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明日边缘》叙事动力解读

2016-10-22白瑶

电影文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叙事结构科幻电影

白瑶

[摘要]科幻电影的叙事动力一直以来都存在单一化的倾向,故事动力成为推动叙事的唯一动力。导演道格·里曼执导的科幻影片《明日边缘》作为一部商业电影,虽然在主题设定上迎合了主流文化和价值取向,但是该片在叙事框架上极尽巧思,制造了多个与主题内涵相符的叙事动力,从多个角度推动叙事进程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主题内涵的表达。本文通过分析该片的叙事结构铺展过程、矛盾冲突的激发以及情感线索的推动,整体解读该片的叙事动力来源。

[关键词]科幻电影;叙事动力;叙事结构;《明日边缘》

科幻电影的叙事动力一直以来都存在单一化的倾向,故事动力往往成为推动叙事的唯一动力,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叙事推动力的不足,造成叙事紧张感与紧凑度不足。叙事推动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分为故事动力和作者动力,具体而言又有着复杂的分支结构和诱导因素存在。导演道格·里曼执导的科幻影片《明日边缘》(Edge of Tomorrow)作为一部商业电影,虽然在主题设定上迎合了主流文化和价值取向,但是该片在叙事框架上极尽巧思,制造了多个与主题内涵相符的叙事动力,从多个角度推动叙事进程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主题内涵的表达。本文通过分析该片的叙事结构铺展过程、矛盾冲突的激发以及情感线索的推动,整体解读该片的叙事动力来源。

一、叙事结构的铺展

好莱坞科幻电影《明日边缘》是一部文学改编电影,日本小说家樱坂洋发表于2004年的轻小说All You Need Is Kill在编剧丹特·哈珀的改编下,最终实现了由一部日本轻小说到美国科幻电影的转化。从文学文本到电影文本,从日本文化到美国文化,樱坂洋的小说在语言和文化的双重转换之下,实现了两次跨越,最终成型。这部小说有着同类型日本轻小说同样的艺术特征,轻松愉悦的叙事氛围下,以多样化、风格化语言将故事高效地传递给读者。轻小说娱乐大众的艺术特征和严谨的故事结构为电影《明日边缘》的改编提供了强大的基础,也提供了一部商业电影应该具有的娱乐元素。

《明日边缘》的故事背景设置在备受外星不明生物侵袭的未来社会,就在外星不明生物即将展开更大范围袭击之际,一场时空穿越的故事徐徐展开。汤姆·克鲁斯扮演的军事演说家凯奇少校,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真的上战场。在电视里分析战事可以井井有条、头头是道,但是毫无作战经验的他来到真正的战场,面临他的究竟会是什么,这是电影《明日边缘》首先设置的悬念,也是作为全片叙事的推动力之一。然而,初上沙场就被外星人杀死的凯奇却在兵营中醒来,他本以为一切只是自己的梦境,但是自己在战场上被杀的情景重现,自己再次醒来,如此反复不止。在战场的死亡中,凯奇少校被赋予了一种神秘的力量,导致他能够在战场中不死,穿越生死之门和时空之门,将时空重启。影片也正是在凯奇少校的一次次死亡和一次次苏醒的反复过程中,逐渐将故事结构铺展开来,并且在反复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叙事动力,推动整个故事情节不断前进。因此,故事动力成为电影《明日边缘》的主要叙事动力,只是影片并没有将凯奇少校塑造成为一个孤胆英雄,随着知情者——“全金属战士”丽塔·沃拉塔斯基和凯奇并肩作战,故事似乎开始朝向一个无法被预知的方向推进。直到最终,战争的胜利依靠的是凯奇、丽塔和J分队的战士共同实现,叙事范围和主题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二、矛盾冲突的激发

矛盾是推动剧情发展、凸显思想主题的主要动力因素,矛盾的激发和矛盾的升华都是影片的叙事推向一个新阶段的动力和标志。可以说,矛盾与叙事进程、主题表达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推动电影《明日边缘》叙事进程和主题表达的也正是片中不断涌现的矛盾点,每一对矛盾冲突都主宰了一段故事剧情的发展。

(一)凯奇少校与布里格汉姆将军的矛盾

身为军事演说家的凯奇并非一名真正的战士,他从未上过战场,也从未想过真正上战场杀敌献身,他对战争的分析和宣讲都仅限于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凭空想象。从电视上看到凯奇宣讲的布里格汉姆将军满眼的不屑和厌恶,这是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兵,对于一个只会耍嘴皮子功夫的“军事专家”的不满,这也正是二人之间存在着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二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是展开全片故事的核心推动力。如果不存在这样的矛盾,布里格汉姆将军也就不会刁难军事演说家凯奇指挥“诺曼底战役”,也就不会在凯奇推脱、反抗后,下令将其当作逃兵投放到兵营之中,也就不会使其战死在诺曼底海岸上,最终凯奇也就不会获时空循环的能力,让人类战胜外星异形,赢得胜利。

布里格汉姆将军认为,军事演说家凯奇的战争理论是“空中花园”,一切没有战斗经验的战争分析都是一场空谈,凯奇虽身为军人,却少了一份对亲身参战的士兵的尊重。同时,反战主题是《明日边缘》在开片就埋下的隐性主题,无论是在电视节目中大放厥词的军事演说家凯奇少校,还是对这种毫无作战经验者嗤之以鼻的布里格汉姆将军,凯奇在电视中毫无根据的演说,加上布里格汉姆将军将其突然抓进兵营、投向战场,都是一出身处其中又无奈应对的闹剧,战争让他们受困,无法解脱。

(二)凯奇自身的矛盾

1.逃离或坚守。当凯奇在一次次的死亡和一次次的苏醒反复发生后,他确信了自己能够让时空循环的特异功能,只不过他并不清楚这份能力来自何处,会将他推向何方。就在这种生与死反复发生两次后,凯奇试图让身边的人相信他会预知未来,并有不死之身,能够掌控时空的脉动。但是,身边的士官长和士兵没人愿意相信他所说的一切,认为他是想逃避战争导致的精神错乱。

面对自己身上发生的异变,还有战场上见到的超出自己认知的恐怖景象,以及身边人都将自己看作异类而不施以援手。凯奇开始不断地尝试逃离,逃离这个束缚他的兵营,逃离未来的他即将面对的杀戮战场。在多次实验后,凯奇终于逃离了将他困住的兵营,驾驶着摩托车驶向了一处城外的小酒馆,可是仍然无法逃脱“诺曼底战役”的败局——外星异形大获全胜,人类面临灭顶之灾。

凯奇在获取时空循环能力以后,面对的是逃离兵营侥幸生存片刻,或是坚持留守继续发掘自身异变的秘密。在凯奇的纠结中,影片《明日边缘》对人性主题的探讨逐渐清晰。

2.真实与谎言。在所有人都觉得凯奇是疯子的时候,只有“全金属战士”丽塔相信他身上特殊能力的存在。凯奇与丽塔开始了探索并积累作战经验的反复战斗,在每次或许只能积累五分钟战斗经验的情况下,凯奇一次次往返生与死的边缘。最终,凯奇与丽塔的并肩作战开始遇到了瓶颈,战斗的结果似乎终究无法保证丽塔能够继续生存下去。凯奇挣扎在残酷的现实与善意的谎言之间,战斗最终只能停留在郊外的小木屋中,凯奇平淡地为丽塔泡咖啡,随意地聊天。战争的无奈与人性的善意都在片刻中安宁中展露无遗。然而,凯奇为了能够让丽塔能够继续活下去,善意的谎言也是二人爱情萌发的标志。

凯奇隐瞒着二人的经验积累战役走到了瓶颈,前方只有丽塔的死和无穷无尽的外星异形卷土而来,但是心思细腻的丽塔感受到了凯奇的异样,不顾一切地再一次尝试与异形的抗争,走向死亡。也正是在此处,影片第二个至关重要的叙事推动力出现。凯奇的隐瞒被丽塔的识破,二人重新分析局势的变化,最终确立了“卢浮宫终极战役”。

三、情感线索的推动

情感线是一部商业电影和娱乐电影必备的元素,情感线也是让叙事打动人心的关键因素。原著小说All You Need Is Kill作为一部日本轻小说,轻松愉悦、打动人心的情感线也是叙事的重要部分,作为改编电影的《明日边缘》依然对其采用了完整的继承。片中的“全金属战士”丽塔·沃拉塔斯基是被符号化的战争偶像,她作为一名女性,却拥有比男人更强健的身体、更坚定的意志、更敏捷的思维,她带领士兵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她也正是军事演说家凯奇在电视上对公众宣导的战争英雄。毫无疑问,丽塔·沃拉塔斯基也是一个战争工具。

丽塔·沃拉塔斯基对于凯奇来说是强有力的战争英雄和战争武器。在士官长和其他士兵都对他嗤之以鼻的时候,丽塔肯定了他所谓的“幻觉和超能力”,并请求凯奇协助她赢得这场充满不可能的战争。丽塔·沃拉塔斯基既是全民战争偶像,同样也是凯奇的偶像。在反复的时空循环与经验积累中,丽塔训练了凯奇的身体,坚定了凯奇的精神,他们成为只有彼此才懂得和了解的战斗伙伴。爱情也在朝夕相处中逐渐生发在彼此的心里,在时空的循环往复中逐渐焕发出浪漫的味道。

凯奇与丽塔之间从没有告白过的爱情是推动影片后半段故事前进的重要动力。凯奇在日复一日看似没有尽头的重复时空循环中逐渐绝望。虽然每经历一次时空循环,就会增加一次战斗胜利的经验,但是也积累着同样的死亡的痛苦和恐惧。在前方支撑着凯奇的,唯有“全金属战士”丽塔充满坚定的眼神。正因如此,凯奇才能够一次次地重启时间,将自己一次次地推向死亡的边缘,反复感受着别人无法体会的痛苦。但是,从头至尾凯奇都没曾向丽塔表达自己的爱意,传递信息与情感的通道只是彼此的眼神而已。凯奇对丽塔的情感线,从影片开始作为军事演说家的凯奇对丽塔战争英雄形象的大肆夸张宣讲,到被迫投身于“诺曼底战役”亲眼目睹丽塔的强壮和美丽,再到不断的时空循环中感受到丽塔内心的柔情。从集体崇拜到个人崇拜,再到亲密无间,凯奇与丽塔的感情线虽然没有像一般的爱情电影那样细致描摹,但是在叙事进程的不断推进过程中,他们的感情也在逐渐升温,直到影片结尾处的“卢浮宫战役”中达到极致的高潮。

正如同小说原著的轻小说类型特征一般,作为一部具有娱乐性质的商业电影,《明日边缘》给予观众的是一种混搭式的影像表达,无论是戏剧元素还是娱乐元素,抑或是主题表达,都让观众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体验。因此,“卢浮宫战役”中丽塔与凯奇的死亡并非故事的最终结局,Omega被凯奇炸毁的同时,也再一次将自己的“蓝色血液”注入了凯奇的体内,使其再次获取了掌控时空循环的能力。阳光明媚的昨日重现,凯奇再一次与丽塔相见,并将丽塔内心的秘密亲口说出,爱情在时空的穿梭中实现了对接。

四、结语

导演道格·里曼将一部日本轻小说转变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好莱坞商业电影,去日本文化特征,赋予了《明日边缘》浓厚的美式风情。在文本转化和艺术对接的时候,改编剧本尊重了原著小说中的反乌托邦意识形态,将末日来临的悲剧情绪渲染到极致,也使影片结尾处的“云开雾散”格外振奋人心。影片将多种科幻元素和娱乐元素杂糅在一起,脉脉温情的爱情线让该片感人至深。正因为影片多元化的杂糅特征,也为影片的叙事制造了多方面的叙事推动力,从多个角度共同推动影片叙事的前进。该片并没有局限在好莱坞科幻电影习惯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叙事语境,既表现了个人主义的精神意志,也展现了集体主义的团结力量。与此同时,不同的叙事推动力也协助影片完成了主题表达的深入,并没有让该片流入主题欠缺的商业电影范畴,无论是潜藏其中的反战主题,还是一段关于爱与信任的情感告白,都在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之间,让观众在欣赏该片的科幻视觉艺术之外,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参考文献]

[1] 陶大鹏.世界战争电影[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6.

[2] 周黎明.好莱坞启示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 王志松.日本大众文学研究与文学史的重构[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01).

[4] 千野拓政.亚文化与青年感性的变化——在东亚城市文化所能看到的现代文化的转折[J].扬子江评论,2010(05).

[5] 汪丽.电影《明日边缘》多元文化主题解读[J].电影文学,2015(20).

[6] 王笑楠.文化的多元发展与创新活力探析——以美国文化多元性特点为例[J].中原文化研究,2015(04).

猜你喜欢

叙事结构科幻电影
科幻电影里的液化机器人要来啦?
科幻电影:人类对未来的幻想与忧思
不就一部科幻电影吗,为何要等十九年?
圣经叙事结构指导下的欧·亨利小说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多个世界与自我——论西方科幻电影的两个叙述之维
华语科幻电影中的“伦理性”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