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衔接 助力成长

2021-09-05陈庆华

考试周刊 2021年64期
关键词:专业化成长教学衔接策略方法

陈庆华

摘 要:因高一新生难以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进行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十分必要。初中教师应通过寻找衔接的突破口,对症下药,对学生适时适度地进行高中知识渗透,培养学生必备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学衔接;策略方法;专业化成长

中学化学课程体系是一个整体,不同学段和模块间存在着联系。现行高中化学教材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了合理的延伸与拓展,化学知识趋于系统化、理论化。部分化学知识要求学生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学会迁移知识解决问题,因此,高一新生一般无法在短时间内融入高中化学的学习。初中化学教师要积极主动地研究初高中教学衔接方法,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思维方式入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明确必要性,主动衔接

笔者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曾经遇到一些不严谨、甚至出现科学性错误或者是超出初中生认知水平的中考试题。

例如,半导体硅(Si)晶片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工业上通过二氧化硅与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硅,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略)。

评析:该试题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模型图是错误的。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不能用简单的分子模型图表示其结构。命题教师可能因长期在初中教学而忽视了该知识點,进而导致试题缺乏严谨性,出现科学性错误。

再如,科学家开发一种利用铝镓合金(镓:Ga)制取氢气的新工艺,如下图所示:

评析:第(2)题要求学生写铝在常温条件下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所给的解题信息量不足,超出了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命题教师可能是长期在高中任教,不太了解初中学生的学情。

从2017年开始,福建省中考采取统一命题,实行“两考合一”的考核方式,命题教师主要由一线初高中教师担任。如何命制一份既适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又能满足高中选拔人才需要的试卷,无疑是对命题教师巨大的考验。为助力学生顺利应对中考,并轻松进入高中学习,初中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研究很有必要。

二、 寻找突破口,对症下药

为实现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笔者对比分析了现行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找到二者的衔接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要明白初高中学生在化学学习方法和能力上的要求差异,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三维目标得以顺利达成。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灵魂,也是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重难点。以初高中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内容对比研究为基础,从实验能力要求、教学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力求为高中学生实验打好基础,促进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稳步提高。

现以《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除杂实验》专题复习课为例,谈谈在初中阶段如何为高中实验打好基础,让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实验综合能力有进一步提高。

【复习一】鉴定即检验:物质的检验是根据物质的特性,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来确定样品物质中含有什么物质或含有什么离子,即用实验的方法确定是不是,或有没有的一种题型。

【实验习题2】小军同学和父母周末去野炊,他们用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砌灶台烧烤食物,石灰石在烧烤过程中是否产生新物质?如果有,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产生何种新物质?

解析:产生新物质氧化钙。实验方案:将烧烤后的石灰石取样加水溶解,用玻璃棒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两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有新物质产生。因为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

【复习二】鉴别即区别:根据物质或离子的特性,辨别它们各是什么物质或含有什么离子。这是用实验的方法,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区别的一种题型。

解题思路与方法

鉴别方法:

(1)物理方法:依据特殊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吸、放热等)进行现象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①依据颜色鉴别:例如,鉴别硝酸钾晶体和高锰酸钾晶体。

②依据气味(味道)鉴别:例如,鉴别氧气和氨气。

③依据溶解性鉴别:例如,鉴别碳酸钙和碳酸钠。

④依据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鉴别:例如,鉴别氢氧化钠固体与硝酸铵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

⑤依据磁性鉴别:例如,鉴别铁片和铜片可以用磁铁来吸引。

(2)化学方法:选用的试剂通过化学变化,观察反应能产生明显差异现象(颜色变化、产生气泡、生成沉淀、吸放热、燃烧或熄灭等),根据现象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实验习题】厨房里有两瓶外观一样的白色固体,一瓶是葡萄糖粉末,一瓶是小苏打粉末。如何鉴别它们?

解析:物理方法是尝味道,化学方法是加入醋。

【复习三】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混合物的分离是将混合物中的各成分分开,并将各物质恢复到原来状态。混合物的提纯(除杂)是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得到混合物中的主要成分(需要的纯净物)。

(一)解题思路与方法

1. 物理方法

(1)过滤:将可溶性的物质与难溶性的物质分离。

(2)蒸发或降温结晶法: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或较大的可溶性固体物质。

(3)磁铁吸引法。

(4)物质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法;石油的分馏。

2. 化学方法:依据混合物中所含杂质的化学性质,加入除杂试剂与之反应而除去,所加的除杂试剂要遵循除杂的三大原则:不增、不减、易分。

(1)不增: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其他物质。

(2)不减:加入的试剂不能与混合物中的主要成分(保留的纯净物)反应,需要的纯净物可增多但不可减少。

猜你喜欢

专业化成长教学衔接策略方法
促进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探索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从思维发展的视角看初一数学教学衔接问题
关于制约幼师专业化成长的因素及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