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针对性护理联合抗阻力训练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及淋巴水肿影响的研究
2021-09-03杨红梅
杨红梅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二科,河南 郑州 450000)
乳腺癌是当前妇科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乳腺癌患者可行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良好,且能够提升患者5年内生存率[1]。研究发现[2],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腋窝淋巴清扫后,易出现上肢功能肌力下降、淋巴水肿现象,甚至会导致局部反复感染、最终引发上肢功能障碍,甚至丧失上肢功能。有研究发现[3],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适当运动训练,能够改善淋巴水肿与上肢肌肉功能。因此,为了提升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提升患者上肢功能,本研究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85 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85 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0)。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入选标准: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4];均行手术治疗;无手术禁忌证,具备手术指征;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其他恶性肿瘤者;不能配合随访者。
1.2 方法
对照组在乳腺癌根治术后进行上肢功能与淋巴水肿针对性护理,具体方法:①常规训练,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直到患者在仰卧位状态,通过抬高患肢进行有氧运动,每天2 次,每次15~30 min;②徒手淋巴引流,由护理人员将指尖对准淋巴肿胀位置慢慢滑动,并注意手法温和,保持适中的手指按压力度,顺序为:患肢腋窝—锁骨—远端淋巴结,逐渐循环进行滑动,每天2 次,每次15~30 min。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抗阻力训练,具体方法:①呼吸训练,对患者进行淋巴引流中,将1 kg 沙袋放置患者胸部上,并教会患者胸式呼吸训练方法,每分钟呼吸15 次左右,每天2 次,每次30 min;②肌力训练,依照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哑铃或弹力带来进行训练,每个动作5~15 次,每天5~8 组,每组动作之间间隔2~3 min,以65%~75% 最大负荷量作为抗阻力量。
两组患者均干预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患肢活动度与疼痛情况,患肢疼痛明显,且活动度低于50°判定为差;患肢轻微疼痛,且活动度在80~100°之间为良;患肢无疼痛,且活动度>100°为优。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上肢感染情况。③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上肢淋巴流量、上肢体积差和上肢周径差。④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生活质量应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共8 个维度,每一项满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生活质量量表信效度0.867[5]。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²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上肢功能恢复与感染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上肢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上肢功能恢复与感染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上肢水肿程度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上肢淋巴流量、上肢体积差和上肢周径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上肢淋巴流量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上肢体积差与上肢周径差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上肢水肿程度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上肢水肿程度对比(±s)
分组例数上肢淋巴流量/(计数/s)上肢体积差/mL上肢周径差/cm护理前护理后tP护理前护理后tP护理前护理后tP观察组456.17±1.55 16.47±3.52 9.810.01485.84±56.49 258.09±34.248.010.014.52±0.552.61±0.705.29 0.01对照组406.33±1.568.33±2.45 3.160.01487.02±61.11 425.57±24.144.060.014.84±0.273.96±0.142.61 0.01 t 0.145.470.126.180.233.68 P 0.880.010.900.010.810.01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分析(±s) 单位:分
表4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分析(±s) 单位:分
项目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tP观察组对照组tP精神健康57.54±6.3155.21±7.461.300.1976.46±14.2161.37±13.534.210.01情感职能71.46±10.4171.59±9.560.050.9690.46±12.6577.46±14.463.700.01社会功能67.46±9.4265.36±10.410.810.4181.36±15.0374.47±12.751.910.06活力60.63±7.3661.36±8.560.350.7280.74±14.3771.46±12.462.670.01躯体疼痛59.45±8.4558.15±9.120.570.5669.37±12.4264.27±11.411.650.10生理职能51.46±9.5650.33±10.450.430.6667.46±10.4658.46±9.753.440.01生理功能60.35±8.5461.45±7.360.530.5972.46±13.9264.62±10.422.470.01总体健康54.36±7.4155.35±7.830.500.6175.37±11.3662.56±10.454.540.01
3 讨论
乳腺癌术后针对性护理主要从按摩患肢与常规患肢训练入手,促进血液通畅,疏通淋巴管道,降低患者皮肤感染风险,改善患者淋巴水肿情况,但是效果有限,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患者机体问题[6]。有研究发现[7],乳腺癌患者在术后进行适当力量训练,对患者心理和生理均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改善癌因性疲乏、淋巴水肿恶化程度,进而增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抗阻力训练能够利用患者自身肌肉来对抗阻力,例如等速训练、等张训练等,能够在预防淋巴水肿的基础上提升患者肌力恢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上肢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证明,应用针对性护理联合抗阻力训练能够提升患者上肢功能,降低上肢感染率。这是因为,通过抗阻力训练能够让肌肉克服阻力主动运动,增加肌肉收缩、胸腔负压与动脉搏动,进而提升淋巴液回流动力,促进肌力恢复的同时,提升患者抵抗力。有研究发现[8],针对淋巴结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应用科学的功能恢复锻炼,能提升患者上肢功能,与本研究相符。但以往研究中,并没有将上肢感染情况纳入研究中,这也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护理前,两组患者上肢淋巴流量、上肢体积差和上肢周径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上肢淋巴流量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上肢体积差与上肢周径差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证明,应用抗阻力训练能够减轻患者淋巴水肿情况。这是因为,通过抗阻力训练,能够持续进行肌肉收缩,改善葡萄糖运转功能,增加葡萄糖的摄入,进而增加肌力与耐力协调性;且胸式呼吸训练,能增加胸腔负压,促进淋巴组织重建,改善回流障碍,进而减轻淋巴水肿程度。护理前,两组患者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抗阻力训练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当前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有研究发现[9],制定科学合理的抗阻力训练模式,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联合抗阻力训练,能够提升患者上肢功能恢复,减少感染与淋巴水肿程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