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风建设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以A大学为例

2021-09-08许乃元焦奥奥李腾蛟万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学风问卷德育

许乃元,焦奥奥,李腾蛟,万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 211100)

1 问题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张导致高校毕业人数激增,毕业生规模和数量均位列世界第一。 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呼唤着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 这意味着高校应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然而高校的教学水平与学风建设有着密切关联, 高校的学风建设便显得尤为重要。

学风建设是确保高校正常开展“教书育人”等各项工作的核心。重视高校学风建设,更反映出了学风建设在培育高等院校高端人才中的重要性。 因此该文基于德育理论、教育管理理论、教育评价理论,综合考虑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社会因素,通过设置调查问卷并对数据进行信度检验、效度检验、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最后给出了相应建议。

2 理论基础

2.1 习近平总书记德育理论

习近平的德育理论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顾海良(2018)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立德树人,这应该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中心,应该作为整体德育建设的重点来把握[1];彭援援、蒲清平、孟小军(2019)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德育的目标主要是高校实现德育教化,国家实现德育立国,将德育融入新时代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之中[2]。 陶陶、付欣(2019) 深入研究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德育思想在“立德”与“树人”理念下的精神实质与深刻内涵,将习近平总书记德育理论的目标归纳为“四立三树”。张凯、张澍军(2018) 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重视立德树人的重要地位说明了道教文化中的“教化”出于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关键地位,通过“教化”才能让德育这一关键融入高校学子心中,进而融入社会价值观之中[3]。彭援援、蒲清平、孟小军(2019) 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德育思想遵守人本性、知行合一、渗透性的原则。

2.2 教育评价理论

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和发展、 教育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环节,即是在挖掘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4]。根据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可分为以下4 个时期:测量、描述、判断和建构[5]。目前,教育评价理论正处在建构时代,陈玉栋认为教育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对象协商, 共同进行的心理建构过程[6]。 它以人为中心,以人的需要为价值取向,体现了人文关怀的色彩[7]。 该研究以教育评价理论为基础,以大学生为评价主体,对高校学风进行评价。 通过AHP、模糊评价等数学模型对定性数据进行量化评分, 最终构建一个高校学风评价体系。

3 研究方法

该研究围绕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社会5 个维度,设计了一份“高校学风调查问卷”。 问卷一共30道题,指标类问题采用5 个回应等级的李克特量表,每个问题的选项由一组陈述构成,分别为“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基本符合”“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从而测试出被调查者的认同态度。

4 研究结果

4.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问卷以A 大学为调查对象,以该高校里所有在校学生为样本范围。为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问卷采用匿名的方式,通过问卷星在网络随机发放。发放的1 035 份问卷共有效回收了980 份,有效回收率达94.69%。下面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从年级分布来看,大一学生占比28.37%;大二学生占比38.06%, 人数最多; 大三学生占比12.45%,大四学生占比5.10%,人数最少;硕博层次为16.02%。 样本整体向低年级倾斜,因为学习习惯应在学生入学伊始就抓起, 所以更多考察低年级学生的学风情况更能反映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

从性别分布来看, 男生一共439 名, 占比44.80%;女生一共541 名,占比55.20%。从专业分布来看,理科学生453 名,占比46.22%;文科学生391名,占比39.90%;不分文理专业的学生136 名,占比13.88%。

4.2 效度检验

效度是指测量结果能够准确反映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它可以反映研究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主要分为准则效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8]。 效度数值越高,说明此问卷的调查结果与实际情况越吻合。该研究运用的是因子分析法, 先进行了KMO 检验和Bartlett 球体检验, 判断问卷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找出影响学风建设的众多因素中具有代表性的因子。

进行检验时,首先分析KMO 值,KMO 值与变量间相关性呈正相关。 若此值高于0.8,说明变量间相关性极强,非常适宜进行因子分析;若此值介于0.7~0.8,说明比较适宜进行因子分析;若此值介于0.6~0.7,说明可以进行因子分析;若此值小于0.6,则说明不适宜进行因子分析。 除此之外, 如果Bartlett's球体检验的结果显示P<0.05,说明变量间具有相关性,因子分析结果是有效的;反之,则说明这些变量可能独立提供一些信息,不适宜做因子分析。

信度的KMO 检验和Bartlett 球体检验结果,见表1。

从表1 中可以看出:KMO 值为0.946>0.6,满足因子分析的前提要求; 数据通过Bartlett 球体检验(P<0.05),说明因子分析有效。因此,量表指标之间相关度较高,适宜做因子分析。

表1 KMO 和Bartlett 检验

4.3 相关性分析

在统计分析的过程中, 相关系数常用来描述不同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 下面将分析高校整体学风与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社会5 个维度的相关性[9]。 运用SPSS 进行Pearson 相关性分析,若P <0.05,则拒绝原假设,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10];反之,则接受原假设,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11]。 设高校整体学风为X,学校因素、教师因素、 学生因素、 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分别设为Y1 、Y2、Y3、Y4、Y5。 进行Pearson 相关性分析后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Pearson 相关性分析

从表2 中可以看出, 高校的整体学风与学校的相关系数为0.700, 与教师的相关系数为0.764,与学生的相关系数为0.407, 与家庭的相关系数为0.673, 与社会的相关系数为0.657,P 值均小于0.01,说明相关性显著。

以上结果表明,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这些因素都影响着高校的学风建设。 其中教师维度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学生维度的影响程度最小。

5 结论与讨论

该次调研通过对学风评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1)通过调查问卷,研究了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受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5 个维度的因素影响,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教师、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决定了教学水平的下限,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教师的人格魅力决定了教学水平的上限, 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具有个人魅力的教师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听课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而学校合理的课程设计、浓厚的科研氛围、完善的基础设施, 也为高校的学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家庭氛围、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地位,社会的就业环境和技术水平,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因素,都会影响到高校的学风建设。

(2)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道德及实践创新能力这几个方面的评价, 发现高校学风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对影响因素评分的分析,这些问题均是受学校、教师和学生多因素综合影响的,因此本次调研将从这3 个维度出发, 对高校学风建设提出建议。

从学校方面,学校首先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时,应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以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学生对校训的理解,提醒学生学习风格建设的重要性。大学和学院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 大学的校训代表了学校的治学精神,校规则是对学生道德思想的引领,这些都为高校的学风建设打上底色。此外,还应优化和改进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教师方面,不仅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要完善对教师的考核体系,将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纳入评价项目,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考核体系作为改进的目标,有助于规范教师行为,也有利于激发教师教学热情, 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带动高校的学风建设。 此外, 还应加大优秀教师事迹的宣传力度,号召青年教师学习,发挥榜样的引导作用。

从学生方面,学生应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以激发学习动力,实现自我管理。 明确的学习目标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也是学生形成学习风格的前提。学生的自我管理不同于学校、教师和辅导员的管理, 它是一种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发行为,相比于前者具有更大、更持久的内在执行动力。该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仍需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

猜你喜欢

学风问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心理辅导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探讨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学风就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