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太极拳文化空间的现代保护与发展
2021-09-03刘永青
摘要:太极拳作为河南优秀传统文化,面临保护、传承多重危机。怎样保护、如何传承、开发;现代科学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如何;尤其为河南太极拳文化空间保护与传承问题,是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生存、发展、传承的历史命题。本研究立足于文献资料,尊重实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被人们所忽视的“文化空间”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释义,对太极拳文化空间的现状进行了因素分析,对文化空间现代保护与传承的进行理论调适。
关键词:文化自信;太极拳;文化空间;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国家独特的文化识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呈现。明末清初以来,太极拳呈现活态的流变,展现百家争鸣态势。陈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出现于非遗名录中并非偶然,太极拳是集哲学智慧、运动建身余一体的文化瑰宝。是自身发展与文化外延、促进文明交流、传承,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空间”释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民族的象征,是独特的文化符号,也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信息化时代,却面临濒临灭亡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两类[1]。文化空间为:“一个集中了传统文化活动和民间的地点,特定的一段时间,地点的存在取决于以传统方式举行的文化活动自身的存在。”[2]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空间不等同于文化场所。武术“文化空间”,“是指某个集中展示武术文化活动或武术文化元素的地点,或确定在某一周期举办与武术文化有关的活动的一段时间”[3]。
二、太极拳文化空间现代保护的因素分析
(一)太极拳文化空间保护的地域环境
焦作是豫西北重要城市,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焦作市位于太行山南麓,北望山西、南临黄河,与郑州、洛阳等重要城市相邻,是中原城市群中心地带,区位优势显著。焦作交通便利,境内四条铁路线、两个货运编组站,建成五条高速公路,国道干线诸多,是中原城市群枢纽城市。历史悠久、交通便利,有了这样优越的地域基础,太极拳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才有保障。
(二)太极拳文化空间在域内外的发展
太极注重内在心灵感受,而不在外形和外力,它以人体画弧、旋转、缠绕的动作。[4]因此,各类群体演练皆宜。这是太极拳现代生存、保护、发展的前提。因其独特习练要求,太极拳练习练人群的增多,扩展太极拳文化发展空间。太极活动在域内丰富多彩,在充实当地人民休闲娱乐的同时,无形中传承了太极文化。但伴随社会的发展变化,太极拳的传承文化空间也随之变化,不再局限于寺院、武馆等之类固定场所。以陈家沟为例,杨露禅学拳处、东大沟造拳处等,这些历史上经典的太极拳传承要处,今天已经称为一种浓厚的历史记忆。而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阐释了全新的时代含义,成了中华武术的一个文化符号。
太极拳强调身体运动与心理相互联系。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求静心体松,架势舒展,前后连贯,速度均匀,如同行云流水。运动过程,姿势的转换体现圆活自然。整套动作高度协调统一,和谐、和平的精神更能深刻展现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快速、紧张的步调中,太极拳以柔克刚、随曲就伸,追求身心和谐的健康心态,在帮助人们不断自我超越又轻松面对人生时,显得至珍至贵。更为重要的,他体现中华文化和为贵的精髓和真义。正因如此,为太极拳在国际上快速传播的带来了强大、不懈动力。习练太极拳,参与门槛低,不受性别、年龄、种族、经济条件等任何限制,即使身体残疾也可参加,因此,太极拳已经成为世界之拳。目前,全球150多个国家、地区都开展了太极拳运动。
(三)太极拳主要传播方式
太极拳主要传播方式丰富多样。第一、太极拳向学校迅速普及,是武术发展的必然。从建国初期到如今,太极拳的内容以高校课堂教学的形式实现。在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为太极拳基本知识,使学生全面认知太极拳认知、文化。当下太极拳教育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太极套路和架势,太极文化更是教育教学中重要的元素。高校教育教学为太极拳文化的传播、传承发展其重要作用。第二太极拳相关赛事增多。太极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还包含多种形式的太极拳竞赛,以“多赛并举”的方式促进文化沟通交流。河南太极拳的比赛演出的规模和水平也不断提高。通过丰富的内容,如名师表演、教学指导,学术讲座交流、技术竞技的活动,促进太极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其三旅游与太极拳文化发展完美结合。近几年来,太极拳与旅游的结合功不可没。使用多种方式推广、宣传太极故乡景区。新媒体为载体,“太极故里·山水焦作”旅游形象宣传,促进太极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四)太极拳传承人的贡献
太极拳传承中,师徒人际传播是主要的方式。“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形成一条永不断流、奔腾向前的河,‘人’是决定性的因素,解决传承主体即传承人的问题,乃是当务之急且是重中之重。”[4]同样,对于太极拳的保护,可以实行指定传人的方式,加强传承意识。文字往往“言而不尽”,录像对技术的展示也只停留在以形式为主的方面。只有面对面“言传身授”才能对技术传播全面真实地传承。只有通過身体感受的技术教学,才可以领悟准确动作。
伴随太极拳文化在国内外的推广,一大批太极拳家和传承人不仅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为太极拳的传播和发展默默地工作着、辛勤劳动着,同时还在理论上对太极拳的丰富内涵、技术理论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挖掘,对太极拳理论体系的充实、丰富和完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粗略统计,1880——1980年间有关陈氏太极拳论著仅有8部,1985年以后,仅河南籍作者出版的有关陈氏太极拳论著共41部。这从侧面反映出陈氏太极拳发展迅速,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太极拳的现代化保护与开发工作。
三、太极拳文化空间保护所面临的问题
武术自产生起,存在的空就是相互联系的半封闭系统甚至封闭系统。正因如此,武术终究逃不出“惟我独尊、固步自封、伦理错位、功能肢解、流派冲突、人文失落、门户之见的怪圈”。[5]
(一)传统技术流失
太极拳同样是以口传身授、耳提面命为主要的传承方式进行的,这是传统技术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太极拳的现代化传承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传统”的转型问题。传统太极拳在现代的传承中既涉及到继承,又关系到传播。但传统太极拳随传承的社会环境变化,传承的方式必然随之变化。
(二)太极文化空间的流失现象严重
太极拳文化空间与自然资源密、社会联系紧密,更是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太极拳活动须借助于特定环境来完成。庙会、村庄、节日和庆典等文化同构体基于血缘、地域性、或社会经济结构,拥有共同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主要途径。民族传统武术不可少的生存空间就为这些共同体,它们显示了时间的节奏和地点的固定点性质。成为了传承武术传统、武术精神、武术价值、武术信仰的重要场域。
四、太极文化空间保护与传承策略
(一)发扬优良传统,融入科学技术
各个学科、领域需要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在現代化社会生活中,科学发展在、成为人对目的、价值进行确定以及评判的重要标准。要想更好的发展和利用太极拳,就必须更全面、更科学地认识其本质,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发展的规律。
由于利用自然学科对太极拳投入研究的理论成果则很少,研究投入不够,这就要以科学视角认知太极拳,以保障太极拳实现科学性的发展。对待太极拳的保护与传承的态度应为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其优秀技术传承,使太极拳更好发展。在发扬优良传统基础上,融入科学技术。以科学方式对太极拳阐释,使其理论体系更加完整。
(二)建立太极拳的传承制度
太极拳作为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影响深远。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使太极人有深厚的历史感、认同感。太极拳文化经久不息的传承依赖于师徒制的人际传播关系。太极拳的形成,保护与发展,根植于中国千年传统文化。多年来,太极拳秉承“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太极拳的师徒制传承方式也可以从侧面体现中国特殊的传统教育方式方法,通过师徒教育方式,使得太极拳法,百曲不饶的武术精神以及内外兼修的太极文化,传承下去。
对太极拳的传承制度建立,弘扬太极文化,树立传承人的公众形象,扩大其影响力,使其精神上得到满足。
(三)创新演艺形式,利用“互联网+”
互联网给武术的传承带来严重的冲击的同时,也应看到带来的机遇。通过新型网络课程“慕课”,能更好然太极拳文化得到更好的学习与传承。太极拳文化结合“微时代”,推出推广太极文化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大V”,使更多的人成为太极拳文化的“粉丝”,促进太极文化传承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移动客户端是主要人群,手机APP作为文化推广的方式,能更好的实现太极拳文化的推广,深受广大爱好者喜爱。现在手机应用市场也推出太极拳APP,但影响力还相对较小。通过组建有点的团队,提供循序渐进的,适宜的学习内容,更好地传承。太极拳文化可以借助新型与影响力较大的平台,将太极拳文化融入新型平台,为更多的大众所接受,从而更好促进太极文化传播。
(四)产业多元,共促发展
根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认为太极拳的技法和拳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太极拳村落和名人学拳处却被大多数人忽视,而这恰恰是滋生太极拳文化产品的土壤。同时,应将太极拳文化与焦作的自然环境融合,设置丰富多样的旅游服务产品。太极拳名人学拳处可以作为当地旅游的景点,太极拳村落可以通过生产太极拳产品,研发太极拳文化的艺术品,例如,制造太极武术文化造型的陶瓷,艺术品。比如剑、刀、练太极拳的服装等,不但可以宣传太极拳文化。
五、结论
太极文化空间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加强法规政策意识,引入科学性的开发意识,重视太极拳文化的理论研究,突出文化链群的综合性保护。加强太极拳文化空间保护和移植,发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双驱动力”。突出太极拳文化的活态保护和原生态开发,合理利用文化教育资源。利用现代传媒和网络优势,实现太极拳文化信息化。太极文化空间保护与发展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文化在中华大地具有民族精神的认同作用,也是联系海外华人的重要纽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太极武术要真正得以继承、发展,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0).
[2]吉灿忠,邱丕相,李世宏.传统武术“文化空间”所遭遇的抵牾及其理论适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6):474—477.
[3]蔡宝忠,于海.传统武术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进行抢救与保护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6):120-123.
[4]齐犁,鲁耕.太极拳文化溯源与内功实练[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年.
作者简介:刘永青,女,1988年05月,马克思哲学哲学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郑州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