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学素养的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分析

2021-09-05虎永泊

考试周刊 2021年64期
关键词:数学素养应用题初中数学

虎永泊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并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知识运用习惯。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活动,真正地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也体现了初中数学教学实用性、科学性等诸多特征。文章重点探讨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并且结合现阶段数学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数学素养;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在传统的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承担了主要的教学任务,学生只需要服从教师的安排进行知识学习和迁移运用就可以了,此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充分发挥,教师只是从自己理解的角度来设计应用题的形式和内容,教师应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本着实事求是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来优化教学策略,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文章重点采取游戏化教学活动模块化教学活动,以及课下实践延伸活动、案例讲解活动等多种教学模式,从而提出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一、 数学素养的定义和内涵

数学素养具有概念化、抽象化、模块化、系统化等诸多特征。在进行定义和内涵挖掘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对数学素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认识世界以及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数学素养会有积极的作用,在讨论数学应用题时,具备数学素养的人会观察问题、抓住逻辑关系。例如,解决和函数相关的应用题时,注重考量宏观和微观、局部和整体,从而做出全局性的思考。在认识问题时,会将已有的数学概念和知识进行分析和比对,并且联系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对于非线性关系、周期性、随机性、函数有更加深刻的认知。

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学习数学知识、感悟数学而建立起来的,在认识世界、理解社会、处理事物关系时所形成的品质,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总称。在初中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都会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分析解题过程,对具体的结论进行高度概括,使之表达更加准确,使结论更加科学。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运算能力、直观想象、数据分析。

二、 基于数学素养的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一)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完善应用题教学形式和内容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初中生的语言理解和概括能力以及阅读能力都需培养。数学教学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具有歧义较少、论述科学等诸多特征,同时内涵也十分丰富,具备一定的抽象性。在一些应用习题中,会涉及符号语言和图表语言,以及文字语言的转换,这给学生的解题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扰,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转化水平。

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其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略读识记能力,应用题和普通的说明文有互通之处,文字信息相对较少,但信息量较大,需要学生快速浏览,了解题目内容,并且提取有用信息,发现具体的函数问题、几何问题,同时发现具体的条件,如,解题方向、基本概念。学生要手脑结合,进行有用信息的集中整理,可以画出示意图或者列出思维导图,详细地表示读题的过程,避免有效信息的遗漏。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细读能力和辨识能力。数学应用习题有一些迷惑性的语言表达,或者出题人会提供一些无用的数字,这会对学生形成干扰。这就需要初中生们细读文本,抓住关键词,并且整理出重要语句和重要信息,在略读和浏览的过程中,理解整体含义,在逐字逐句的细读中发现数量关系、位置关系、逻辑关系,对于具体的字眼如“增加了”“相反”“增加到”“不全是”进行重点思考,抓住细节和关键点才更有可能提高读题能力和辨识能力。另外注重培养学生的精读与转换能力也很重要。在开展应用题读题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要精读文本,将图片、表格进行科学转换,将一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内容,而这种形象的内容则意味着要将符号、图表转变为文字,甚至要把应用题的文字表达还原为符号或者图表,进行科学有效的转换。

(二)注重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意识

数学模型的建立需要学生经过大量的实际训练,学生在浏览文本时,会获取更多有用信息,学生要利用教师讲解解题技巧和数学知识,建立更加科学和完善的数学模型。学生对于数学应用题中的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整理,对于记忆中的大量原始信息进行整理和分辨,是一项艰巨而又繁杂的工作,但却是学生提高数学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学生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更好地建立标准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应当具备科学性、普适性等基本特征,学生在运用该模型时,也应积极地配合教师,将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科学的迁移运用。

例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相关的经典应用题时,有距离变化问题:甲乙两地相距280公里,各有一个码头,一艘船在其中航行,顺流时将耗时14个小时,逆流则耗时20个小时。求水流速度和静水速度。此时,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建立数学模型,设置速度未知量x和y,列出两个方程20×(x-y)=280 14×(x+y)=280,师生共同建立数学模型,共同求解,最终得出x=17,y=3,即静水速度为17千米每小时,水流速度为3千米每小时。这样的数学模型既形象又具体,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可以得到更高效的培养。

(三)注重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开展情景式教学活动

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进行应用题教学活动时,数学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构建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这可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并且帮助学生进行更加高效的知识学习活动,同时掌握更多的应用题解题技巧和运算规律,让学生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如果教师所构建的应用题情境缺乏具体的内容,则很有可能降低学生的应用题学习兴趣。课本应用题经常会用甲乙等人、AB等地来进行描述,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来进行情境优化,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来展示丰富的应用题课程情境。

只要师生共同合作,积极探讨,就可以设计出更多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并且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的学习情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应用题,运用现实生活中的逻辑关系来进行解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实践和迁移运用的素养。例如,在講解关于二次函数以及图像的相关内容和应用题时,教师会从生活中常见的小船过涵洞——桥洞问题入手,利用多媒体来展示一些具体的图片,并且在图片素材上标注相应的已知数值,从而构建充满生活气息的应用题解题情境,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从而用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形式来对桥洞形状和运动轨迹进行量化分析,对数学模型的轨迹进行标注,然后再选择有针对性的解题方法。这让学生意识到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切实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数学素养应用题初中数学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
应用题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