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预防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后尿潴留的应用效果
2021-09-10朱建英黄锡纯陈锦秀代炳梅刘莉棉李惠敏
朱建英 黄锡纯 陈锦秀 代炳梅 刘莉棉 李惠敏
椎管内分娩镇痛是以硬膜外麻醉为主要途径的分娩镇痛技术,对母婴的影响较小,效果比较明确,能有效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减轻产妇的不良情绪和疲惫感,该项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的舒适感,促进自然分娩,使无指征的剖宫产率降低,能够对产妇的分娩结局进行改善[1-2]。但是在椎管内分娩镇痛中,麻醉药物对产妇的盆底和阴部的神经肌肉组织产生抑制作用,从而致使产妇的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功能出现异常表现,引发产后尿潴留并发症,对产妇的正常分娩和产后恢复产生不良影响[3]。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全面、系统的护理方式[4],因此,本次研究以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为对象,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92例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1—1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5.57±3.70)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20±1.00)周;研究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5.35±3.25)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20±0.83)周。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纳入标准:初产妇;足月分娩;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产妇存在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存在意识障碍;存在精神疾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对产妇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当产妇需要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前为其讲解方案,告知产妇相关注意事项,实施产前检查、产程和病情观察、产后常规护理等。
1.2.2 研究组 该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产前护理干预:充分分析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产妇实施镇痛前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能给产妇带来的应激反应;实施镇痛后产妇的膀胱功能、肠道功能等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及出现产后尿潴留等并发症的风险。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为产妇实施产前健康教育,向产妇及家属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缓解产妇紧张、焦虑的情绪;进行饮食指导,嘱其多饮水,补充能量以促进产程进展;讲解产前、产时和产后排空膀胱的重要性以及尿潴留对分娩及产后的影响。教导产妇进行早期腹部和盆底肌肉锻炼,提高肌肉的活动能力和控制能力。向产妇讲解床上排便的重要性,指导其进行床上排尿训练,为分娩和产后顺利排尿做好准备工作。(2)产时护理干预: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前为产妇详细讲解分娩镇痛的目的和方法,监测生命体征,开放静脉通道,协助摆好麻醉体位,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畅通,指导产妇保持每天液体入量2 000 mL。密切观察母儿情况,分娩镇痛实施后行持续心电监护和电子胎心监护直至产程结束,且定时监测体温情况,若出现胎心异常及其他母儿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产科医师和麻醉医师给予相应的处理[5]。鼓励产妇多活动,促进产程进展;分娩镇痛后产妇可先卧床休息,以侧卧位为主,必要时腰背部垫高;下床活动前进行下肢肌力测试,测试通过后在家属或医护人员搀扶下下床行走,避免剧烈活动,谨防跌倒。产妇在接受分娩镇痛1个小时后,可采取黄豆袋对产妇膀胱区进行热敷,并指导和督促其每2小时排空膀胱一次。在第二产程时,医护人员指导产妇进行正确使用腹压的时机和方法,以防产妇出现产程延长,以免膀胱壁受压时间过长。注意观察产妇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给予心理疏导,同时鼓励家属陪产并给予产妇安慰和支持,帮助产妇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3)产后护理干预:向产妇讲解产后早期排尿的重要性及产后尿潴留的影响。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子宫收缩、阴道流血、疼痛及膀胱充盈情况,协助进行母乳喂养,如有特殊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指导产妇进食清淡、热量和蛋白质丰富的饮食及多饮水,进行深呼吸,督促产妇产后4 h内尽早排尿,提供隐蔽舒适的排尿环境,协助采取舒适的排尿姿势。对于排尿困难或不畅者,可早期采用诱导排尿措施,通过听流水声、温水冲洗外阴及尿道外口周围、热敷下腹部、按摩膀胱区、膀胱区低频脉冲电治疗等方法给予产妇物理刺激,促进早期排尿。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缓解紧张及焦虑情绪,减轻心理因素对排尿的影响。如上述诱导排尿措施使用后仍无法排尿者,可采用药物治疗、穴位针灸治疗。仍无效者进行留置导尿引流尿液。关注产妇疼痛情况,根据疼痛程度及时采取适当的物理措施或药物进行缓解。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及产后康复锻炼,有利于体力恢复、排尿及排便,促进产后恢复。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干预效果:(1)记录两组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住院时间、产后1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展开组间对比。(2)记录两组的产时导尿、产后留置尿管、产后尿潴留的发生例数,对比各项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分析,对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x-±s)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比较;计数资料使用率(%)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分析比较。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住院时间和产后1 d VAS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住院时间相比,研究组均偏短,组间差异明显(P<0.05);与对照组产后1 d VAS评分相比,研究组偏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s)
?
2.2 两组产时导尿发生率、产后留置尿管发生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的产时导尿发生率、产后留置尿管发生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相比,研究组均偏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 2。
表2 两组导尿情况及产后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椎管内分娩镇痛是现阶段在临床上常见的分娩镇痛技术之一,近些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椎管内分娩镇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近些年的临床研究表明,低浓度的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产程的进展情况并不影响[6-8]。大量临床研究[9]也发现椎管内分娩镇痛不会增加产妇的剖宫产率。该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产妇的疼痛感进行减轻,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和分娩体验感[10-11]。但是也有研究发现[12],在椎管内分娩镇痛中受麻醉药物的影响,也会使产妇的脊髓和脑桥之间传导的信号出现中断,抑制正常的排尿反射,从而减弱产妇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内括约肌的敏感性及收缩力,容易导致产后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应重视对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产后尿潴留的预防。
本研究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中,加强对各个环节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早期干预,贯穿于产妇的产前、产时、产后,结合产妇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从生理、心理及情感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给予产妇提供支持和指导。通过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减轻产妇的精神压力,从而减轻疼痛,避免产妇因紧张和疼痛而影响排尿,提高产妇对分娩和排尿的认知和依从性,同时减轻因排尿问题导致产妇产后的疼痛不适感。通过对产妇进行排尿训练、腹部和盆底肌肉等锻炼,产程中给予足够的液体入量、热敷膀胱区、督促定时排尿、指导正确使用腹压等措施,能够促进膀胱的血液循环,使膀胱黏膜充血和水肿症状得到减轻,促使膀胱逼尿肌收缩,使排尿反射形成,从而促进尿液的排出[13]。充盈的膀胱会影响子宫收缩,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14],通过产后早期督促排尿,营造有利于产妇排尿的环境等,排尿不畅或困难者实施早期诱导排尿等措施,提升产妇排尿肌的活力,促进产后尽早排尿,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15],促进产妇的产后恢复。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的产后1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产时导尿发生率和产后留置尿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帮助产妇稳定情绪,有效减轻产妇的疼痛感,促进产妇尽早排尿,降低产时导尿和产后留置尿管的发生率,降低产后尿潴留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给予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干预效果,促进产后排尿进程,降低产后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产妇的舒适感,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为母婴安康提供有力保障,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