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宁疗护干预对癌症临终期患者的影响

2021-08-31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1期
关键词:疗护分值癌症

翁 艳

(辽宁省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癌症是现代医疗中常见性、高发性恶性病症,一旦确诊,患者会因难治愈表现为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甚至在自身或家属悲痛状态下,降低生存质量。而在此过程中,对患者施以科学的护理干预,是减轻疼痛,增强生活质量的前提。如安宁疗护,是癌症临终期患者常见护理模式,即依据患者生理、心理需求为前提,在正确把控患者情绪变化的同时,施以有效的情绪疏导,增强患者临终期生活品质[1]。本课题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4例癌症临终期患者,探讨安宁疗护干预对癌症临终期患者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课题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4例癌症临终期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n=32)、干预组(n=32)。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8∶14;最小年龄为47岁,最大年龄为89岁,平均数为(66.60±1.70)岁。干预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7∶15;最小年龄为45岁,最大年龄为87岁,平均数为(66.70±1.4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标准:已步入癌症晚期;预计生存期不超过3个月;经本院理论委员会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重症神经功能障碍者、精神状态障碍者、参与其他课题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安宁疗护干预,详细内容如下。①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健康教育、饮食干预;依据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明确疾病进展。例如,癌症临终期患者多表现为免疫力低下,且在行为能力障碍的前提下,协助家属对患者施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常见口腔护理、洁身和排泄、生活作息指导;取温水对患者全身予以擦拭,保证个体卫生,增强患者舒适度;对伤口部位予以彻底消毒,定期做好清洁工作;将病房温湿度把控在合理范围,灯光应以幽暗温暖格调为主,增强机体睡眠质量[2]。②安宁疗护干预。a.指导患者正视死亡。护士应保持良好的人道主义精神,通过和患者、家属间的深入沟通,构建健康的护患关系,再依据患者对死亡的态度,施以针对性健康教育,辅之图片、视频等方式,使之能够认识到死亡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减轻患者恐惧感[3]。b.汇总整体患者病情。待患者终止治疗时,护士应做好患者和家属情绪状态的评估,汇总整体患者病情,再拟定最为合理的告知策略,以直接告知或转告等方式,向家属说明患者目前状态、预计生存期[4]。c.“安详而逝”理念。死亡是每个人必经的生理过程,和出生一样,均是难以避免的。特别针对癌症临终期患者,心脏复苏、气管插管等急救方案难以起到救治效果,甚至还会加重疼痛,对患者的情绪造成负面影响。在此期间,护士应以潜移默化的层面向患者疏导“安详而逝”理念,以安静祥和的态度看待疾病和死亡,减轻自身疼痛[5]。d.全方位照顾。对于癌症临终期患者来讲,多伴有不同程度疼痛、食欲减退现象,可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若为疼痛,则可施以注意力转移操作,若疼痛难以忍受则可按照医嘱给予镇痛药物;若为食欲缺乏,则可依据患者饮食喜好对饮食方案进行调整;若为呼吸困难,则可通过熏香、按摩等操作减轻症状表现;若患者表现为负面情绪,则可做好情绪的疏导,辅之全面陪护行为,增强患者情感需求[6]。e.预防并发症。癌症临终期患者多表现为恶液质,且在躯体消瘦和抵抗力减退的前提下,长期卧床,易引起并发症。因此有效且针对性的并发症预防护理对于患者而言尤为必要。即对患者施以晨晚间体位护理,定期翻身更换体位,必要时可在局部受压处垫入气圈垫,早晚借助酒精或红花油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预防压疮。若患者已有压疮,则应倡导无菌理念;明确口腔护理的必要性,杜绝口腔感染,提高机体食欲;各护理操作均应保证动作轻柔、操作娴熟,减轻机体疼痛[7]。f.营养维持。有效的营养补充,是癌症临终期患者护理的核心。其原因为化疗操作会诱发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护士可在鼓励患者多进食的前提下,为患者增加营养补充,必要时可施行静脉补充,延长机体生存期[8]。

1.3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评分,护理总满意度。①心理状况。为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值越高表明机体焦虑抑郁情况较为严重,反之则较轻。②睡眠质量评分,是以睡眠质量自评量表为准,共设有7个维度,分值为0~3分,总分值在0~21分,分值越低,患者睡眠质量越佳。③护理总满意度,是以不记名自制调查问卷法,共设有25项内容,各项分值为4分,总分值为100分。总分≥90分为极满意,60分≤总分<90分为满意,总分<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极满意度+满意度[9]。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本文涉及的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数据施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数据施行χ2检验。P<0.05时,数据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评分 干预前,患者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评分比较无意义(P>0.05);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评分(分,)

表1 对比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评分(分,)

2.2 对比患者护理总满意度 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7.50%,干预组为100.00%,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患者护理总满意度[n(%)]

3 讨论

对于癌症临终期患者来讲,因和死亡相接近,除基础病痛折磨外,还会遭受死亡引起的身心困扰,使机体处于心理、生理相对扭曲的状态。报道显示,癌症是慢性消耗性病症,随着癌细胞的持续性增殖,使机体营养需求量显著提高,而癌细胞生成的毒性物质,则会诱发胃肠道紊乱,最终引起恶心呕吐、食欲缺乏、消瘦及高热等,降低身体功能。同时,一旦确诊为癌症临终期,患者会遭受精神挫折,且精神上的痛苦远强烈于肉体疼痛,即不仅要面对生命消逝,还要做好和亲朋好友的分离,正视死亡恐惧,而这均会为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即在医护人员护理期间,既要侧重疾病基础治疗,还应鼓励患者摆脱悲伤、恐惧和遗憾等情绪,更为客观且从容的看待死亡[10-11]。安宁疗护是目前新兴的护理服务模式,是癌症临终期患者常见护理措施,即在详细说明患者病情进展和预计生存期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向患阐述“安详而逝”理念,再通过针对性和全面化护理操作,使能够摆脱悲伤和痛苦的情绪,更好的看待死亡,维持生命尊严[12]。

本课题可知,干预前,患者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评分比较无意义(P>0.05);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7.50%,干预组为100.00%,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

综上,于癌症临终期患者,安宁疗护干预模式既可改善机体心理状况,增强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总满意度,应引起重视。

猜你喜欢

疗护分值癌症
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知识和态度的调查研究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护生安宁疗护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广西安宁疗护工作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癌症“偏爱”那些人?
体育考核新方案出炉 项目分值变化大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