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

2021-09-01王小花

学周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策略研究小学语文

王小花

摘 要:作为凝结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语文在当今社会不仅有着极高的传承意义,更是有着极高的学习价值,也因此成为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立足于此,从夯实基础教学、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角度出发,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围绕如何提高朗读教学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给同仁带来一些帮助。

關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探讨;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9-00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9.025

一直以来,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发展情况和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形成情况,国家教育部门都十分重视,这不仅仅是从基础教育的简单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的,更是为了实现对中华文化的持续传承和弘扬,同样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均衡发展。但是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在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朗读教学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学生语言表达素养乃至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必须立足现实情况,积极围绕教学现状寻找制约教学活动高质量落实、阻碍学生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再结合相关问题探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与问题简述

纵观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还存在目标不清晰、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阻碍了教学活动的高质量落实和学生能力的稳步提高。就目标来说,一些教师仍局限在传统、刻板的“应试”思维当中,认为语文教学应以理论文化的传授为主,以便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从而忽略了对学生朗读能力这一在考试中没有明确体现的学习素养的培养[1]。如此,并未制定明确的朗读教学目标,自然也无法选择更加科学的引导方法落实相关工作,学生也就得不到恰到好处的引导和培养。久而久之,无法获得良好的朗读体验,无法实现能力素养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学习态度自然会越来越消极。

二、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

(一)明确教学目标,科学引领

目标既为教师指明了教学方向,又为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在目标的支持下,不仅教师能够逻辑严谨、顺序清晰地推进教育工作并引导学生学习,学生也能充分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有目的地投入到朗读学习活动当中。如此,师生双方的“合作”变得更加默契,他们更能创造出良好的阶段性学习效果,整体朗读教学质量必然会随之提高。这也就意味着,在正式推进朗读教学工作之前,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对目标进行重新思考,先明确“提升全部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促进他们对文本的把握”这一总目标,再依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明确“应对具有不同朗读素养的学生展开针对性培养”这一教学目标。如此,从总目标出发,围绕针对性教学目标设计更加符合不同学生能力特点的朗读活动,借助在总目标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科学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朗读,整体教学必然是高效、高质量的。

(二)搭建和谐师生关系

除了目标之外,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也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和学生能力的稳步提高。在传统的小学朗读教育工作中,有些教师并不十分关注对师生关系的搭建,只是一味地按照自身教育经验寻找能够促进学生能力提高的朗读材料并要求他们读。在该模式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不平衡的,教师过于主导“教”与“学”,学生的地位是被动的,这无疑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造成“教”与“学”价值不高的问题出现。因此,从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角度出发,教师应适当将注意力放在搭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上,尤其是要注意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并夸赞其积极的朗读行为。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表扬,学生自然会转变对朗读的态度,最终在不断的积极参与中实现高质量的学习。

(三)创造机会,把握有限时间

所谓朗读,就是将文本的语言文字用更加灵活的口语表达形式展现出来,是以“说”为主的。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说”的机会越多,他们就越有可能在表达过程中提高朗读能力。这也就意味着,想让朗读教学与学习更好地落实,教师必须把握好有限的课堂时间,为学生尽可能多地创造“开口读”的机会。尤其是在学生对文本内容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和学习兴趣时,一定要抓住机会鼓励他们开口读。长此以往,以教师围绕学生兴趣指向不断创造的更多“读”的机会为支持,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始终保持良好的朗读状态,其“读”的能力与热情均能得到一定的提高[2]。进而,即使是在课堂外,他们也能把握住其他朗读机会读更多文章。毫无疑问,这对提高整体教学有效性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四)呈现情境,轻松展开学习

朗读是需要一定“代入感”的,学生若是能将自身情绪代入到所读文本当中,必然能够相较于单一的“读文字”获得更多收获,形成更佳体验。而小学生之所以会在过往朗读学习活动中兴趣不足、态度不积极,很大原因就是他们缺乏良好的朗读情境,始终在围绕文本进行简单的“读文字”工作。这也就意味着,以加强学生的情感“代入感”,促进他们更轻松地落实朗诵学习并获得良好体验为目标,教师有必要将文本情境借助多媒体工具呈现出来。这样一来,以多媒体呈现的较为真实的情境为支持,学生在朗读时能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进而带着直观感知和情感想象更积极地读文本、更轻松地深入理解文本。久而久之,其通过情境感知文本情感的能力越来越强,甚至可以获得围绕文字自行凭借想象在头脑中建立情境的能力,这无疑对发展其朗读学习素养大为有利,且能够促进相关教学活动的进一步落实。

(五)适当联系生活,以“读”促进文本理解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目的不仅是“读”那么简单,而是让学生通过“读”更好地理解文章情感,把握文章内涵。这也就意味着,单纯的“读文本”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读”的过程中融入思考,才能将“读”的价值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来。但是小学生的思考能力还不成熟,他们经常无法很好地思考文章内涵并获得预期收获。因此,教师需要寻找能够促进其在朗读前提下深入思考文章情感与内涵的方式方法,联系现实生活就是个不错的选择[3]。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将小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元素与语文朗读教学结合在一起,学生能够带着对现实生活的理解思考文章背后更丰富的情感。如此他们就有更多可能在“读”的同时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在有所收获的基础上建立起更加坚定的学习自信,更加积极的“读”的态度。毫无疑问,这对朗读教学的进一步落实和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策略研究小学语文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