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机械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2021-09-10徐亚运
徐亚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于机械专业人才的需求质量和数量都在不断攀升。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和机械岗位工作之间的有效衔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精尖、复合型机械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亟待处理的问题。而现代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当中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加强学校教育和岗位工作衔接性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方面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新时期,积极围绕现代学徒制来推进教学改革工作,已经成为中职机械专业教育的重要发展路径。基于此,本文就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机械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详细探讨,仅供相关同仁参考。
关键词:中职;机械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
对于现代学徒制而言,其指的是依托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由学校教师以及企业师傅共同来对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育模式。结合教育实情来看,该制度的推进不但引入企业力量,弥补了学校教育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而且也实现了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专业设置、教学过程、毕业证书方面和市场行业标准、岗位需求、生产过程以及资格证书之间的有效衔接,是新时期中职学校育人效果的提升的必经之路。
所以,机械专业教学也要积极围绕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切实做好专业教学模式、教学体系的改革工作,从而让本专业学生能够满足机械企业需求,在未来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一、注重校企联合,共商育人方案
从本质上来看,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育人模式。所以,在推进该模式时,中职学校要做好和机械企业的牵线工作,在针对性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校企联合来进一步明确专业育人目标和育人方案。
具体来说,机械专业教师应当积极深入到机械维修、机械加工等企业当中,围绕相关岗位的要求以及标准开展精细化调研,然后与企业师傅共同组建一个教研小组,对专业育人目标以及方案进行研讨商定。在此基础上,双方人员一方面要做好机械专业校本课程的重新编订工作,去除一些与实际岗位工作脱节的内容,增加一些机械行业新技术;另一方面也要围绕理实结合的教育思路,设计一些模块化的教育内容,以此来保证专业育人效果。
二、打造双师团队,实现协同教学
良好的双师团队是推进现代学徒制落实,发挥其育人效能的重要基础。因此,中职学校有必要在校企合作关系之上,将一些机械专业师傅引入到专业教育中来,使他们能够和学校教师形成一种相互促进、有效互补的关系,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齐抓的目标。与此同时,中职学校也要落实好“双师”队伍的搭建工作。
首先,可借助校企合作关系,为机械教师开辟一条实岗教学、实岗培训的道路,不断深化他们的机械岗位认知,填补他们对机械行业新工艺、新技术的认知空白。
其次,要加快構建一个师资交流平台,推动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之间在理实教学环节的沟通,为双方教师执教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有序化发展铺路搭桥。
三、优化专业考评,落实双方参与
众所周知,教学考评是中职机械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科学有效的专业考评不但能够让教师获得准确的教学反馈,提高其后续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且还能够间接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理念,为他们后续学习效果的提升奠基。但是,结合现实情况来看,机械专业考评依然存在着重结果成绩、轻素质培养等问题,这也使得专业育人质量严重受阻。所以,在推进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机械专业教师应当做好和企业师傅之间的联合,通过双方合力来对本专业考评加以优化。
具体来说,双方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开展“任务单”形式的教学,通过相关任务的指导与考核来获取精准反馈。在此基础上,可引入组评以及互评等活动来结合任务单反馈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进一步保证教学实效。
与此同时,双方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校内学习以及企业实训过程开展全过程化的跟踪与点评,围绕学生在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岗位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集中突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向着“职业人”方向转变。
四、搭建专业基地,保证教育环境
为了进一步提高现代学徒制的落实效果,中职机械专业应当联合机械企业,通过对双方资源的合理整合,来推进“校中厂”以及“厂中校”建设事宜。发挥学校在学术氛围、科研环境、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彰显企业在资金能力、专业技术以及实岗训练等方面的优势,为机械专业学生提供更为多样的实训场地,拉近专业教学和机械岗位之间的距离,助力学生岗位实践以及适应能力的提升。
五、结语
总之,围绕现代学徒制来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已经成为中职教育的重要改革趋势。中职学校以及机械专业教师应当正视该模式的价值意蕴,通过针对性的改革方法来加快搭建以现代学徒制为核心的专业育人体系,以此来推动专业教育效果的提升,为学生在未来更好地从事机械岗位工作以及成长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沈敏娇.中职机械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0(05):95+97.
[2]吴鹏宇.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机械专业课程的有效教学[J].今日财富,2020(07):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