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的叙事特征
2021-08-30姚佳欣
摘 要: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是视听新闻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内容多样、形式灵活,反映和记录了一定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时代主题。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出发,结合中外优秀风貌类视听作品对此类作品的叙事逻辑进行分析,探究其叙事特征,以期为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的创作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话语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8-0057-04
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是以反映某一地区、某一组织的基本面貌、风土人情、人文景观和建设成就为主要内容的报道类型,它形式自由多样、内容丰富,可写自然风貌、风情民俗,可反映社会生活变迁,亦可将二者相结合,透过纷繁复杂的物质表象,探究世界背后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精神情感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机制,尽力为观众梳理关于世界的认知与意义[1],这些特点决定了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在叙事过程中表现出多样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要点进行叙事学角度的分析。
一、叙事视角的切入
新闻叙事角度体现了叙述者与所述事件间的一种表述关系,是叙述者将体验到的世界转化为语言叙述世界的基本角度。法国结构主义学家热奈特基于对聚焦主体的分析,将叙事视角分为零度焦点叙事、内焦点叙事和外焦点叙事三种基本类型。在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中,叙事视角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品的内容呈现、情感表达和价值取向。
BBC于2016年拍摄的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中国新年》,形式新颖独特,拍摄团队跟随五个外国记者前往中国各地,深入一个个普通的中国家庭共同度过农历新年,体验传统民俗活动。通过记者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和亲身体验系列展现了中国春节的盛况,以及中国人对“年”的期待与重视。《中国新年》主要采用内视角与多元视角相结合的叙述方式。在全片中除了必要的背景资料补充,几乎都是记者以第一人称见证人的视角来亲身感受和进行采访,在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角度进行访问时,则采用了多重式当事人叙事视角,不仅丰满了叙事内容,也增强了可信度。在第一集《回家》中,《中国新年》选择了一个极具中国地方特色的现象——广东一带的务工者们集体骑摩托车返乡过年,两名外国记者也加入其中,乘坐摩托车跟随一对夫妇返乡。在途中设置的一个休息点,通过拍摄到的务工者们满脸风霜集体围在电暖气前取暖、排队领取免费的姜粥、重新检查行李以及和记者兴奋的聊起家中儿女等镜头,无需过多语言,观众就能感受到返乡人对于家庭、对于团圆的深切渴望。
CCTV制作的《航拍中国》则将视角转向了另一个维度——以全知视角为主,内视角为辅。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选取了精彩的个人记忆和日常生活场景加入叙事之中,让观众在直观看到中国广阔疆域和壮美景观的同时,也能体验到中国民众生活的“烟火气”。例如,在《航拍中国——广东》中,一家人一起吃早茶听粤剧和新年里逛迎春花市是广东人生活的代表元素;《航拍中国——四川》中,在公园悠闲地喝茶、掏耳朵、侃大山、看一场川剧变脸是四川人的生活常态;在《航拍中国——内蒙古》中,蒙古族在保留夏季那达慕大会习俗的同时,为适应越来越兴旺的草原旅游业的需求也开始举办冬季那达慕大會,祭祀、赛马、摔跤是内蒙古人民的文化代表。这些个人记忆将“大时代”与“小屋檐”巧妙结合[2],在丰富叙事内容层次和厚度的同时,也能激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使作品在凸显客观理性的风格的同时,不失趣味性。
二、叙事结构的搭建
叙事结构是视听作品的骨架,材料的选取和事件的组合能综合体现出作品的整体框架和风格,也能表现创作者希望传递给观众的情感和态度。在风貌类作品中,材料往往丰富而散乱、视阈广阔而碎片,没有特定的事件和人物作为核心,甚至缺乏部分逻辑线索。因而在视听作品的创作中构建合适的叙事框架和严谨的叙事逻辑就显得尤为重要[3]。
以《岩松看美国》为例,系列节目通过每期发掘一个对国内相关领域有借鉴或警示意义的侧面,以现象为引,在事件发展过程中不断结合其背后的制度环境与文化语境夹叙夹议,叙事节奏深入浅出,将大量纷繁复杂的素材有机地整合到同一个叙事空间之中,兼顾了新闻性与知识性。在第三集《黄色的特权》中,记者聚焦美国独特的“校车文化”,走进美国梦露镇亲身体验校车,并走访了大量诸如校车司机、维修公司的检修人员、校车经营公司的管理人员、教师以及政府官员等多重涉及校车安全的责任方,节目中将校车的安全行驶、生产、维修和运营等素材贯穿于校车一天的工作之中,由浅入深向观众多方面展示了美国校车严格的生产与管理规定、运营模式与经费来源,以及全美国社会共同培养和维护的“校车优先”的文化传统,通过记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引发观众思考。
台湾公共电视台推出的系列节目《城市的远见》则以探访一座城市作为全片的核心,在《跨越历史的围墙——柏林》中,以柏林墙为线索,以冷战期间东德与西德的对立与和解为主线,以时间节点将整个节目切割为了柏林墙的出现与二战后东西德分裂的社会状况、柏林墙的倒塌与统一后城市的重建,以及后人对于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几个部分,各部分间互为因果关系,通过对主要历史事件的选取和重新组合,传递出对德国城市建设观念的肯定,展现开放、宽容、民主、重视环保的新德国形象[4]。
三、叙事话语的使用
新闻话语是指通过文字、音频、视频等技术手段再现某一客观事件发生的过程,它并不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而是在新闻文本的基础上呈现新闻从业人员对事件的表达,又反映出受众透过文本对真实事件的理解与认知[5]。如果说叙事结构是作品的骨骼,那么在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中,声音、画面、解说词等叙事元素的使用则是丰富作品内容的血肉。
(一) 声音符号的运用
作品中的声音主要包括人物语言、环境声以及背景音乐,不同声音在叙事中的交叠使用可以增强故事的纵深感和场景的真实性,突出新闻人物的在场感,消弭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情感和意志的表达传递更为流畅真切。
同期声的使用能够展现出新闻人物在此情此景下真实的状态,使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得以直面观众,将感受、观点和经历立体化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得以闻其声、见其人、观其神态[6]。在视听节目《中国新年》中,记者在采访中的语气和语言轻松幽默,来自五湖四海的被访者的回答也充满了生活气息,记者的反应与被采访者们的回答通过画面和同期声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节目中记者在采访哈尔滨冬泳活动时,用手试探水温后发出的嘶嘶声,并说出如果自己参与这样的活动可能会突发心脏病的调侃、观看暖泉镇打树花表演时不由自主发出的惊叹,以及在泸州学习酒桌礼仪体验酒桌文化时不时发出的“干杯”的声音,这些声音元素的加入为作品平添了趣味性,丰富了叙事的层次,展现了中国传统而独特的民俗文化。
在背景音乐的运用上,《中国新年》同样别具一格,在第二集《团圆》中,记者进入一户北京的家庭共同参与除夕夜的活动,片中家人朋友们交谈的声音、环境声与喜庆而温馨的背景音乐交错响起,随着音乐的烘托,画面中不断以各种视角呈现北京在除夕夜灯火辉煌、万家团圆的景象,在场景地域的不断变化中,节日的氛围感逐渐增强,中国人的春节情怀和外国记者的过年体验在荧屏上娓娓道来,内容充实而富于观赏性。而在《航拍中国》中,有意识设置的符号化的片头和音乐,使得每集与每集、每季与每季之间形成延续感,或激昂、或温情的背景音乐的使用同样巧妙地为观众设置了文化氛围。《航拍中国》在背景音乐的选择上突出中国风、民族风的特点,当吸收了古典长调、民歌、戏曲等元素的音乐、画面和解说词一同出现时,受众可以最直观地感受中国壮美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妙趣横生的传统民俗,中华民族激扬澎湃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 特殊意象的选择
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既重新闻,又讲风貌,因而需要高度凝练的主题意识将二者统一起来,同时也需要特殊的意象和镜头来隐晦传达作者的态度与观点,透过个性化的真实素材反映社会变迁。以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拍摄的作品《探秘北朝鲜》为例,创作团队以跟随宣传尼泊尔眼科医生为欠发达地区人民治疗白内障的公益活动为名进入朝鲜,在有限的拍摄环境下,通过一系列有态度的镜头语言,呈现了朝鲜地区的社会状况。创作者通过个性化的事实勾勒出当代朝鲜的轮廓。
而在《岩松看日本》之《行走在爱恨之间》中,创作者在众多的素材之中选择了几个极具代表性的意象进行重点呈现。通过靖国神社前的纪念碑、立命馆大学国际和平纪念馆中珍藏的二战后期日本全民征兵的照片、神风特工队和平会馆的士兵照片墙以及出发前的遗书等素材,从中窥探日本多元交织的二战史观,既有右派反人文精神的军国主义,也有坦然面对历史错误的自我反省,亦存在其中暧昧不明的历史态度。记者的实地探访与背景资料的补充,在感性之中更加兼顾理性的判断和认知,呼应主题,为观众呈现了多样复杂的日本形象。
而在作品《航拍中国》中,创作团队在主题表达上巧妙地规避了政治性价值判断模式,而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各省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意象,透过中国大美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以及源远流长、形式多样的传统民俗文化、日新月异的城市变迁,来折射当下政治文明建设、经济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以更加生动委婉、符合国际受众认知习惯的叙事方式来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塑造更为公正客观的国家形象。以《航拍中国——广东》为例,片中特意选择拍摄了现代化的广州高铁站,通过往来频繁的高铁给春节时期返乡人群所带来的便捷,展现中国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以及党和国家為人民生活谋福利的决心和实践。而在《航拍中国——内蒙古》中,草原上的风力发电机、沙漠中太阳能蓄电板、黄河之上的三盛公水利枢纽都展示了中国政府近年来在治理西部沙漠化、推广清洁能源等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努力。在跨文化传播中,《航拍中国》在国家形象塑造上努力加强自我塑造的力度和可信度,尽力扭转国际上“自塑”与“他塑”话语不平衡的局面,为国际和国内受众展现了一个更为文明包容、和谐美丽的中国形象。
(三) 新闻话语的使用
新闻话语并不是一种纯净的话语,而是被再现和建构后的话语,因此,新闻话语在进行事实建构的过程中,不同的词汇、句式、语气都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创作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立场。在《中国新年》系列节目中,外国记者在记录所见所闻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时,大多使用了褒义词,解说词体现了跨文化语境下对于中国新年这一不同于西方文化的节日的好奇与赞叹。例如,在第一集《回家》中,记者称“从珍稀的猴子到巨大的冰滑梯,中国新年倾注着传统与创新的美妙结合,这正是现代中国的缩影。”片中频繁出现的Amazing、Incredible、Great等词汇为新闻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加深了受众对中国新年的印象[7]。
考虑到受众社会文化背景、接受目的、媒介观看兴趣的不同,《航拍中国》中使用的解说词语言朴实而生动。同时,解说词还加入了许多中国古典诗文词句,丰富了叙事层次和角度,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意蕴之美。例如,拍摄成都杜甫草堂时引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提及浙江天姥山时则讲述了山水派诗人谢灵运与这座山的不解之缘,以及诗人李白写下的“天姥连天向天横”的诗句;拍摄福建玉女峰时引用了朱熹“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的诗句;而在讲述苏州寒山寺如何名声大噪时巧妙引用了唐代诗人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名句。
(四) 影像构建的技术手段运用
以《航拍中国》为例,其在拍摄技术上进行了不同寻常的革新。航拍对影像空间和视角的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让平淡的场景景观化、让扁平的场景立体化,透过各地不同的地理地貌、动物迁徙、植被变化和人文活动,从空中展现风格各异的“大、美、奇、变”,它所赋予视觉影像“奇观”的特征给受众带来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在《航拍中国——新疆》一集中,农民把收获的辣椒在田地里摆出五星红旗的形状,当镜头不断移动上移,巨大的“国旗”让受众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中国的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的幸福感。航拍摆脱了地面的束缚,让观众观测世界的视野有了全新的拓展,它将垂直、水平等多维度方向上的运动轨迹融合,开拓了不同的空间变换方式,丰富了主题参与感和画面节奏感[8]。航拍这种全新的纪录片拍摄手段,将自然景观、人文特色、国家符号的认同囊括在一个镜头之中,引导观众对于文化饱含敬畏之心和喜爱之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充分的创新表达。
除此之外,除了展示每个省份拍摄路线和地标的动画之外,《航拍中国》第二季还将VR摄影机首次用于平面影像上的特效呈现。此外,《航拍中国》还首次利用卫星采集数据,通过卫星影像辅以后期处理,用更为宏观、新奇的视野为观众呈现卫星视角下的美丽中国,在卫星影像的呈现下,平原和水系如同叶脉一样清晰可见,这样独特的拍摄手段为观众带来了更强的视觉冲击和视觉记忆。
四、结 语
一个优秀的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必然是兼具人文价值、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的。本文从叙事的层面出发试图对风貌类视听作品进行解构与分析,综上,得出在叙事过程中要把握叙事视角、叙事结构以及叙事话语几个要点,坚持挖掘选题的价值深度与保持客观平衡的叙事原则为创作核心。根据不同的主题灵活选择叙事视角,全面反映故事内容。在叙事结构上,完整的框架与严谨的逻辑缺一不可,叙事的节奏要服务于整体的需要,同时注意声音、意象、镜头、解说等叙事话语的灵活运用。不同文化的核心标准不同,也会带来认知上的文化不对称性,甚至带来对其它文化的误解和曲解,因此,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要学会以“第三只眼睛”来审视“他我文化”,构建跨文化的理解框架,做到客观性与倾向性的统一,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才能使作品更具创新力与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文竹.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学会深度看世界——以《岩松看XX》系列为例[J].新闻世界,2013(8):310-311.
[2]高越.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研究——以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一季为例[J].影视传媒,2019(3):102-104.
[3]白顺阶.浅谈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的叙事特征[J].数字传媒研究,2019(9):8-13.
[4]刘乔莉.浅析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的叙事要点[J].新闻研究导刊,2016(7):353-355.
[5]郭淑娟.新闻话语中的意识形态建构[J].当代传播,2011(1):37-39.
[6]常京南.浅谈同期声和背景音乐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4(19):178.
[7]姚瑶.风貌类视听新闻跨文化下的叙事话语分析——以BBC《中国新年》为例[J].视听,2019(12):46-48.
[8]郑燕.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创作要点探析[J].新闻世界,2012(10):53-54.
[9]蔡孟佳.《航拍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像美学建构[J].视听,2018(2):60-61.
[責任编辑:武典]
收稿日期:2021-06-08
作者简介:姚佳欣,女,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