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β-淀粉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及其在糖化反应中的应用

2021-09-02曾君瑞潘力王斌

现代食品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麦芽糖淀粉酶芽孢

曾君瑞,潘力,王斌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发酵与酶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006)

β-淀 粉 酶 (α-1,4-D-glucan maltohydrolase,EC3.2.1.2),是一种外切型淀粉酶[1],可以从糖原或淀粉的非还原性末端依次切割α-1,4糖苷键,因此β-淀粉酶作用于直链淀粉时,生成麦芽糖[2,3],而作用于支链淀粉时,由于无法切割支链淀粉分支处的α-1,6糖苷键,生成麦芽糖和极限糊精[4-6]。植物来源的β-淀粉酶主要存在于胚乳中[7],但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原料受季节影响明显,且酶质量不稳定;微生物来源的β-淀粉酶主要是芽孢杆菌[8,9],如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10]、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11]、多黏芽孢杆菌(Bacilluspolymyxa)[12]、高温产硫化氢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thermosulfurogenes)[13]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14],随着发酵工艺逐渐成熟,易达到规模化生产,可以弥补植物来源的β-淀粉酶生产上不足,但现有报道表达水平整体不高,较高的是段绪果等[15]报道的β-淀粉酶酶活为925.40 U/mL,无法满足工业生产需要,所以利用基因工程等手段表达和提高β-淀粉酶酶活水平成为研究学者关注的方向。

在啤酒酿造、制糖等工业的糖化反应中,β-淀粉酶需要保持与协同使用酶相似的作用温度和pH,以期最大程度提高麦芽糖转化率,现有研究发现B.megaterium来源的β-淀粉酶具有很好的温度耐受性和pH作用条件,满足糖化反应过程中偏酸性的要求,而其他来源的β-淀粉酶温度耐受性不好,作用pH为中性偏碱性,仅有C.thermosulfurogenes来源的β-淀粉酶最适温度为70 ℃,最适pH为6.0,因此B.megaterium是β-淀粉酶来源的理想菌株。微生物来源的β-淀粉酶在以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宿主表达时,酶活水平受调控元件-启动子和碳分解代谢物阻遏效应(Carbon Catabolite Repression,CCR)的影响。启动子是提高外源蛋白表达水平的关键[16,17],因此可通过筛选强启动子以及串联单启动子,获得活性较高的启动子;CCR效应是指枯草芽孢杆菌在混合碳源环境发酵时,优先利用速效碳源,且其产物会抑制其他非速效碳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18,19]。CCR效应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分解代谢物控制蛋白(Catabolite control protein A,CcpA),该蛋白在 DNA上的顺式调控元件称为分解代谢物响应元件(Catabolite Responsive Element,CRE),CRE是14 bp的回文序列且高度保守[20]。通过定点突变CRE位点保守碱基,可使细胞内阻遏复合物无法结合CRE位点,有效缓解CCR效应[21],减弱对菌体生长和异源蛋白表达的抑制,从而提高β-淀粉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水平。

本研究从B.megaterium基因组中扩增β-淀粉酶基因,同时分析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解链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转录组,选择扩增基因表达水平高的启动子,构建含有不同启动子的重组质粒,转化到宿主B.subtilisATCC 6051∆10中分泌表达,然后,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定点突变CRE位点,提高β-淀粉酶的酶活水平,最后,将重组β-淀粉酶应用在糖化反应中,研究生成麦芽糖的转化率,为β-淀粉酶的高效表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与质粒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stellar,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DSM 319,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TCC 6051∆10(SpoIIAC∆、srfC∆、aprE∆、nprB∆、nprE∆、mpr∆、vpr∆、bpf∆、epr∆、wprA∆),E.coli/ B.subtilispBE-穿梭载体,Amp+/Kan+,均为本实验室保存

1.1.2 试剂

Restriction Enzymes Fast Digest®购于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DreamTaq Green PCR Master Mix购于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Prime STAR® HS DNA Polymerase(premix)购于日本TaKaRa公司;HiFi DNA Assembly Cloning Kit试剂盒购于美国NEB公司;质粒小提试剂盒、凝胶回收试剂盒、PCR产物回收试剂盒和SDS-PAGE凝胶配制试剂盒均购于广州捷倍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物于上海生工有限公司合成;其他试剂均为国产或进口分析纯。

1.1.3 培养基

LB培养基:1%蛋白胨,0.5%酵母提取物,1%氯化钠(固体含2%琼脂)。

SOC培养基:31.4 g SOC固体粉末溶于1000 mL水,116 ℃高温灭菌30 min。

LBS培养基:LB液体培养基,0.5 mol/L山梨醇。

发酵培养基:1.5%蛋白胨,3%酵母提取物,1%氯化钠,2%可溶性淀粉。

1.2 仪器

梯度PCR仪Veriti® 96-Well Thermal Cycler购于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移液枪、离心机、电转化仪购于德国Eppendorf公司;浸入式水平电泳系统购于美国 BIO-RAD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NanoDrop 1000购于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M200多功能酶标仪购于德国TECAN公司。

1.3 方法

1.3.1 单启动子表达质粒的构建、克隆及转化

1.3.1.1 pBE-AmyM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克隆

以B.megateriumDSM 319基因组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F-AmyM和R-AmyM(表1),由PCR反应扩增得到β-淀粉酶基因(基因的C末段含6×His标签序列,基因序列见附表1),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和胶回收。用XhoI和XbaI酶切pBE质粒去除原有蛋白序列,胶回收载体片段,按照HiFi DNA Assembly Cloning Kit试剂盒说明书,将载体和β-淀粉酶基因片段连接,将连接液转化至E.colistellar感受态细胞,热击后加入SOC培养液复苏1 h,吸取适当复苏液涂抗性LB固体平板(含Amp),37 ℃恒温过夜培养,挑取阳性转化子,筛选验证正确后,送至测序公司测序,验证β-淀粉酶碱基序列。

表1 引物序列Table 1 List of primers

1.3.1.2 pBE-promoter-AmyM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克隆

以B.subtilis168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启动子 PB.S 168-aprE、PB.S 168-amy、PfusA、PgsiB、PyqfD、Ppgk、PsodA、PywzA、PgapA、Ptsf、PnprB、P43、PsrfA、Phag、Pveg、PydzA、PspovG片段,以B.licheniformis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启动子PB.liche-apr、PamyL片段,以B.amyloliquefaciens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启动子 PB.amy-apr、PamyQ、PsigW片段,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胶回收。用EcoRI和SpeI酶切pBE-AmyM质粒去除原有启动子序列,胶回收载体片段,分别连接启动子和载体片段,构建pBE-promoter-AmyM表达质粒(以pBE-PamyQ-AmyM为例),如图1所示,并按照1.3.1.1的方法转化至E.colistellar感受态细胞中,挑取阳性转化子,筛选验证正确后,送至测序公司测序,验证启动子序列。

图1 重组质粒pBE-PamyQ-AmyM的构建流程Fig.1 Construction of recombinant plasmid pBE-PamyQ-AmyM

1.3.1.3 pBE-promoter-AmyM 质粒电转进宿主Bacillus subtilisATCC 6051∆10

将测序正确的 pBE-promoter-AmyM 质粒电转至宿主中,电转化方法参照文献进行[22],取10 uL质粒到B.subtilisATCC 6051∆10感受态细胞中电转,电转结束后立即加入890 μL的LBS培养液,37 ℃孵育2~3 h后,将复苏液涂布在抗性LB固体平板(含Kan),37 ℃恒温过夜培养,挑取阳性转化子并提质粒,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质粒和酶切片段大小,得到构建成功的重组菌株 pBES01(PamyQ)、pBES02(PB.amy-apr)、pBES03(PamyL)、pBES04(PB.liche-apr)、pBES05(PB.S 168-amy)、pBES06(PB.S 168-aprE)、pBES07(PfusA)、pBES08(PgsiB)、pBES09(PyqfD)、pBES10(Ppgk)、pBES11(PsodA)、pBES12(PywzA)、pBES13(PgapA)、pBES14(Ptsf)、pBES15(PnprB)、pBES16(PsigW)、pBES17(P43)、pBES18(PsrfA)、pBES19(Phag)、pBES20(Pveg)、pBES21(PydzA)、pBES22(PspovG)。

1.3.2β-淀粉酶酶活力测定

参照文献[23]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并做适当调整:取0.94 mL用Na2HPO4-NaH2PO4缓冲液配制的 1%可溶性淀粉作为反应底物(pH 6.0),于40 ℃预热5 min,加0.06 mL酶液,混合均匀,40 ℃保温15 min,取0.40 mL反应液加1.20 mL DNS试剂,沸水浴加热10 min,冷却至室温,取0.20 mL加去离子水0.80 mL,混合均匀后于540 nm波长测OD值。以标准麦芽糖溶液的不同浓度作为X轴,在540 nm波长下测得反应液的OD值为Y轴绘制标准曲线。一个酶活力单位(U)定义为:在pH 6.0、40 ℃条件下,每小时分解可溶性淀粉产生相当于1 mg麦芽糖所需的酶量。

1.3.3 单启动子对β-淀粉酶表达水平的影响

选择B.subtilisATCC 6051∆10作为对照菌株,将pBES01-pBES22等22株重组菌接种至含有3 mL(24孔板)LB液体培养基中作为种子液,37 ℃、220 r/min培养24 h,测定菌体浓度,按等生物量转接至含有3 mL(48孔板)发酵培养基中,37 ℃、220 r/min培养30 h,取发酵液于4 ℃、12000 r/min离心15 min,测定上清液中β-淀粉酶酶活,筛选出10株高表达菌株。将筛选的菌株和作为对照的B.subtilisATCC 6051∆10菌株,接种至含有50 mL(500 mL平底摇瓶)LB液体培养基中作为种子液,按照上述方法转接至含有100 mL(500 mL挡板摇瓶)发酵培养基中,37 ℃、220 r/min培养,从21 h开始每隔3 h取样,测定上清液中β-淀粉酶酶活和菌体生长量,筛选出高表达的单启动子重组菌株。

1.3.4 双启动子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对β-淀粉酶表达水平的影响

以筛选的单启动子重组菌株为模板,扩增启动子序列,构建含有双启动子表达质粒pBED01(P43-P43)、pBED02(P43-PamyQ)、pBED03(P43-PsigW)、pBED04( P43-PspovG)、 pBED05( P43-PgsiB)、 pBED06(P43-PB.liche-apr)、pBED07(P43-PnprB),电转化至宿主B.subtilisATCC 6051∆10中,摇瓶培养,测定上清液中β-淀粉酶酶活,筛选出高表达的双启动子重组菌株。

1.3.5 突变型 AmyM-CRE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对β-淀粉酶表达水平的影响

以菌株pBED01为模板,按照表2所示,设计碱基突变引物,扩增相应片段,PCR反应体系:质粒(浓度 100 ng/μL 左右)2 μL,上下游引物各 2 μL,2×Prime STAR 25 μL,ddH2O 补足到总体积为 50 μL。PCR 产物经验证大小正确后,胶回收目的片段并测定浓度。按照1.3.1.1方法,把带有突变位点的片段连接,将连接液转化至E.colistellar感受态细胞中,挑取阳性转化子进行验证和测序,将测序正确的转化子电转至宿主B.subtilisATCC 6051∆10中,以pBED01菌株作为对照,摇瓶培养,测定上清液中β-淀粉酶酶活。

表2 定点突变CRE位点的不同碱基Table 2 Site-directed mutation of different bases at CRE site

1.3.6 重组β-淀粉酶的纯化和Western blot鉴定

重组β-淀粉酶纯化采用镍柱亲和层析法[24]。重组β-淀粉酶带有His标签与层析柱上的Ni2+发生螯合反应而被吸附,从而得到纯度较高的蛋白酶液。发酵上清液在4 ℃,12000 r/min离心15 min后,用0.22 μm滤膜过滤,使用GE公司的5 mL HisTrap TMHP层析柱,采用10%梯度洗脱柱子,流速1.0 mL/min,收集有峰的洗脱液,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检测纯化效果,并进行Western blot特异性鉴定。

1.3.7 重组β-淀粉酶在糖化反应过程中的应用

将一定质量的麦芽糊精烘干至恒重后,称取30 g溶于100 mL去离子水中,配置30%(W/V)的麦芽糊精溶液,为提高麦芽糖转化率,使酶在最适条件下反应,故调节麦芽糊精溶液pH为6.0,放入50 ℃恒温水浴摇床中预热后,分别加入重组β-淀粉酶50、100、200、400 U/g(干麦芽糊精),将反应液倒入500 mL摇瓶中,置于50 ℃水浴摇床,转速设定为100 r/min,反应48 h后,煮沸样品终止反应,按1:1比例加入色谱纯乙腈,静置沉淀2 h后,取上清液8000 r/min离心20 min,0.22 μm微孔膜过滤,通过HPLC检测反应产生麦芽糖的量,根据标准曲线计算麦芽糖转化率。

色谱条件:色谱仪为 Waters 2695-2414,检测器为示差检测器,色谱柱为Aminex HPX-87H (Bio-Rad),柱温为60 ℃,流动相为5 mmol/L H2SO4,流速为0.6 mL/min。

2 结果与讨论

2.1β-淀粉酶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通过PCR扩增得到β-淀粉酶基因全长1656 bp,共编码551个氨基酸,其中有6个组氨酸和一个终止密码子(β-淀粉酶基因序列见附件1),经SignalP 4.1在线预测分析,表明该蛋白具有 N-端信号肽,其中1~20位为信号肽序列,β-淀粉酶分子量约为58 ku。经比对β-淀粉酶基因编码区存在 CRE位点:TGTTAACGCTTTCA,和高保守序列完全一致。

2.2 不同单启动子高效表达菌株的筛选

用XhoI和XbaI酶切得到pBE载体片段(图2),大小为7351 bp,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载体片段大小与预期一致,经PCR扩增得到单启动子片段(图2,以PsigW启动子为例,其余启动子电泳图见附件2,启动子序列见附件 3),最后经测序验证 pBE-Promoter-AmyM质粒构建正确。

图2 pBE-AmyM载体片段与PCR扩增片段电泳图Fig.2 Electropherogram of pBE-AmyM and PCR products

将构建成功的大肠杆菌菌株提质粒,电转至宿主B.subtilisATCC 6051∆10,接种发酵培养基培养30 h后,测定上清液中β-淀粉酶酶活(图3),可看出不同启动子介导β-淀粉酶酶活差异较大,其中 pBES01(PamyQ)、pBES03(PamyL)、pBES04(PB.liche-apr)、pBES08(PgsiB)、pBES15(PnprB)、pBES16(PsigW)、pBES17(P43)、pBES18(PsrfA)、pBES19(Phag)、pBES22(PspovG)菌株上清液中β-淀粉酶酶活高于其他启动子。

图3 不同单启动子重组菌株酶活水平Fig.3 Enzyme activity levels of recombinant strains with single promoter

选取10株高表达菌株摇瓶培养,测定上清液中β-淀粉酶酶活(图4a)和菌体生长量(图4b),研究发现大部分菌株从24 h开始进入稳定期,酶活水平大多在27 h时达到最高,其中由P43介导的菌株β-淀粉酶酶活可达到1165.82 U/mL,为单启动子介导表达的最高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酶活降低较快,这可能和σ因子有关,它是RNA聚合酶识别启动子序列的关键因子,启动子活力通过σ因子与生长时期相关联,B.subtilis168来源的胞苷脱氨酶启动子P43,是由σA和σB分别识别两个重叠的-10区和-35区,启动强度对于多数目的蛋白较强,但其σ因子调控基因表达时期为对数生长中期和稳定期,因此在稳定前期 P43启动子介导的β-淀粉酶酶活最高,随着菌体生长到稳定后期,则不再有转录活性,酶活表达水平开始降低[25]。

图4 单启动子重组菌株酶活水平以及菌体生长量Fig.4 Enzyme activity expression levels of recombinant strains with single promoter and bacterial growth

2.3 不同双启动子高效表达菌株的筛选

对重组菌株 pBE-P43-promoter-AmyM 分别在 27 h、30 h和33 h取上清液,测定β-淀粉酶酶活,通过比较发现:菌株 pBED01(P43-P43)酶活水平高于其他菌株(图5a);菌株pBED03(P43-PsigW)酶活水平在30 h达到最高,之后开始降低(图5b),说明两个启动子串联表达时,会延长蛋白酶表达的时间;双启动子介导β-淀粉酶酶活水平明显高于单启动子,但并无明显规律,这可能和启动子的性质以及目的蛋白有关系,不同的目的蛋白对启动子有一定的匹配度。

图5 双启动子重组菌株在27 h的酶活水平和在不同时间的酶活水平对比Fig.5 The enzyme activity level of recombinant strains with different dual-promoters at 27 h and the comparison of expression levels at different times

2.4 突变型AmyM-CRE表达菌株的筛选

定点突变CRE位点碱基,获得五株突变菌株,摇瓶培养,测定上清液中β-淀粉酶酶活(图6)。由pBE01和pBE02可知,当只突变不同位点的一个碱基时,两株菌表达β-淀粉酶酶活水平相当,由pBE03可知,当突变两个碱基位点时,β-淀粉酶酶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当突变三个和四个碱基之后,pBE03、pBE04和pBE05菌株β-淀粉酶酶活水平基本无变化,这可能是定点突变两个高保守的CRE位点后,细胞内阻遏复合物已不能与CRE位点结合,因此CCR效应已在最大程度上得到缓解,β-淀粉酶酶活水平相较未突变前提高58.03%。

图6 突变型菌株在27 h的酶活水平Fig.6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enzyme activity of mutant strains at 27 h

2.5 重组β-淀粉酶纯化和Western blot鉴定

对带有His标签的重组β-淀粉酶发酵上清液处理后,进行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图7a),并进行SDS-PAGE蛋白电泳(图7b),结果显示存在单一的目的条带,经Western blot特异性鉴定(图7c),结果显示为一条特异性免疫反应条带,证明确为表达的目的蛋白β-淀粉酶。

图7 重组β-淀粉酶纯化图谱、纯化后的重组β-淀粉酶SDS-PAGE分析、Western blot特异性鉴定Fig.7 The process of purification of recombinant β-amylase、SDS-PAGE analysis and Western blot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2.6 重组β-淀粉酶在糖化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2.6.1 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麦芽糖标品配置浓度为 0.2 mg/mL、0.5 mg/mL、1.0 mg/mL、2.0 mg/mL、3.0 mg/mL、4.0 mg/mL、5.0 mg/mL、10.0 mg/mL的标准溶液,按照1.3.6的实验方法,测定标准麦芽糖溶液的峰图(图8a),由色谱图看出,麦芽糖出峰时间为7.08 min,色谱图中无干扰峰,峰图形状标准,可用于定量分析样品中麦芽糖含量,由标准曲线可看出(图8b),麦芽糖标准曲线的线性方程为 y=69484x-796.72,R2=0.9998,线性关系较好。

图8 麦芽糖标品出峰图和标准曲线Fig.8 Peak diagram of maltose standard product and standard curve

2.6.2 重组β-淀粉酶不同加入量对麦芽糖转化率的影响

随着重组β-淀粉酶加入量的增加,麦芽糖转化率在一定范围内呈升高趋势,当加酶量达到200 U/g时,麦芽糖转化率达到最高水平为57.62%,而当加酶量继续增大时,麦芽糖转化率则不再继续提高,这可能是底物麦芽糊精已经消耗完全(图9)。

图9 样品色谱图和重组β-淀粉酶不同加入量对麦芽糖转化率的影响Fig.9 Chromatogram an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mounts of β-amylase on maltose conversion rate

3 结论

3.1 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宿主菌表达异源蛋白,技术比较成熟,菌株生长特性强,蛋白分泌背景清晰,并且其独特的内源性代谢模式,提高了蛋白分泌加工效率,不产生包涵体,表达的蛋白直接分泌在胞外培养基中,简化蛋白下游加工分离纯化程序,本实验采用的宿主B.subtilisATCC 6051∆10是通过温敏型质粒pKS无痕敲除体系,对野生菌的10个基因进行敲除,敲除的基因对菌株生长无影响,但有利于维持异源蛋白表达的稳定性,提高表达水平,并且在发酵过程中起泡较少[26],因此本实验选择B.subtilisATCC 6051∆10作为发酵菌株。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芽孢杆菌的启动子在转录组水平上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利用转录组分析技术可以高通量筛选表达水平高的强启动子,Martin等[27]研究也证实了启动子与其调控的基因水平间呈正相关,因此本实验选择转录组中高表达基因的启动子,构建重组菌株,调控β-淀粉酶表达水平。

3.2 本实验分别构建了22株单启动子和7株双启动子介导β-淀粉酶表达的菌株,其中双启动子P43-P43介导的重组菌株在摇瓶培养27 h时,β-淀粉酶酶活水平达到2950.76 U/mL,是单启动子介导表达的2.53倍,通过碱基突变,有效缓解碳代谢阻遏效应,重组β-淀粉酶酶活水平最高可达到4663.03 U/mL,为β-淀粉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支持。

3.3 对重组β-淀粉酶进行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和Western blot特异性鉴定,结果为单一目的条带,证明β-淀粉酶表达成功,同时将重组β-淀粉酶应用于糖化反应中,得到麦芽糖转化率为57.62%。综上,本研究为重组β-淀粉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后续可以进一步研究发酵条件的优化,以得到更高表达的酶活水平。

猜你喜欢

麦芽糖淀粉酶芽孢
难忘儿时麦芽糖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麦芽糖的回忆
母爱麦芽糖
30L发酵罐培养枯草芽孢杆菌产高密度芽孢的研究
α-淀粉酶的基因改造与菌种选育研究进展
α-淀粉酶的改性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