家的接过话头,笑说:“该焖些普洱茶喝”,从中可看出当时人们对普洱茶消食作用的认识。

其三,普洱茶“味最酽”,而因“味酽生津”为其他茶所不具有。阮福在其编纂的《普洱茶记》中记载:“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5]。普洱茶味酽的特性和程度甚至可以用于处罚不守时的人,刘声木[17]在《苌楚斋三笔》第二部分载“有迟到者……以浓煎普洱茶饮之”。

普洱茶的魅力不仅在于民间,满族入主中原后,由于普洱茶“清胃生津,功力尤大”[4]的特性满足了以奶制品和肉制品为主食的游牧民族满族人的消食需要,普洱茶成为皇家贡茶,甚至受到乾隆皇帝“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未足夸雀舌”的美赞。

按清人倪蜕《滇云历年传》卷十二的记载,清朝命“总督鄂尔泰奏设总茶店于思茅,以通判司其事”[18],专管普洱茶的生产与贸易,并将普洱茶设为贡茶,由“思茅厅每岁承办”,并“倒于藩库银息项下支银一千两转发采办”[19],在贡茶未上贡京师前不许民间进行贸易。而皇室对普洱贡茶也有极为严苛的要求,按道光年间《普洱府志》的记载:贡品“干茶每年备贡者,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又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19]。在采办完毕后,“八色”普洱茶随马帮穿越崇山峻岭间的茶马古道最终运至京师。

作为贡品的普洱茶除了用作皇室百官的享用饮品外,更是成为中华民族的名片走向世界。清朝时期,清政府享有庞大数量的朝贡国。在接受属国的纳贡后,为表示“天朝上国”的地位,清政府会对属国给予丰厚的嘉奖,其中就包括普洱茶。《海国四说》卷二中载有对暹罗国的赏赐“暹罗国嘉庆二十四年,副使至京,进万寿贡……加赏副使玉如意、仙果、献瑞花、普洱茶膏……”,而卷五中载对英吉利国的回礼更为丰厚,普洱茶成为回赠国王的重要礼品,“特赐国王玉如意一,龙缎三,蟒缎二……普洱茶团四十”。随朝贡贸易的发展,普洱茶逐渐流入中亚和欧洲等地区,成为中华民族的名片走向世界。

普洱茶兴盛于明清,后随政权局势的恶化而在清末民初走向衰落。“光绪十三年(1908),进贡北京的普洱茶在昆明附近被劫匪抢劫,云南省地方政府停止了普洱茶的纳贡,普洱贡茶时代随之结束”[20]。而后,在数十年的内忧外患中,普洱茶的贸易一度起起落落,甚至连加工技艺都在20世纪60—70年代逐渐失传。

20世纪70年代后,香港、台湾等地的部分普洱茶爱好者注意到一些散落民间的清朝时期遗留的普洱茶饼,色香味极佳,受其吸引逐渐开始普洱茶溯源,来到云南省六大茶山地区,寻找失传的普洱茶技艺。云南省政府也给予其帮助,并组织一批专业人员进行普洱茶培植和加工技艺改进,最终普洱茶加工技艺得以逐渐恢复,形成如今繁荣的普洱茶市场。

随着普洱茶市场的发展,普洱茶文化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普洱市借此契机,连续承办2次茶马古道节,举行“百年贡茶回归普洱”和“马帮进京”等系列活动,并通过在奥运会上的品牌运作,使普洱茶重振雄风,名扬海内外。

“茶虽一叶,何其壮哉!”从唐宋时期发轫到明清时期的兴盛,从民国时期的衰落到20世纪90年代的繁盛,普洱茶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云南省茶产业的核心品牌名扬天下。在数千年的演化进程中,普洱茶早已融入了云南人民的血液,成为他们最为珍视的文化至宝。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彰显民族性的传统文化遗产保护重视度日益提升,国家提出“文旅融合”发展目标,以期将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普洱人民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实施“以茶名市、以茶兴市、以茶富市”战略,大力推进普洱茶标准化建设,并提出“茶旅融合”发展模式,着手普洱茶历史文化的挖掘,期望更多的学者能参与普洱茶历史文化研究,助力普洱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桂枢. 普洱茶文化大观[M]. 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5.

[2] 朱飞云. 古道叙茶马[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9: 40-45.

[3] 邵宛芳, 沈柏华. 云南普洱茶发展简史及其特性[J]. 农业考古, 1993(4): 50-54.

[4] 马祯. 普洱茶的社会生命史及其意义研究[J]. 红河学院学报, 2015, 13(5): 78-82.

[5] 师顺. 史志文献中散见普洱茶记载概述[J]. 普洱学院学报, 2020, 36(4): 50-56.

[6] 何昌祥. 从木兰化石论茶树起源和原产地[J]. 农业考古, 1997(2): 193-198.

[7]龙云, 卢汉, 周钟岳. 新纂云南通志[M]. 南京: 凤凰出版社, 2009: 226.

[8] 檀萃. 滇海虞衡志[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

[9] 朱自振. 中国古代茶书集成[M]. 上海: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0: 719.

[10] 吴觉农. 中国地方志茶叶历史资料选辑[M]. 北京: 農业出版社, 1990: 218.

[11] 邹应龙. 万历云南通志[M].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3.

[12] 谢肇淛. 滇略[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20.

[13] 方以智. 物理小识: 卷六[M].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8.

[14] 蒋文中. “普洱茶”得名历史考证[J]. 云南社会科学, 2012(5): 142-144.

[15] 方国瑜. 云南史料丛刊: 第十二卷[M]. 昆明: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1.

[16] 王韬, 王思宇. 淞隐漫录[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17] 刘声木. 苌楚斋随笔三笔[M]. 刘笃龄, 校. 北京: 中华书局, 2016.

[18] 陈袓椝, 朱自振. 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1: 595.

[19] 郑绍谦, 李熙龄. 道光普洱府志[M]//龙麟, 师顺. 普洱茶历史文献选辑.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20: 25-26.

[20] 马祯. 百年普洱茶研究回顾——学术视野中的普洱茶意义变迁[J]. 学术探索, 2015(11): 116-162.

猜你喜欢

普洱茶茶文化
虚实融合的对外汉语传统茶文化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好的普洱茶自己会说话
浅谈茶文化如何在高校宣传推广
普洱茶怎么泡
普洱茶最美的现实传说
借用古名
Cup of Tea
疯狂普洱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