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文化理念的实践路径研究
——以《广播电视概论》课程为例
2021-09-08吴越
吴越
(山西工商学院,山西太原 030008)
高校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的各行各业, 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而在高校教育中,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也要积极渗透在日常教学中,使学生切身感受、体会到中国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从而形成学术、文化与趣味相结合的德育氛围。 “思政进课堂”是当下高校教育的重点之一, 教育部在2020年5月28日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1]基于此,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不仅是思政元素的简单堆砌,而是要从专业知识点中提取出思政元素并最终融于专业知识的实践中。
1 课程观中的“思政文化”
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未来主要从事媒体工作,在专业技术知识获得的同时, 更要加强对其意识形态的把控。一方面,专业课教师要意识到在学科教育中思政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掌握课程与思政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传递与价值引导之间的关系,重视隐性思政的力量; 教师应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专业教学不仅是知识的讲授,还要对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起到引领的作用,既要育才也要育德,从而落实从专业成才到精神成人的教学思政建设任务。另一方面, 教师自身也要主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充分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要求,树立育人意识;同时,教师还要继续加强相关专业技能的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立足课程,培养自身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和运用能力[2]。 综上而言,专业课程教学的课程思政首先要改变原有的“课程观”,课程思政并不只是思政理论的照搬移植, 而是要在专业教学中找到合适的融入点,“润物细无声”地起到价值导向的作用。
2 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文化”
2.1 教学内容
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实施 “思政进课堂”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实现理想信念层面的文化精神引领则是重中之重。 在课程内容教学中,对于思政元素的使用也要遵循适度、适当的原则,也就是要从专业知识中挖掘思政点,并将其合理安排在教学设计中, 而不能偏离专业教学本身,避免思政内容的填鸭式灌输。
思政元素的融入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 结合课程目标及专业特色对课程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匹配。以《广播电视概论》课程为例,思政元素的挖掘方向主要集中在世界话语、 中国表达的媒体自信及媒介素养等方面。比如,将中华文化元素与现代电视节目形态有机结合,展示并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落实文化自信,以激发受众的移情作用。我们可以尝试拒绝西方媒体设计的“中国议题”,尝试自行设置议程,开始自信探索“中国表达”,希望能够展现出更加强大的话语自信和道路自信,相信“中国表达”更能吸引全球观众[3]。 另外,传媒从业者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发出者, 要把控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观引导。 参照切入点:文化产业与文化自信;文化传播中的意识形态安全; 广播电视节目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媒介素养的提高等。 以《广播电视概论》“传播技术的进步轨迹”为例,主要罗列出以下几方面的思政元素,见表1。
表1 “传播技术的进步轨迹”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2.2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可以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理解。 在《广播电视概论》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比较多地使用了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法。
案例教学法:在案例教学中,会根据授课内容提出案例,学生在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 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学生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相类似的案例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案。当然,教师会根据学生提出的案例给予引导,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如在“广播电视媒介的传播伦理”这一章节中,传播伦理内涵之一“对受众尤其是特殊受众的保护” 会选择动画片及网络信息内容对孩子们造成的影响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对社会进步的责任”这一传播伦理内涵,运用到的案例是公益广告以及为博取眼球吸引受众的虚假新闻进行对比分析。
讨论法: 讨论之前教师会根据授课内容提出讨论题和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搜集、查询相关资料;在讨论过程中,会与学生随时互动,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向,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最后会对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如在“广播电视媒介的传播伦理”的讲授中会提出“当下传播时代中如何看待舆论传播现象?”这一问题,学生可以查询相关知识内容,并且完成小组讨论, 针对每个小组的论点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如学生提出的“碎片化信息”“断章取义现象”等);最后教师会对这一问题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舆论信息, 加强辨别和筛选网络信息的能力,培养并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4]。
3 从思政文化角度解读《广播电视概论》的课堂教学实践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三全育人”体系的重要抓手;《广播电视概论》课程作为传媒学院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更要从基础上不断增强组织力、创造力,调动学生们的内生动力。对于该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深度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时代的、社会的正能量内容引入课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广播电视概论》中“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规律”为例。
3.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规律,熟悉并掌握技术、体制、文化、个人在广播电视媒介发展变化中所起到的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广播电视媒介发展的基础是技术的发展,而广播电视传播技术是中性的,支配这一切的是操纵技术的人以及决定人的行为的制度、意识形态等因素;所以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是人类“进步意识”的产物。 “进步意识”是人类思想价值观念的宝贵财富,正是在“进步意识”的激励下,人们才对未来充满希望, 才有毅力和精神去克服现实中的困难。
3.2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并掌握技术、体制、文化、个人在广播电视媒介发展中的作用。(这一部分主要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及相对应的案例分析来完成。 )
(2)难点:正确理解“人”在广播电视媒介发展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如意识形态层面。 (难点部分除了案例的分析外,还要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且能够有自己的看法。 )
3.3 解决的问题
(1)了解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规律,熟悉并掌握技术、体制、文化、个人在广播电视媒介发展变化中起到的作用。
(2)理解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
3.4 教学策略
该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策略是“与生活相联系的情境化教学”。把社会发展与学生成长实际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 在生动活泼的展示中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 举例来说, 在讲述“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规律——社会文化的变迁”这一内容时,不过多地介绍理论,而是选择20 世纪70年代、20 世纪80年代、20 世纪90年代的时间节点,以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为切入点,通过照片及故事的回忆和讲解来反映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同时,将切入点引到学生身上,让学生“穿越”到时代情境中去——首先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变化, 然后再归纳原因,从而使学生的关注点从家扩展到国。通过“口述史”式的发展对比和理论思考,使学生们体会到社会的发展变化及其对文化的影响[5]。
3.5 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贯彻“课堂思政”要仔细梳理本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将其列入教学计划的重要条目和课堂讲授的重要内容, 将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中在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中寻找与德育知识体系的“触点”,顺其自然而不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润物无声地开展思政教育。
在以广播电视节目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时,选择结合电视文化类节目进行分析,在阐释“社会文化的变迁是广播电视媒介发展的外部资源”这一规律时,通过追溯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文人电视”,到20 世纪90年代、21 世纪初的《百家讲坛》,再到当下《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的出现,提出问题——电视文化类节目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概念溯源——电视文化类节目的界定; 现实论证——节目的创新和改变是基于当下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变化, 是对国家政府所强调的“文化自信”的实践性成果,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更广泛的方式之一[6]。这种递进引导的方式使学生真正思考问题,从而缕清电视文化节目的发展,补充欠缺的认识。
(2)案例教学法。 该章节内容理论性较强,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更多的使用案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在讲到“作为媒介英雄的个人是广播电视媒介变革的重要因素”这一规律时,选择了陈虻、柴静和白岩松三人作为案例, 以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媒介英雄”这一概念,通过案例的讲述,渗透德育目标内容,即技术背后“人”的力量(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
3.6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提问:你最早使用的声音存储设备是什么?
(图片展示:钢丝收音机、半导体、磁带、随身听、mp3 等。 )
学生大部分出生在20 世纪90年代末到21 世纪初,所以对过去的声音存储设备不了解,在导入新课部分, 以图片展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同时引出该章节的第一个传播规律,即“技术的发展是媒介发展的基础”。
(2)教学内容:该章节教学内容的讲授过程大致为:提出问题—概念溯源—现实论证。
①技术的发展是媒介发展的基础。
【讨论】人在技术发展及使用中的作用? ——技术发展的背后是人的欲望、 情感和需求——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
【案例】学生根据亲身体验举出技术进步的案例。
【思政元素】人的“进步意识”。
②体制类型决定媒介运作的基本理念。
广播电视体制类型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媒介的资金来源、 媒介领导人的任命规则——国家经营型、公共机构型、商业型——国营和商业并行不悖的中国当代广播电视体制,见图1。
图1 四种广播电视体制类型
【案例】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后,媒介体制的变化,见图2。
图2 商业型广播电视体制中的资金来源
【思政元素】(1)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环境是决定广播电视体制类型的重要因素。(2)作为传媒人,要考虑伦理道德的规范和社会效益的兼顾。
③社会文化变迁是媒介发展的外部资源。
【讨论】 社会文化的变迁对媒介的发展有何影响? ——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特征造就了中国电视不同时期体现出的特色和精神气质——理想主义下的“文人电视”、市场经济大潮下的“商业电视”、电视文化节目的“重新回归”。
【案例】从“衣食住行”看20 世纪70年代、20 世纪80年代、20 世纪90年代的社会文化变迁以及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发展变化(《百家讲坛》到《中国诗词大会》等)。 【思政元素】如何看待电视文化节目的热播现象? (文化传承、文化认同等)。
④作为“媒介英雄”的个人时媒介变革时期的重要因素。
【讨论】如何理解“媒介英雄”? ——并不是以一种英雄史观去理解, 而是某些人因能力和机遇等原因在某个时代独有的主题和需求下被推上历史舞台——陈虻、白岩松等。
【思政元素】(1)一种生命体验,以此引导观众进行“人文精神”的追问。 (2)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等)。
⑤课堂小结。
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变化决定了广播电视媒介体制的选择, 特定时代的媒介英雄又推动了媒介发展的步伐;总而言之,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规律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下形成的。 在这一变化发展中,要看到“人”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4 结语
中华文化具有五千年的历史, 要通过文化教育强化高校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高校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要努力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深入挖掘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之间的联系,注重推动学生内在的文化学习热情。
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旨是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在这一长期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摸索、创新和深化,才能持续推动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 实现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