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措施探究
2021-09-05王磊
王磊
摘 要: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主要学科,能否学好数学对学生的未来影响重大。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阶段的数学内容要复杂很多,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更高。提问能力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提问能力直接影响他们的创造力与数学思维。文章从激发学生问题意识、选择合理的提问途径、掌握合理的提问方法和培养学生质疑习惯四个方面,具体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提问能力;数学思维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阶段,但是就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课堂中大多处于被动状态,他们很少积极主动进行思考,更不要说提出问题了。许多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就是解題,只要能够解决教材或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即可。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主动探究的意识,不能主动去发现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能够提出问题,提升提问能力。
一、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营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为树立问题意识提供条件
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是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提出问题的重要前提,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问题。
首先,教师应在教学和日常活动中创建出一个具有向心力的班级,例如,通过集体活动、课外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吸引,达到多交流、多合作的目标,学生彼此学会宽容、尊重和理解,保证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和睦相处。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竞赛或是个人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采用轻松活泼的教学形式与语言,不断强调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激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勇于说“不”。
当然,教师在创设平等的环境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只有教师自身拥有较高的道德修养、理论水平和专业发展能力,才能够为学生更好地做出指导。其次,要正确理解民主的概念。和谐的课堂氛围并不是无边无际的言论自由,提倡学生提问也必须要关注问题的质量,杜绝无的放矢的无效讨论。
(二)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
为了提升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例如,在函数的教学中,笔者曾经让学生进行了一道函数例题训练:
函数y=(k-1)x2+2x+1的图像与x轴有交点,求k的取值范围。
学生甲回答:根据题目可知,函数图像与x轴有交点,当y=0时,一元二次函数有实数根,所以4-4(k-1)≥0,解得k≤2。
学生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k≠1,否则原函数方程就不是二次函数,所以k的取值范围应该是k≤2且k≠1。
学生丙认为,在k=1的情况下,方程有解,所以k=1也应该包含在取值范围内。
在三名学生提出这一问题之后,笔者便顺势让学生进行讨论:题目中有没有说明该函数就是二次函数?如果该函数不是二次函数,那么我们是否还能够使用判别式呢?
在激烈的讨论之后,学生得到了一致的意见,他们认为为了保证数学的严谨,在解题过程中应该采用分类讨论的方式:
当k≠1时,原函数为二次函数,根据题目可得4-4(k-1)≥0,解得k≤2且k≠1,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
当k=1时,原函数为一次函数,令y=0求得x=-12,此时函数图像与x轴有一个交点。
综上所述,k的取值范围为k≤2。
让学生在质疑、思考与探索中不断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本质,才能够获得创新意识与数学思维。教师应善于抓住这样的机会,为学生提供积极思维和独立思考的环境,引导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三)创设合理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问题的产生通常是在某种情境下,离开了情境,数学也就失去了意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合理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产生“问题”意识。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意识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要深入了解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特点,从而构建出高效的问题情景。
例如,在概率部分的教学中,笔者要求两名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示了这样一个情景:甲同学是街头做生意的商人,乙同学是路过的游客。甲对乙说“我这里有三枚硬币,如果同时抛出,三个硬币的正反面一致,那么你可以获得十元的奖励,如果不是,则需要支付我五元的费用。想不想试试你的运气如何?”周围的群众纷纷起哄,乙经受不住诱惑,一连投掷了五次,结果只赢了一次,吓得他不敢再玩了。同学们,这个游戏公平吗?
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他们开始主动进行思考与探究,提出自己的问题,很快便得出这游戏并不公平的结论。
二、 选择恰当的提问途径
(一)从教材中提出问题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同样也要从教材入手,教师要通过概念、定理、公式等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来提出问题。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本中内容。教师可以从定义、概念和其中的隐含条件来提出问题。现阶段这些问题大多是由教师所提出的,我们在教学中应尽可能改变这样的局面,让学生能够自己提出类似的问题。
其次,要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引导,让他们提出生成性的问题。
例如,函数部分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分析出概念中的关键词:运动变化、两个变量、唯一。然后,让学生从这些关键词出发,提出生成性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函数概念中要特别说明运动变化?如果y对x是唯一的,那么x对y是否也要求唯一?函数一定存在表达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