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与服务研究

2021-09-05彭梅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学习空间虚拟现实技术高校图书馆

彭梅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服务

摘 要:文章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与图书馆学习空间之间的联系,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与服务中的应用,重点探讨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与服务的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7-0062-03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被广泛关注,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与美国新媒体联盟合作,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发布于《2017新媒体联盟中国高等教育技术展望》,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校教育教学将是今后的重要趋势。虚拟现实技术之所以备受欢迎,究其原因在于该技术通过建立虚拟物体或空间,重新构建了人类的感知层,进一步融合了人类对现实和虚拟的感受。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虚拟学習空间,有利于开展演示学习、交互学习和实践学习活动。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是其主要服务内容,通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高校用户打造多元化学习空间,从而助力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1 虚拟现实技术与图书馆学习空间

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了计算机、电子信息和仿真技术的知识,属于全新的信息实用技术,主要包含VR、AR、MR三种技术。这三种技术的区别是:VR技术创造出来的是虚拟世界,远离现实;AR技术既结合虚拟物体又结合现实场景;MR技术把AR技术和VR技术结合起来,将全息虚拟图像加入现实世界当中,创造出三维可视化环境。在该环境下数字和物理可以共存和进行实时互动。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类信息传播和交互正在发生大变革:一是人机交互更为自然,这种交互方式在静态文字和声音交互上有所突破,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更加快速地反馈人类在自然状态下的多重信息,观察人类的语音、手势、眼神都是可以收集信息的方式,打造沉浸式体验情境,增强用户和虚拟世界的互动。二是人人交互变得更加多维化。虚拟现实技术的信息输入输出功能非常强大,可以增强用户的沉浸感,让用户的直接交互体验变得更加丰富,使人和人可以更好地进行对接。

信息技术正在逐渐发展,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用户不仅可以利用高校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还可以利用高校图书馆获得更多的校园信息,完成更多的知识交流。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定位和服务中心地位也受到较大冲击,很多图书馆想要利用新建空间或调整馆舍布局的方式满足当前高校用户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求,更好地发挥学习空间的价值。图书馆建设的学习空间能帮助用户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习空间的类型也越来越多。当前,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高校图书馆怎样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设具有灵活性、个性化特征的学习空间是图书馆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2 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与服务中的应用

从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图书馆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创建的学习空间和计算机应用、建筑设计等学科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建设过程中也结合了心理学、教育学等内容。高校图书馆是培养人才和进行学术研究的学术机构,有些用户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融合多元学科知识,为用户提供的学习空间和知识服务也需要满足用户跨专业和学科的知识需求。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搭建互动平台,增强跨学科和专业的协作,也可以很好地满足复合环境下人们交互协作的学习需求。因此,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建设学习空间,为用户提供多元化服务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创新可以让高校图书馆为用户提供跨学科知识服务。从实践应用的角度进行分析,高校图书馆在建设互动体验空间等多元空间时,应利用信息技术使图书馆服务变得更加完善,达到最好的效果。很多公司在推广新技术的过程中,把图书馆当成首要合作伙伴,有学者对42家“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网站进行调查,发现这些高校图书馆网站都拥有学习支持服务空间,相关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设备比较齐全。

3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与服务策略

3.1 以合理设计打造沉浸式学习空间

3.1.1 重视空间功能定位设计。高校图书馆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打造的学习空间不仅是单人体验空间,还是多人互动的强交互体验空间。与前者进行比较,后者的空间范围更大,图书馆要想更好地发挥强交互体验空间的功能,还需要增添数据可视化演示接触设备,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建设虚拟现实操作区。图书馆要根据用户需求、空间功能定位和服务目标选择采取的空间形式,如果想普及和推广某项技术,可以选择单人空间形式;如果想进行跨学科交流协作,可以选择大规模互动空间形式。

3.1.2 重视线下物理空间设计。在设计物理空间的过程中,图书馆需要设计师考虑区域大小、缓冲区、地面材料等因素。首先,不同型号设备可追踪的活动范围是不一样的。如果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建设的学习空间比较小,会限制用户的行为,减少用户的沉浸感;如果活动空间较大,则会出现丢失追踪信号的情况。其次,图书馆在打造沉浸式学习空间时要避免操作者触碰到墙壁,使空间始终处于通畅状态,让用户在行动时不会受到阻碍。再次,不同质地的材料、光照强度等因素也会对操作者的沉浸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可铺设地毯,利用色彩搭配、空间设计等手段增强用户的沉浸感和区域感。

3.1.3 重视线上空间设计。高校图书馆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建设的学习空间不能只应用单一的信息技术,同样还要把空间作为载体,不断推动教育方式的变革。高校图书馆在线上也要打造学习空间,以便把虚拟现实技术和构建学习空间的经验与业界其他高校图书馆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不同阶段总会出现一些共性问题,图书馆可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共享这些问题解决方案,如:探讨怎样解决虚拟现实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晕动症和视觉疲劳的情况,探讨三维建模等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分享虚拟现实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实践感受等。

3.2 以协同思维构建跨学科协作平台

3.2.1 成立跨学科协作学习小组。为了帮助用户进行深入学习和协作学习,高校图书馆可以成立跨学科学习小组,让虚拟现实技术研究员、计算机教师、相关技术开发员成为该学习小组的成员。这些小组成员的学科背景和技术水平是不一样的,图书馆可鼓励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和协作,借鉴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推动跨学科合作的成功经验,使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建设跨学科协作平台原型。

3.2.2 重视用户验证和完善原型。为了了解平台原型能否适用于跨学科教学工作,高校图书馆可以邀请师生利用该平台体验新技术;引导教研人员在教学和研究结果中加入虚拟现实技术,并了解其体验和感受;对用户登录平台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对使用数据进行反馈,分析这些数据找出平台需要优化和改进的内容;开展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跨学科协作学习平台建设主题研讨会,向相关人员提供在虚拟现实应用领域讨论交流的机会,探讨改进措施。

3.2.3 完成并推广平台试点应用。高校图书馆应鼓励医学、化学、历史等学科的教师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教学工作,鼓励学生在平台完成跨学科的互动交流。此外,高校图书馆需要把平台的学术成果及时展示和分享出来,帮助多人协作完成任务和开发软件,对具体服务进行及时评价,推动跨学科交流和合作。

3.3 以科学培训提升馆员的技术服务能力

3.3.1 增强馆员意识。高校图书馆结合虚拟技术提供服务的行为并不是盲目的,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促使高校图书馆创新信息获取方式,丰富图书馆资源的信息内涵,增强用户的阅读体验感。换句话说,高校图书馆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提供服务,不仅可以满足用户的客观需求,也可以对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手段进行创新。图书馆员对此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图书馆要对馆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

3.3.2 增强馆员技能。高校图书馆可以采用培训、交流等方式使馆员意识到推广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性,让馆员对虚拟现实技术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掌握基础的虚拟现实技术知识,能够正常使用和维护相关设备。馆员应熟练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工作流程和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增强自身使命感和责任感。此外,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人才招聘、职业发展规划等方式聘用虚拟现实技术专业人才,帮助馆员掌握虚拟现实技术专业技能,了解三维场景建模、可视化分析、虚拟现实应用工具开发等知识。

3.3.3 强化绩效考核。高校图书馆应适应当前教学发展的趋势,让教学和研究工作得到保障。只有馆员不断创新、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地为师生提供服务。高校图书馆需要结合绩效评价,促使馆员发挥创新精神,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高校图书馆可把馆员学习、利用新技术的具体情况以及用户参与情况加入个人评价体系,促使馆员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根据用户需求调整服务方式和手段,逐渐提升其服务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力虹,韩滢莹,屠晓梅.国内外高校图书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对比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7(4):1-7.

[2] 游开铿.虚拟现实技术下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与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9):52-57.

[3] 李路.高校图书馆VR技术应用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0(4):118-121.

[4] 凌霄娥.基于“5G+全媒体”技术的高校图书馆真人阅读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刊,2020(9):54-59.

[5] 张谦.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J].智库时代,2019(52):80-81.

[6] 刘海英,徐飞,韦心勤.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图书馆虚拟教学中的应用与展望[J].图书馆界,2019(5):69-72.

[7] 陈春燕.“5G+融媒体”驱动下高校图书馆真人阅读服务研究[J].出版广角,2020(2):60-62.

[8] 黄艳华.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中的应用:以華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8(4):82-84.

(编校:崔 萌)

猜你喜欢

学习空间虚拟现实技术高校图书馆
拓展延伸:给学生更广的学习空间
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数码绘画在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多元表现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对数学素养培养的认识
浅谈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