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拟家人在场疗法联合香薰触摸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

2021-09-06张转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15期
关键词:香薰家人家属

张转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特需病房,河南 473000

老年痴呆是以进行性记忆障碍、智能障碍及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脑部器质性疾病综合征。其中激越行为是其最常见、最具挑战性的行为问题,也是照顾者最棘手的照护难题。由于药物治疗效果受限且伴有不良反应,非药物干预已成为控制老年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一线处理手段[1]。模拟家人在场疗法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广的一种情感支持干预方法,其通过采集患者家属或亲人相处场景的音、视频资料,借助技术媒介再现家庭成员在场的情景,从而强烈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体验,以改善精神心理障碍及异常行为状况。大量研究证实,对住院、居家及养老院等机构的老年痴呆患者使用模拟家人在场疗法干预,可较好地满足其情感需求,明显纠正不良情绪,缓解激越行为[2]。香薰疗法兼具艺术与治疗双重功能,是一种回归自然的非药物干预手段,已被广泛用于高血压、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及老年痴呆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研究表明,植物芳香疗法不但可杀菌抗菌,促进修复,舒缓身心,且对改善个体大脑的记忆及认知功能有积极意义[3]。触摸干预是通过按摩、按压穴位等手法接触患者肌肤,促进其身体能量与外界环境进行有效转换、传输,继而从生理、精神和情感等方面全方位改善个体的健康水平,缓解其相关激越行为[4]。本研究旨在探讨模拟家人在场疗法联合香薰触摸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 年3 月至2020 年3 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94 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1)患者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CCMD-2-R)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且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并确诊;年龄≥60 岁,能够正常与他人语言交流;对亲属有良好的辨识度;住院治疗不低于12 周;能自主活动或在家属、护士的帮助下活动;家庭结构完整,患者或家属签署同意书。(2)患者排除标准:肢体残疾;语言障碍;离异、丧偶或独居;合并严重心、肺、肾功能异常或伴有恶性肿瘤者;老年痴呆终末期;对本研究中所用精油成分过敏者。(3)家属纳入标准:为患者配偶、子女或兄弟姐妹;是患者的主要照顾者,持续照顾时间超过1 个月;意识清晰,有较好的沟通能力,能积极配合研究。(4)家属排除标准:精神不稳定;长期与患者分离。按照入院的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65.43±3.41)岁,病程范围为8~39 个月、病程(24.62±3.59)个月,文化教育水平:文盲9 例、初中及以下20 例、高中/中专11 例、大专及以上7 例,职业:退(离)休8 例、农民23 例、其他16 例,疾病类型:阿尔茨海默症29 例、血管性痴呆16 例、混合性痴呆2 例,合并疾病:慢性心衰19 例、糖尿病4 例、高血压12 例,用药情况:使用抗痴呆药35例、抗焦虑药7例、抗抑郁药8例、其他药物3例。观察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65.70±4.15)岁,病程范围为11~40 个月、病程(25.30±3.41)个月,文化教育水平:文盲7 例、初中及以下23 例、高中/中专12 例、大专及以上5例;职业:退(离)休10例、农民25例、其他12例;疾病类型:阿尔茨海默症31 例、血管性痴呆13 例、混合性痴呆3 例;合并疾病情况:慢性心衰15 例、糖尿病7 例、高血压8 例,用药情况:使用抗痴呆药39 例、抗焦虑药8 例、抗抑郁药5例、其他药物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强化患者进食、沐浴、穿脱衣服等生活护理,督促患者准时遵医服药,指导患者建立合理睡眠习惯并进行科学化运动,适时舒缓患者情绪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模拟家人在场疗法联合香薰触摸干预。成立专项干预小组,由特需病区护士长为组长,4 名具有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老年痴呆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为组员,共同负责模拟家人在场疗法联合香薰触摸干预方案的量表评估、设计、实施及评价工作。干预小组成员经统一培训、考核合格后,开始实施具体方案。

1.2.2.1 模拟家人在场疗法干预方法(1)干预前准备。入院后24 h 与家属座谈,告知模拟家人在场疗法实施的目的、方法及配合事项,获得家属的理解配合,同时全面评估患者的依恋对象及具体依恋行为与程度、文化水平、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及过往个人成就或经历,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对患者影响力较强的2~3 名家属参与视频录制。指导家属准备一份记忆清单,内容包括:①患者最喜爱的话题(记得妈妈的名字吗?你的家在哪儿?你觉得自己今天气色怎样?);②家庭成员陪伴;③个人成就性回忆(儿时记忆、校园时光、工作成就);④家庭特殊纪念性事件(结婚纪念日、拜寿、过年、团聚、子女高升等);⑤个人爱好;⑥日常生活习惯;⑦家庭趣事;⑧“不恰当处理物品(捡垃圾、藏东西等)”行为的劝导与抚慰;⑨“反复说话或重复说同样话”的劝导与抚慰;⑩“穿/脱衣服不恰当”行为的劝导与抚慰;⑪“咒骂/言语侮辱”行为的劝导与抚慰;⑫“抓别人/扔东西”行为的劝导与抚慰;⑬“重复动作性行为”的劝导与抚慰;⑭“拒绝吃药/治疗/吃饭/睡觉”行为的劝导与抚慰;⑮“徘徊/游荡行为”的劝导与抚慰。小组成员就记忆清单上的①~⑦话题,与患者展开沟通,观察其对各个话题的兴奋程度及反应,如微笑或话语增多、互动增加、愿意倾听等,选择其最感兴趣的2~3 个话题作为第一个视频的拍摄主题。同时深入分析患者既往激越行为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根据其临床表现、出现频率及个人性格特点,从记忆清单上⑧~⑮话题综合选择3 个主题作为第二个视频的拍摄主题。制作干预视频:依据视频制作方案,指导家属根据前期已经确定的主题分别完成2 个模拟在场视频的摄制,小组成员负责内容审核及剪辑处理。每个视频约10~15 min,包括3 部分内容:家庭祝福(1~3 min)-主题劝导与抚慰(7~10 min)-亲人鼓励与坚持(2 min)。(2)干预过程。为患者提供安静、私密的环境,保证其单独观看视频。选择患者情绪稳定时,小组成员先以温暖的话语向患者表达幸福与尊重,建立护患信任,告知患者彼此为好朋友,希望能与其一起分享生活感受,继而引导患者开始观看视频。视频观看过程中,适时以提问的方式启发、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即使叙述内容偏离事实,也保持尊重、鼓励的态度,引导其深刻体会往事中的正能量或闪光时刻,提高自信,体验家人的爱与关心。若患者出现烦躁、拒绝等异常情绪,立即停止播放,询问原因,针对性指导与抚慰。患者对某部分视频内容兴趣较高、要求反复观看时,应及时满足。视频观看结束后,再次评估患者情绪、认知及激越行为状况,以安慰、委婉、劝导的话语督促患者及时纠正现存的行为问题,鼓励患者热爱生活,对自我价值充满信心,以更积极乐观地态度去接受治疗。每天9:00、16:00,采用科室统一型号的IPAD为患者播放模拟在场视频,对言语性攻击性行为/重复性行为问题明显者,适当增加播放频次。共干预4周。

1.2.2.2 香薰触摸疗法实施方案(1)干预时间:患者观看视频时、观看视频结束后1 h 内。(2)精油配方:分别取薰衣草、佛手柑、天竺葵单方精油0.1 ml、0.2 ml、0.3 ml 配制为复方精油。(3)实施过程:患者观看视频时,将插电式熏香灯置于床旁,预热5 min 后取10 ml 冷蒸馏水将复方精油稀释,加入香薰灯托盘中进行电加热香薰。视频观看结束后,嘱患者休息10 min,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待其情绪稳定时,护理人员双手掌蘸取适量复方精油实施触摸干预。①手背按摩:食指指腹轻抚手腕至指尖,从手背中间向两侧划半圆形,以“O 型”划圆方式抚触整个手背;手掌按摩:将患者掌心翻转向上,食指指腹轻抚手腕至指尖,同时轻轻挤压上提大小鱼际肌,采用“O 型”划圆方式抚触整个手掌;手指按摩:自手指根部抚摸至指尖,轻柔向上提拉指尖1~2 次,以划圈方式按摩指腹,最后轻压甲床3 次;每只手按摩3~5 min/次。②全身按摩:先掌推法缓慢有力地抚触腰背部6~8 次,自后背中线处沿颈椎向上揉捻颈肩部肌肉组织5 min,再用掌揉法按摩腰背部8 min,并以点穴法按摩肩井、心俞穴、命门、肝俞等穴,每穴按压1~2 次。整个香薰触摸干预时间控制在30~40 min,操作过程中注意随时根据年龄、体质量、患者自我感觉、肌肉劳损程度及面部表情调整手法强度,全程给予鼓励与关爱,消除患者焦虑、恐惧情绪。

1.3 观察指标(1)采用Zung 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Zung 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SAS 评分≥50 分为有焦虑症状,SDS 评分≥53 分为有抑郁症状,两个量表均包括20 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1~4 分,总粗分为各条目得分之和,总粗分乘以1.25 取整数部分即为标准分,满分均为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重[5]。(2)采用中文版科恩-曼斯菲尔德激越情绪行为量表(Cohen-Mansfield Agitation Inventory,CMAI)评价患者的激越行为[6]。该量表包括3个因子,即躯体性攻击行为(13 个条目)、躯体性非攻击行为(14 个条目)、语言激越行为(9 个条目),每个条目根据症状出现的频率给予7 级评分法,总分为各条目之和,总分36~252 分,总分越低,提示激越行为症状越轻。由护理人员或主要照顾者依据患者近2 周的行为进行评分。(3)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The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交往能力。FIM 量表包括6 个维度,其中4 个维度(自我照顾、括约肌控制、移动、行走)评估患者完成进食、洗漱等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其余的2 个维度(交流、社会认知)评估患者语言理解及与他人社交的能力,共计18 个条目,每个条目根据从完全依赖他人到完全独立分为7 级而分别记分1~7 分,“完全依赖”为1 分,“完全独立”为7 分,总分为18~126 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独立生活能力越强,社交能力越好[7]。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均在患者入院时、干预后8个月指定1名护士进行发放,统一采用护理人员他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 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痴呆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老年痴呆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模拟家人在场疗法联合香薰触摸干预;SAS 为Zung 氏焦虑自评量表,SDS 为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

2.2 两组患者CMAI 量表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CMAI 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躯体攻击与非攻击行为、语言激越行为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老年痴呆患者干预前后CMAI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老年痴呆患者干预前后CMAI评分比较(分,)

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模拟家人在场疗法联合香薰触摸干预;CMAI为中文版科恩-曼斯菲尔德激越情绪行为量表

2.3 两组患者FIM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FIM 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维度得分及FIM 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老年痴呆患者干预前后FIM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老年痴呆患者干预前后FIM评分比较(分,)

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模拟家人在场疗法联合香薰触摸干预;FIM为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

3 讨 论

模拟家人在场疗法联合香薰触摸有利于老年痴呆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减轻激越行为,促进积极行为。激越行为是指无法用需求或意识紊乱解释的某种不恰当语言或身体攻击性行为,在痴呆患者中普遍存在,是老年痴呆患者最常表现的症候群。研究表明,我国住院与居家康复的老年痴呆患者激越行为出现比例分别为79.2%和93.1%[8]。激越行为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与社会交往能力,而且显著增加照顾者的身心压力及照顾成本,是导致患者再入院或过早入住养老机构的关键性原因。目前药物治疗对激越行为的效果不明显,因此,非药物干预成为管理激越行为的主要途径。与家属相处时间长短是住院老年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由于家属的探视时间有限,且要为生活所奔波和工作,无法时时刻刻陪伴患者,家庭性活动开展受限。模拟家人在场疗法通过刻录患者依赖的家属声音或场景播放给其听,使患者时刻感受到家人的温暖,适时满足情感渴求,弥补家人无法陪伴的遗憾,从而获取强大安全感与保护,促进精神放松舒适,有效预防和减少躁动、激越和徘徊等挑战行为[9]。模拟家人在场疗法实施过程中使用的视频或音频多由其最依恋的家属提供,内容具有积极向上、表达尊重及家庭关爱等特征。其中开头的家庭祝福内容符合患者个性化特征,可促使患者镇静,唤起其对家庭的温情回忆,促进积极情绪,激发耐心观看音视频的兴趣。中间的主题为劝导与抚慰内容,根据患者家庭角色特征及激越行为的现状,分为个人生活经历与异常行为劝慰两部分,个人生活经历音视频可使患者感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转变,帮助其逐步忆起既往家庭生活内容,增强其对自我特征的控制,提高记忆力,维持正常认知水平;家人口述针对患者现存异常行为的劝慰与教育内容,可较好地吸引患者的注意力,使其更容易接受和依从相关宣教指导,减少抗拒,更愿意发挥能动性去尝试改变自己的挑战性生活行为,继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所导致的脆弱性和无力感。在末尾结束时,附上亲人的鼓励与坚持内容,可进一步坚定患者纠正自我不良行为的信心,提升生活幸福感与成就感。周广明[10]通过对100 例老年痴呆患者给予熏衣草精油配合穴位按摩,证实其可以有效稳定患者的情绪,减少其激越行为的发生。本研究中,在引导患者观看模拟在场视频的同时实施混合性挥发油香熏及皮肤触摸,可借助香薰的嗅觉刺激和触摸的触觉刺激协同发挥,增强患者的记忆功能,改善激越行为。本研究所用的混合精油成分主要为薰衣草,薰衣草花富含芳樟醇、乙酸芳樟脂等,具有镇静促眠效果,吸入其香气分子能有效刺激大脑边缘皮质,激活躯体运动神经、自主神经功能,继而改善情绪,减轻精神压力。此外,在视频观看结束后,进一步实施香薰触摸手部及全身皮肤,可刺激患者皮肤上的感受器,促进精油成分的充分吸收,并活跃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刺激内啡肽等激素的分泌,促使患者身心愉悦与放松,缓解对内外压力因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相关激越行为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 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CMAI中躯体攻击与非攻击行为、语言激越行为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表明模拟家人在场疗法联合香薰触摸干预对减轻老年痴呆患者激越行为、改善精神状态具有积极意义,这与赵银华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

模拟家人在场疗法联合香薰触摸干预能够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改善生活品质。李美美[12]研究显示,采用模拟家人在场疗法后,阿尔茨海默病症患者积极性社交行为显著增加。老年痴呆患者随着病情发展,认知功能明显衰退,言语沟通能力下降,社会功能受损,逐渐孤僻、冷漠,甚至丧失与他人交往的兴趣。模拟家人在场疗法符合痴呆需求代偿行为理论,可再现家人在场的情景,使患者在观看家属视频的过程中,通过家属叙述的故事情节,对自己的生活经历、个人喜好、家庭往事进行记忆重现和提取,重忆生活美好时光,有效修复亲情,满足自我依恋需求,从而获取积极的情绪体验,增进参与社会交流的动机,避免社会退缩。同时护理人员引导患者结合视频内容,随时表达内心感受,也促使了患者长时记忆中储存的词汇概念持续被激活,增强认知功能,有效锻炼语言交流能力,激发对社交与人际关系的探索欲,促使其更愿意与周围的病友、医护人员不断沟通和互动,从而显著增强患者的活动能力及与周边环境互动能力,社交功能有效提升[13]。在模拟家人在场疗法实施过程中同步实施香薰触摸干预,可进一步促进患者生理和情感的舒适,降低其对抗精神病药物的依赖程度,缓解躯体所承受的痛苦,增加精力,明显提高对外界刺激的灵敏度,继而显著改善各种身心与精神症状,避免出现不良情绪与激越行为,社会隔离获得改善,生活品质质性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各维度得分及FIM 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表明模拟家人在场疗法联合香薰触摸干预有利于降低老年痴呆患者的激越行为,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改善预后,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4]。

总之,模拟家人在场疗法联合香薰触摸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情绪状况与社会交往能力,降低患者激越行为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是减少照护负担、提升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香薰家人家属
带来仪式感,也暗藏安全隐患的香薰蜡烛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香薰有助睡眠吗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家人不支持直销怎么力?
我的家人
淘宝排行榜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