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灌注化疗与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的疗效比较

2021-09-05彭彬李国锋许明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6期
关键词:生存期胸腔积液

彭彬 李国锋 许明明

肺癌为恶性肿瘤疾病,其对患者的危害性较大,患者生存期减少;而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疾病中占比较重的癌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的影响较大,且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胸腔积液,从而压迫患者肺部组织与纵膈器官,进而使得患者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即胸痛、气短、咳嗽等[1]。目前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的治疗主要采用胸腔灌注化疗,其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得患者治疗效果一般;为了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促使患者生存期得到有效延长,可给予患者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3]。鉴于此,本项研究主要以临床治疗效果、引流管滞留时间、生存期、CRP、总蛋白水平、生存质量评分等指标进行评价,确定了两种化疗方案的治疗价值,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选取合适的化疗方案开展治疗,数据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开展此项研究,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疾病类型:腺癌31例,鳞癌9例;年龄48~67岁,平均年龄(56.87±3.38)岁;男29例,女11例。观察组:疾病类型:腺癌30例,鳞癌10例;年龄47~68岁,平均年龄(56.98±3.68)岁;男28例,女1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疾病的诊断标准,且予以确认;胸腔积液量>500 ml;预计生存期>3个月;患者均同意参与本项研究,且积极配合治疗。排除标准:患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知情且中途退出研究患者;无法正常沟通交流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实施胸腔灌注化疗方案:利用B超定位患者胸腔积液位置,对积液量进行评估,确定患者化疗方案;利用2%利多卡因开展局部浸润麻醉,待患者麻醉起效后,为患者于超声引导下行胸腔穿刺术,随后为患者行间断性负压引流术实现胸腔积液的常规引流,患者引流量应控制在20 ml/d内,冲洗患者胸腔,观察引流出的胸液颜色,确定其由血色或者黄色逐渐转变为无色透明时,为患者进行灌注化疗治疗。化疗操作前,为患者进行止吐处理,制定化疗方案,在50 ml 0.9%生理盐水中加入60~100 mg/m2顺铂,开展胸腔灌注化疗,在化疗过程中为患者进行体位调整操作,间隔时间为30 min;确保患者胸膜充分接触药物,提升患者化疗治疗效果,每间隔4 d化疗1次。

1.2.2观察组 实施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方案:利用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BR-TRG-Ⅰ型进行治疗,连接循环管道,在1000 ml 0.9%生理盐水中加入60~100 mg/m2顺铂,将上述混合液放置于热灌注专用袋中,并与循环管道充分连接,加热至43℃;选取单灌单抽模式进行治疗,即向患者胸腔内灌注600 ml顺铂,再将患者胸腔内液体予以抽回,至灌注袋中,利用体外循环机的变温箱进行加热处理,控制液体入体温度和出体温度,且调整流速150~220 ml/min;每次治疗时间应维持在10 min,可反复循环治疗6次。待液体排尽后,可向患者胸腔内注射10 mg地塞米松封管;总治疗时间应为1 h;每间隔3 d化疗1次。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引流管滞留时间、生存期、CRP、总蛋白水平、生存质量评分。①临床治疗效果[4]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以及进展,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②生活质量评分[5]: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生存质量评价量表,就患者生存状态进行详细的分析,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存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两组患者引流管滞留时间、生存期、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引流管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生存期长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引流管滞留时间、生存期、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

表2 两组患者引流管滞留时间、生存期、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总蛋白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RP、总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总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CRP(10.39±1.32) mg/L、总蛋白(21.48±1.34)g/L低于对照组的(18.97±1.29) mg/L、(27.43±2.32)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总蛋白水平比较 ()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总蛋白水平比较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疾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胸腔积液,在临床治疗中多以引流治疗为主,但在引流治疗中,患者体内的蛋白质水平则会随着胸液的引流而流失,促使患者病情的加重,尤其是机体各器官功能的衰竭速度。为了扼制非小细胞肺癌疾病的恶化程度,可在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引流治疗中辅以胸腔灌注化疗方案,可直接作用于病灶处,且能够实现在治疗胸腔积液并发症的同时,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疾病,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6]。但其无法遏制疾病的恶性程度,治疗效果不佳。在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治疗中,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方案为新型的治疗手段,其作用原理在于肿瘤细胞对温度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可选取恰当适宜的温度实现肿瘤细胞的灭杀,同时肿瘤细胞会对化疗药物产生较强的敏感性,从而实现化疗药物药效的充分发挥,达到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疾病的目的[7,8]。一般来说,肿瘤细胞耐热温度效应是1/2体内正常的细胞耐热温度效应,因此,为患者选取42~43℃的温度进行热疗,可达到灭杀肿瘤细胞的目标,并且不会对患者正常细胞产生负性影响[9]。另外,温度的增强,可使得患者组织血管、淋巴管得以舒张,细胞膜的通透性得以增强,加快了化疗药物的吸收速度,实现了患者治疗效果的增强;热疗激活了患者机体内的免疫系统,从而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灭杀能力,由此达到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目的。而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方法可改善患者胸腔积液量的过量流出现象,避免患者机体内蛋白质含量减少,对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有积极作用[10]。在本项研究中,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接受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方案治疗后,患者CRP、总蛋白流失情况得以改善,其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力,降低炎症、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且经过治疗的患者,其生存期、生存质量均明显优于胸腔灌注化疗患者,由此成为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首选治疗方案,为了保障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患者出现毒副作用,危害患者的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在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治疗中,给予患者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方案,其治疗效果良好,明显优于胸腔灌注化疗方案,使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且生存质量水平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生存期胸腔积液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存期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对胃癌3年总生存期的影响
尿激酶联合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