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缺血性中风早期中医药康复疗法的临床观察

2021-09-09毕阿迪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中风缺血性中医药

毕阿迪

(辽宁省丹东市中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急性缺血性中风是临床上十分严重的疾病,发病以后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影响,很多患者因治疗不及时而导致残疾和死亡,因此临床要重视对该疾病的治疗[1]。当患者发病后,不仅会对其身体产生严重的制约和影响,也会因为躯体病症和不便,导致患者心理面临着严重打击。这种情况就会导致患者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使患者生活质量大大降低。一般急性缺血性中风病情严重,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又容易合并多种合并症,所以使得治疗工作变得更加困难,预后条件更差[2]。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程度在加深,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都在发生变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发生率逐年提高,并朝着年轻化的趋势发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也要重视进行护理,传统的护理在干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缺陷,指机械性的对患者进行病情的干预,无法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最近几年将中医药康复疗法应用在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护理中,并发现在对患者进行干预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本文基于此进行研究,并将主要情况作出如下的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中,患者男女分别为23例和21例,患者的年龄为52~87岁,平均(6 5.4 5±8.1 2)岁,发病到入院时间1~3 h,均(2.03±0.31)h。对照组中,患者男女分别为24例和20例,年龄为54~88岁,平均(66.47±8.31)岁,发病到入院时间1~4 h,均(2.42±0.32)h。经统计学软件检验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在性别、年龄和发病到入院时间方面均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急性缺血性中风均符合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发病时年龄均超过50岁。③患者发病到入院时间均不足6 h[3]。④所有患者均具备缺血性中风的相关体征和表现,具备进行各项检查的指征。⑤临床资料完整,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患者及家属都具有较高的配合度。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多脏器损伤者。②既往存在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③对中医药康复疗法不耐受者。④脑梗死面积较大[4]。⑤合并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全身感染病症者。⑥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者。⑦同期参与其他研究或者存在可能对本文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的体征和病症。

1.3 方法 本文所有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的疗法进行干预,主要对患者进行抗凝和扩张脑血管的干预,为患者进行营养神经等相关对症治疗[5]。如果患者存在有四肢神经功能运动损伤等情况,通过专业的康复医师为患者实施康复指导。积极对患者进行肢体按摩和足部按摩,有效纠正患者因长时间卧床而导致的关节错位或关节僵硬。卧床休息期间要注意保持患者的良知功能位,定期检测患者的肌力状况。如果肌力不足一级,那么需要对患者患肢进行被动训练;如患者肌力超过二级,对患者进行肢体的力量对抗训练。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的训练,主要是患者掌握进食、梳头、洗脸、刷牙、抬腿等各项动作。对患者的锻炼时间每日应达到20 min以上,并且为患者每日进行2次锻炼。

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早期中医药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接受常规的治疗和一般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之上对患者进行中医药康复治疗,具体的干预方案主要如下:①中药药浴:通过温热水对患者四肢关节和手足进行热敷,确保各种成分能够通过皮肤迅速的得以吸收,以便达到对患者肢体活动能力的改善,促进患者肢体的恢复和脑循环的恢复。方药需要包括当归28 g,鸡血藤35 g,丹参18 g,白芍20 g。主要在患者每晚睡前进行一次治疗,连续为患者进行4周的中药药浴[6]。②针灸治疗:为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的时候主要通过体针疗法进行。对患者上肢主要选择穴位为曲池穴、肩髃穴、合谷穴、外关穴等,而下肢的穴位主要选择阳陵泉穴、环跳穴、解溪穴、足三里穴和昆仑穴等。在针灸以前对针进行常规的消毒,对患者进行直刺,得气以后留针半个小时,每隔10 min为患者进行一次捻转,主要在患者发病以后生命体征稳定的48 h之内为患者进行针灸。③推拿疗法:患者进行推拿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对摩擦、摆动、扣击、震动、关节运动等,松解患者偏瘫一侧的肢体肌肉,并实施关节的主动干预,促进关节的灵活性。同时对患者进行针灸干预,中医康复治疗配合针灸穴位治疗同时干预,有效的将气流疏通到四肢末端。

1.4 观察指标 ①对所有患者经过不同干预后的治疗有效率进行统计。经过干预以后患者缺血的部位血管再通,患者意识恢复清醒,则说明有效,否则无效。②对两组患者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各类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③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促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为领导42分,分数越高,则患者的神经功能越差;以ADL评估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0~100分,生活质量虽评分升高而升高;统计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以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评估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超过50分则说明患者有焦虑情绪,分数越高焦虑越严重。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行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90.91%(40/44)]的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77.27%(34/44)]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09%(4/44)]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29.55%(13/44)]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IMT、斑块面积、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之后的临床效果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之后的临床效果比较()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中风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脑梗死,这种病症是临床上一种多发病症,我国人口基数相对较大,而且最近这几年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变,使得饮食结构也发生变化,再加之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重,这种病症的发生率逐年的提高,并开始朝着年轻化的趋势发展。患者发病之后,至少存在半数以上的患者会表现出神经功能受损,而且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这会对患者的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7]。

本文主要分析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通过早期中医药康复疗法进行干预所取得的效果,对患者进行中医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可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坚持辩证治疗的原则,能够为患者综合的通过中医药、针灸和按摩等方法进行应用,各个疗法之间能够取得优势互补的效果,在治疗的过程中,能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辨证的施治,可以发挥理想的治疗价值[8]。特别是对脑梗死后期,患者应尽早的进行康复治疗,因为脑细胞是不可再生的一个组织,患者出现急性缺血性中风之后会导致患者相对应的部位的神经因为缺血和缺氧等而导致损伤,随着缺血缺氧时间的持续,逐渐会导致相对应部位的神经坏死,进而导致一些不可逆的损伤出现。大脑属于神经的中枢系统,因为神经的损伤和死亡就会导致相对应躯体出现一定的功能障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此时及时的对患者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指导,或进行相对应的溶栓能有效的纠正患者的缺血和缺氧状态。同时也是有效减轻相关脑细胞和神经损伤及死亡的方法,避免患者后期因严重的神经损伤而导致的症状表现,降低了多种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干扰[9]。对患者进行中医药康复疗法干预可发挥明显治疗优势,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多种方法的应用,能有效疏通患者的经络,达到祛瘀消肿和增强身心的作用。脑梗死后期对患者尽早的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使患者的神经肌肉萎缩得到改善,尽量为患者进行活动四肢,逐渐的改善患者关节变形等症状,减少下降肾静脉血栓的出现,中医治疗方案能够积极的吸收现代医药学的理论,不仅关注患者的激励改变,也能够促进患者正常运动模式的恢复。而对本文结果的分析也能够得出,观察组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总体上比对照组表现更好,证明了本文的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早期中医药康复疗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干预能提升临床疗效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的康复创造良好条件,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中风缺血性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