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模式
2021-09-01厍智川
厍智川
摘 要:自数学课程学习模式进行改革并加以推广实施以来,获得了很多赞誉,但在推广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无法轻视的问题,理应引起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视。本文主要围绕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模式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探讨现如今教学合作学习模式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如何构建良好的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模式。希望此研究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仅供参考。
關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9-00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9.013
众所周知,数学本身就属于一个具有大量重点和难点的学科,学生极易产生逃避心理,而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学生调动自主学习与探索知识的兴趣,因此,此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基于此,笔者对如何构建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探究,无论是对学术探究还是现实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参与程度过低
在初中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这就导致部分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过分关爱,而其余成绩一般或者成绩落后的学生就会成为一门学科或者是一堂课的“附属品”。这些学生未能得到理应的尊重以及进一步上升的机会,因而对于学习课程(特别是数学这一门较难的学科)自然而然地丧失了原有的兴趣与积极性。而且初中课堂的一节课时间太短,若是数学教师未能合理地组织分配合作学习,那么很大概率无法完成应有的课程任务。还有一些数学教师在一个或多个小组还没有完成任务后就急于对任务进行总结,不仅导致课程进度受到影响,还导致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参与程度不够,丧失了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做了无用功。
(二)教师没有发挥积极作用,师生互动不强
我国过去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较为传统,课堂更注重“讲课”,学生只要认真、姿态端正就可以了,但这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限,思想也受到了束缚和限制,即使许多初中数学教师已经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发言,但学生仍未产生积极学习的观念,仍被传统的学习思想所支配。现如今,许多初中数学教师虽然在课堂上使用了合作学习模式,但仍然“掌控”着整个课堂,并未意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应当是一位“引领者”。学生在学习或者是接收新的知识时,不应该被自己的教学方法所引导,而是要有一种积极的力量,保证能够灵活运用知识以及合作模式,从而更好地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以及突发情况。此外,在课堂上评价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时,不仅要注意对整个群体的评价,还要注意对个体与整个过程的评价[1]。
(三)构建合作学习模式的目的性模糊
相信绝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还没有懂得构建合作学习模式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或许只是想追赶潮流,又或者是只是想敷衍了事,并不了解构建合作学习主要是为了能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同时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其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基于此,很多初中数学教师无法将课堂进行深化改革,教学水平也因此停滞不前。
二、改善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中问题的相关措施
经过研究表明,合作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根据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仍旧存在着问题,所以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重建是当下最为重要的任务。我认为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科学划分小组,推动教学顺利有效开展
一个经过科学合理分配且有意义的合作学习小组能够充分反映出合作学习的好处,同时发挥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那么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明确对学习小组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的重要性。具体做法先是秉持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即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掌握数学难点的能力、人格特征、兴趣以及性别等方面进行正确的评定估量,尽最大的可能保证每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个学习小组的正常竞争,从而使各组学生的层次水平更加均衡,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学习模式的价值。例如,在进行小组分配时,教师要保证每个小组不仅要有性格内向的学生,还要有性格外向的学生,还要确保小组中同时存在学习能力强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互补,使合作学习的效果发挥到极致,实现小组分配的合理性及科学性[2]。
与此同时,初中数学教师也应重视小组内进行明确分工的重要性,对每一组的学生进行合理正确的分工(可分为组长、副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参与感。数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并不断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结合实际情况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以此全方位增强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及针对性,促进合作学习模式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分组为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建立了渠道,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增加互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直充当着课堂的带头人,有关数学的教学模式通常也过于简单。教师在讲台上讲自己的课,学生在讲台下听不懂或者是频繁犯困的现象时常发生,师生之间缺少相关的互动,学习氛围枯燥,再加上教室里的学生人数又很多,独立思考和能与学生进行讨论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由此就造成了学习效率低。而且我国初中的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理论性,这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及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长期以来,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学生不理解的问题不断积累,讨厌数学的学生会更加抵触这门学科,丧失了对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学习效率越来越低,数学成绩自然不会提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数学教师应当将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合理的利用,保障每位学生能以更积极的态度,以享有充分的条件和更为便利的方式参与到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互动的频率。初中数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在合作小组中的责任和义务,让其懂得不仅要对自身负责,而且要帮助小组其他成员,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所以,数学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充分进行分析,从而挑选出哪些学生适合组长、哪些学生适合担任发言人等,增加他们对学习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比如,以人教版的教材为例,在讲解立体图形这一课时,初中生第一次接触这类图形,缺乏良好的空间感,对立体图形的理解存在一些不足,这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基于此,数学教师就可以运用一些立体的道具或者以与立体图形相似的事物为例,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图像,逐渐形成空间感。同时,数学教师也要注意解释这些物体的性质与定义,为学生提供有关立体图形的相关内容,帮助他们巩固知识,从而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