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2021-09-09宋士荣
宋士荣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101)
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主要发病群体为老年群体,该疾病主要因人体脑部出现血液供障碍,导致脑血管发生缺氧缺血问题,从而引发该疾病。脑梗死具有较长的病程时间,很难完全治愈,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症状,会严重打击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进一步提升老年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疾病康复速度,护理人员应通过良好的护理措施配合临床护理工作[1]。本次研究主要对老年脑梗死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具体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6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包括16例男性、15例女性,病程时间在1周~3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4.28±0.37)周,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1.58±3.67)岁。对照组31例,包括17例男性、14例女性,病程时间在2周~4个月,平均病程(5.38±1.02)周,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72.78±3.43)岁,组间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病史患者。②患有心肾功能缺陷患者。③存在意识障碍患者。诊断标准:①完全符合老年脑梗死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与家属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无严重功能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包括生命体征检测,饮食指导,康复功能训练等。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观察组患者。首先,给予入院护理。护理人员应以良好的态度迎接患者及其家属,为其建立良好的护理印象,主动将患者送到病房,并向患者介绍自己,耐心倾听患者症状与心理状态,从而拉近护患关系,并将护理人员的基本资料、呼叫铃使用方法、病房作息时间以及相应管理措施等事项内发放给患者与其家属,使患者能够尽快熟悉病房环境,鼓励患者愿意主动交流,向护理人员讲述存在的疑惑与问题。其次,给予患者护理。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需求,对病房内的物品进行合理摆放,提醒清洁人员按时对病房内杂物进行有效清理,为患者创建一个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还可以通过播放舒适的音乐,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醒探视人员保持安静,防止打扰到患者日常休息,保障患者心理舒适度。第三,进行早晚护理。早上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各管道固定情况进行检查,询问患者晚间失眠情况,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必要情况下,给予患者帮助。在患者睡觉之前,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理清理顺所用管道,按时将电视关闭,保持病房维持安静,督促患者注意休息。第四,给予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以良好的态度给予患者安慰、帮助与关心,舒缓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辅助患者治疗疾病的自信心。因老年患者已经有了固定的脾气性格,应尽可能地满足患者要求,为患者耐心讲解疾病知识与治疗案例,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第五,给予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叮嘱,给予饮食指导,为患者讲解饮食内容,禁止患者食用辛辣食物,并对患者用餐后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第六,给予责任护理。护理组应针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具体特征,定期给予护理培训,主要在责任心、技能、技巧等方面进行培训,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养,使其坚持工作制度,与其他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工作,确保切实落实护理人员各项护理工作,在护理中应防止频繁更换护理人员,增加患者安全感。第七,给予出院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辅助患者办理各项出院手续,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饮食方案、功能锻炼措施以及用药事宜等,提醒患者对自身变化情况加强关注,告知患者若出院后出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复诊。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身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情绪功能,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②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Fugl-Meyer 量表评估患者上肢运动功能,66分为最高分,分数越高,康复效果越好。③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依从性,将护理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以及不依从,评判标准为总概率与不依从概率之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测评,生活质量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用()表示,检验值为t值,用百分比表示患者护理依从性,对比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身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情绪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对比 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对比(分,)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对比(分,)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护理依从性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77.41%的护理依从性,对比数据有差异性(P<0.05)。
3 讨论
老年性脑梗死在我国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该疾病会严重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与此同时,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着较长的住院时间,很大一部分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并且很容易使患者在住院过程中感受到孤独,因此,在给予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时,一部分患者会表现出较低的治疗依从性,不配合护理工作,以致于无法提升护理效果[3]。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常规护理工作无法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并且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住院时间较长,会使患者在卧床过程中出现抑郁心理,很容易影响患者恢复情况[4]。对于现有情况,护理人员开始研究新型护理方法,从而研制出优质护理服务。该服务理念的中心为患者,通过增强基础护理过程,将护理责任制全面落实,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准与护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护理水平[5]。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需要护理人员从自身思想理念与护理过程中将患者为中心,进行护理活动,并充分了解患者护理需求,将其结合到护理工作中,有效提高护理服务的工作质量[6]。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低耗高效、放心满意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在实施该护理服务时,应注重观察患者病情反应,保障患者舒适度,与此同时,要辅助患者维持心理平衡,与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沟通工作,获取患者家属的协调与支持,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7]。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主要是从入院护理、病房环境护理、晨晚间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责任护理、出院护理等方面实施护理内容,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感受到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良好的居住环境能够稳定患者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还应与患者加强交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8]。通过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实践[9]。
本次试验主要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与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上肢运动功能、护理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可见,优质护理服务在年脑梗死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不仅能够加快改善患者不良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更能增强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治疗有效率[10]。
综上所述,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服务,能够缓解患者不良症状,同时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加快患者疾病恢复速度,提升治疗依从性,有临床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