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渗透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探索

2021-08-30孙悦

成才之路 2021年25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综合素养语文教学

孙悦

摘 要: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工具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文章结合教学实际,分析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总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语文教学;民族传统文化;综合素养;渗透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5-0092-0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任何一个国家的振兴都离不开对自身文化的传承,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是在文化的肩膀上进行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不断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这也是新课标对语文教育提出的要求。

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传统文化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三观”,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举措。然而,目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以至于学生不能完全理解传统文化并很好地应用传统文化。

在语文课堂成功地渗透传统文化,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在教学中,教師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营造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使学生能利用课堂时间和课外时间阅读大量经典。教师还可以创建情境课堂,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促使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继而学会应用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

一、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

1.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熟练地背诵文言文等,而是希望学生能够深层次地理解传统文化,能够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并很好地应用。

但是,当前的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融合度还不够,部分教师只是简单地把文言文翻译过来,传授一些简单的知识,缺乏对学生情感的指导,缺少对传统文化理解方法的传授,让学生不能够完全理解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底蕴。

部分教师深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依然将考试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使原本情趣盎然的语文课成变知识训练的工具科,忽视了语文本身所具有的深厚情感色彩及人文性。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对学生情感品质方面的培养,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科目,并没有承担起情感教育的重任。

这就要求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更多地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来主导课堂,使学生易于表达他们的情感,通过设置问题、积极思考和自由讨论等方法来进行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善于提炼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将教材中的情感提炼加工内化成自身情感的一部分,再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还应适当地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场景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

例如,在学习《司马光》这一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前,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构建一个角色表演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分别来扮演司马光和其他的角色。在学生们进行表演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对他们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让他们掌握其中蕴含的道理,在互相学习的团队氛围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升传统文化修养。

2.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的修养,使教师能够身体力行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调查发现,目前,语文教师自身传统文化修养普遍缺失。一些语文教师对古代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诗文和文学家的了解仅限于教参所涉及范围,甚至很少有人可以全部背诵教材中所选古典诗词和古文名篇,在课堂上不能旁征博引地讲解,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起榜样的形象,无法影响学生自觉自愿地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由此可见,想要成功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就应加强自身传统文化修养。教师应对学习传统文化持之以恒,持续不断地进行学习,不断重构优化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学以致用,使用自己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传统文化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影响深远。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为了实现语言教学与传统文化深层次的整合,教师要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着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既能掌握语文知识,又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为此,教师应进行多方面的尝试,采取积极有益的方式,在语文教学中不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1.教师应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并运用到教学中

教师还要挖掘教材内容。教材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教师首先要以语文教材内容作为出发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以学生能理解的方式讲述出来,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这就要求教师在关注学生语文成绩的同时,还要以教材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比如《师说》一文,能够展现出我们民族精神文化的内涵,这些都是值得学生去借鉴和学习的。

2.通过对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增强对学生的人文熏陶

语文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媒介,因此在传承传统文化时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此来增强传统民族文化对学生的熏陶。

众所周知,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活跃,跳跃性很强,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入到良好的课堂氛围之中。教师还可以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延伸,让学生了解语文的魅力和语文的多变性,学会运用语文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文化综合素养语文教学
怎样在幼师音乐课程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童诗”也精彩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