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广州大学城大学新生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2021-09-06吴秀毅杨燕君谢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15期
关键词:生理新生领域

吴秀毅 杨燕君 谢丹

1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11442;2广州市番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学城分中心 511400;3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州 5103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作为21 世纪以来,国际、国内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1],其大流行已对大众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2]。2020年5月,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积极推进复工复产的总体防控策略。2020 年3 月发布的《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3]指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极易导致人体产生强烈心理应激反应。本研究通过调查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新入学大学生生存质量状况,为制定大学新生生存质量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2020 年10 月在广州大学城12 所大学高校中随机抽取2 所,包括艺术类高校和综合性高校各1 所,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整群抽取所有全日制本科2020 级新生为调查对象;选取2019 年10 月对相同学校的1 392 名全日制本科2019 级新生生存质量调查结果作为对照。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采用问卷星手机二维码扫码方式答题。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

1.2 调查内容

1.2.1 一般情况 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就读学校、家庭居住地、出生地、和一同居住的家人关系、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是否来自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

1.2.2 生存质量调查表 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4],该量表包括26个条目,涉及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4个领域。各条目采取1~5级评分,领域得分通过计算其所属条目的平均分再乘以4 得到,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定性资料用构成比(%)表示,定量资料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人口学特征 回收有效问卷1 356 份,有效率100.00%。其中男性占49.48%(671/1 356),女性占50.52%(685/1 356);年龄最小17 岁,最大25 岁,年龄(18.21±0.85)岁;民族以汉族为主,占95.80%(1 299/1 356)。

2.2 大学新生2020 级与2019 级的生存质量比较 结果显示,2020 级大学新生生存质量总分低于2019 级大学新生;其中2020 级大学新生在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得分低于2019 级大学新生;2020 级大学新生生存质量在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均高于2019 级大学新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所高校2020级与2019级大学新生的生存质量比较(分,)

2.3 不同特征2020 级大学新生生存质量比较 结果显示,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得分在不同家庭居住地、同居住的家人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生源地、情绪控制能力、生活状态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家庭居住地为乡镇或城乡结合部、和一同居住的家人关系一般或较差、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生源地为中国澳门、控制情绪非常困难、生活状态紧张担心者得分相对较低。不同性别生理领域得分不同,其中女性低于男性(P<0.05)。不同民族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汉族得分较低。见表2。

表2 2所高校不同特征1 356名2020级新生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情况比较(分,)

表2 2所高校不同特征1 356名2020级新生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情况比较(分,)

续表

2.4 2020 级大学新生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按单因素分析中ɑ=0.10的特征为自变量,以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为因变量纳入方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Backward 法)。结果显示,与一同生活家人的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生源地和目前的生活状态对总生存质量及所有生存质量领域均有影响;除环境领域外,学校类型和家庭居住地对总生存质量及其他所有领域均有影响;所居住的小区是否发现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对生理和环境领域有影响;月生活费对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总生存质量有影响;居住方式对生理领域有影响;控制情绪的能力对总生存质量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1 356名2020级大学新生生存质量各领域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广州大学城2020 级大学新生生存质量总分、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得分均低于2019 级大学新生,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明显降低了该地区大学新生的总体生存质量和生理、心理质量水平,与吴娟娟等[5]报道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的学生生活质量越低的结果相似。大学新生生理、心理水平同时下降,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大学新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均产生不良影响。女性生理领域得分低于男性,与周海丽和何铮[6]以粤西地区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结果一致,女性心理状态更易受重大疫情的影响[7],这可能与不同性别人群生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有关。但在心理和社会关系领域未发现男女性间有明显差异,这与国内学者在疫情发生初期对停课期间医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心理状况较男性更易受到突发疫情的影响[8],在疫情发生前对广州大学城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在社会关系领域得分高于男性[9]的结果均不相同。这表明大学新生生存质量受到包括医疗卫生、社会生活、学习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根据外界环境变化对不同特征学生群体制定具针对性的相关干预措施。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一同生活家人的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生源地和目前的生活状态对总生存质量及所有生存质量领域均有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会人际交往明显减少,社会支持体系受限,大众出现疫情相关应激反应[10],特别是刚在严格疫情防控措施下参加完高考不久的大学新生,家庭支持在社会支持体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家庭环境是影响个体基本心理需要的重要微观环境,家庭关系越和谐,越有利于个体的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11]。国内外研究显示,社会支持在诸多方面影响着应对方式的选择[12],社会支持与压力呈负相关[13],获得社会支持较多的大学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方式越积极[14],其生活状态亦更轻松愉悦。本研究大学新生家庭经济状况越好,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越高,与高婷婷等[15]的调查结果相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造成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出行方式与饮食习惯等诸多方面发生变化,且影响到我国宏观经济,而农民工、计件工资员工均是受疫情冲击最大的人群[16]。这提示在校园健康促进工作中应重点关注来自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家庭的大学新生,给予他们更多的经济上的支持、生活上的照顾和心理上的安慰,以改善其生存质量,为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提供有力的帮助。生源地为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大学新生生存质量总分和各领域得分均较其他学生低。有研究显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导致学术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国际学生流动性明显降低,特别是中国香港学生对留学更加不感兴趣[17]。2019 年中国香港经济出现10 年来首次负增长,2020 年受到中美贸易摩擦、修例风波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三险叠加”,生活环境的不稳定导致中国香港籍大学新生面临极大的生活、学习压力。同时,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采用与中国内地不同的疫情防控策略,其采取严格的围堵措施,没有完全封锁城市。考虑可能由于来自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大学新生对中国内地疫情防控政策不熟悉,导致他们对疫情大流行形势下自身学业的不确定性较其他新生更为担忧,从而引起生存质量的下降。

本研究还显示,除环境领域外,学校类型和家庭居住地对总生存质量及其他所有领域均有影响。艺术类大学新生较综合性大学新生生存质量相对较高,这可能与艺术类学生普遍活泼开朗、热情张扬有关[18]。本研究来自乡镇/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大学新生生存质量低于出生于城市的学生。国内研究显示,学生生存质量受到家庭环境的直接影响[19],到城市读大学的农村学生身心健康易受到学习生活环境改变的影响[20]。这提示学校应给予来自城市以外的新生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在他们跨入大学校园之初,可通过班级辅导员、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多种交流形式增加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尽快熟悉校园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环境,提高其对校园生活的主观感受。

综上所述,广州大学城2020 级大学新生生存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生存质量总体情况较2019 级新生差,不同特征大学生在总生存质量及生存质量各领域存在差异。由于该类新生从高考复习冲刺阶段到正式高考和入学时期均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导致其身心健康水平降低,应对2020 级大学新生予以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在学生健康促进工作中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重点关注生存质量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进一步提高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大学新生总体生存质量水平。

猜你喜欢

生理新生领域
重获新生 庇佑
打破生理“平衡”
领域·对峙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新生娃萌萌哒
“DIY式”小创新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应用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新生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