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摆渡我们的灵魂
2021-09-10杨成思
杨成思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我们感到无比的荣幸,也感到肩上的压力。如何在当前愈演愈烈的语文应试教学中生存下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有时候真的感觉是那么的无奈、那么的失落。语文啊,语文,你到底是什么?到底要如何教?到底要吸去我多少的肝脑和骨髓?我们是语文教学路途上的流浪者,背上行囊,一路行去,只为寻求语文教学的真谛,渴求当困惑、失落的迷雾散去,朝阳照彻寰宇的一刻。可我们的虔诚,可我们的执着能够行走到那云水之间吗?语文就是字音字形吗?语文就是读读写写吗?语文就是说说记记吗?语文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吗?……灵魂深处一个声音告诉我,语文,铸就学生的精神生命,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引领学生的灵魂前行,让学生的内在生命不断成长……
阅读,精读也好,泛读也罢,都是让我们在与高尚的灵魂对话中不断成长,思想不断丰盈和敞亮:阅读,摆渡我们的灵魂。
在远古文明草创时代,一本书都不可得,我们的先祖是靠着怎样的精神和毅力完成了文明文化的创立?是凭着怎样的智慧和悲悯情怀点燃了人类慧命延续的明灯?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是只要有这盏灯在,人类就不会迷失自己前进的方向,每一个个体的人,就不会在万古长夜中踽踽独行,因为,这永恒之光终会将我们摆渡到智慧幸福的彼岸。
有时候想,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我们不就像一个个虔诚的艄公吗?通过阅读,并指导学生阅读,无论是精读还是泛读,在万古长夜中寻得那一点光明,然后用它点燃众多莘莘学子灵魂中的智慧火把,将他们从蒙昧的此岸摆渡到灵魂澄明的彼岸。
精读,最好要声情并茂,而朗诵教学是最佳的语文教学选择之一。
在北师礼堂聆听了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韩军讲的一节语文课《大堰河——我的保姆》,深为震撼,韩军老师用他那带有磁性的嗓音,满怀深挚感情,朗诵(背诵)课文,感动了在场了每一个师生,不少人泪眼婆娑,沉浸在作者与朗诵者共同营造的优美意境之中,灵魂也在不断升华。
教师的范读具有极强的引领作用。正如韩军所说,一个语文老师靠的是他的基本功,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动情美读能力,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心,把学生深深引入炫美的语文境界之中。
例如,我在讲《大堰河——我的保姆》时,也进行了配乐朗诵设计:
配乐《遥远的思念》,教师示范朗诵。深沉动情的语调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去。深情朗诵,使学生感受深沉的意境。
注意朗读时要讲究节奏,强调按意义单位划分这首诗的句子节奏,并学习有感情的朗读。
学生投入地聆听老师的动情朗诵,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调动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有的学生在听老师的朗诵中,流下感动的热泪。我想,这就为他们积极学习动情朗诵,深入体会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深化阅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敞开心扉,深情朗诵,那是一幅动人的图画,也是灵魂共鸣的乐章。朗诵,让精读入耳,入心,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汉语是抑扬顿挫的音乐性语言,朗诵教学应该是精读中的“神来”之笔。
精读,泛读,都是阅读的方式方法,前者重在一门深入,领略文章的微言大义;后者重在广泛涉猎,拓展文化视野。
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而我们不让学生了解阅读孔仲尼的学说思想,也就只能讓学生的灵魂迷失在万古长夜之中了。可见,阅读,就是引领学生和人类最优秀的思想家、文学家等展开精神的对话,而使自己的思想之树不断成长,开花结果,使自己灵魂的鸽子愈飞愈远,直至飞跃人生之海,抵达智慧幸福的彼岸。
指导学生精读和泛读,关键的第一步,应对阅读有一个整体的思考和规划。
学生的兴趣如何?怎样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的思想生命中缺乏什么?应该补充什么?怎样补充?
学生的情感触发点是什么?应该怎样触发?
学生的世界观最近发展区是什么?应该怎样拓展?
学生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学生应该了解思考的是什么?
……
上述所列问题,没有解决,只是空泛地谈论精读与泛读的技巧方法,只能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旦吸引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不断发现并激发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生长点,学生自会寻找相关书籍进行精读或泛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某些时候,我会感到特别欣慰和幸福,因为我会不经意地发现学生课桌上多了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的成果——一本论语、两册宋词、庄子选读、古文观止、周国平散文、四大名著、哲理散文、名人传记、甚至佛禅著作等等。只有学生心向往之,才有可能以精诚之心潜心阅读之,收获之。
精读,入神处,口诵心惟,笔墨挥洒,酣畅淋漓。
泛读,至美处,枕上厕上,手舞足蹈,神魂颠倒。
要指导学生的精读和泛读,老师首先要深入阅读之中寻求真正的文化之光明,用我们一辈子的阅读和发现,去为学生指明一条阅读之路,摆渡莘莘学子的灵魂,也摆渡我们自己的灵魂。我想,只有触及灵魂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才是最美的阅读,才是最有意义的阅读,毕竟这个时代真的太需要灵魂的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