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性体能训练对中职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

2021-08-30谢群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功能性体能训练实验组

谢群

(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 广东广州 510430)

功能性体能训练最早起源于医学康复领域,是一种通过让患者完成某些有针对性的动作练习,来实现健身和医疗功效的身体康复方式。后来,随着功能性体能训练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其开始作为一种体能训练模式被应用于运动训练领域,以提高竞技体育运动员的体能素质。同时,部分学者和教育专家也开始尝试将其引入学生的体育健身活动之中,用于满足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要求。经过实践验证,功能性体能训练在运动训练领域的应用,对运动员体能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其对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尚不明确,基于此,笔者就自身的教学实际,以中职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针对功能性体能训练对中职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1 实验对象与实验方法

1.1 实验对象

该文以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4个班的182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参与实验学生的年龄在14~16岁之间,身体健康,均无不适合参与体育运动的身体类疾病。

2.2 实验方法

将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4个班的学生,以班为单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实验组2个班共有学生92人,对照组2个班共有学生90人。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选取了50m跑、立定跳远等几项指标,对参与实验的182名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对两组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掌握实验前,两组学生的体质健康基础。

测试完成后正式进入实验实施阶段。此次实验总计持续1个学期的时间。在这1个学期内,对照组学生延续以往的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方式不变。实验组学生的体育教学活动则基于功能性体能训练理念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内容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在准备活动部分融入各种动态拉伸练习、侧弓步练习及箭步蹲起练习等内容,以期能够借助这些练习内容达到肌肉激活和提高学生本体感受能力及身体柔韧性的功效;第二,在教学主体部分,根据每次教学的侧重点有针对性地融入各种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内容。例如,教学侧重点为学生速度素质的锻炼与发展,就可以在教学中借助弹力带进行辅助跑练习;如果教学侧重点是学生力量素质的锻炼与发展,则可以在教学中融入登山式俯卧撑、腹桥等有针对性的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法,但是要注意每次训练所选择的训练形式不宜过多,可根据总体教学安排和教学计划,将各种不同的形式循环穿插于教学之中;第三,在教学结束环节的整理放松部分,则可以融入静态拉伸的内容,如背后直臂上拉、直臂体前屈等,均非常适合在整理放松部分实施。

1个学期的实验实施结束之后,再次对两组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指标、测试标准与测试要求均与实验前开展的测试相同。

对比前后2次体质测试结果的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总结功能性体能训练对中职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3 实验结果

3.1 功能性体能训练实施前,两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结果及差异

在正式开展对比实验,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功能性体能训练干预之前,对两组学生的体质健康基础水平进行了统一测试,测试结果及两组学生之间的差异见表1。

观察表1中功能性体能训练实施前,两组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及对比结果可以发现:两组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基本一致,各项指标之间均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知,实验前,两组学生的体质水平基本相同,确保了两组学生在体质健康发展方面的同质性,以及实验后相关指标测试结果之间的可比性。

3.2 功能性体能训练实施后,两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结果及差异

根据表2中数据可知,两组学生在实验后的体质测试结果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表2 功能性体能训练实施后两组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及对比情况

其中,50m跑反映和评价的是学生的速度素质。实验前,两组学生的50m跑测试成绩相差无几,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由实验后数据可以发现,实验组学生的50m跑平均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相较于实验前提高了0.34s。对照组学生50m跑测试的平均成绩相较于实验前却几乎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仅仅提高了0.03s。两组学生实验后的50m跑测试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实验后接受功能性体能训练干预的实验组学生,速度素质明显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可知,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开展,能够让中职学生的速度素质得到更为理想的发展。

立定跳远评价的是学生的爆发力素质。观察表中两组学生的立定跳远测试成绩可以发现:实验后两组学生立定跳远的平均成绩均有所提高,实验组的提高幅度为9.68cm,明显大于对照组1.7cm的提高幅度,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知,功能性体能训练的融入,大大提高了常规体育教学对学生爆发力素质发展的促进效果。

坐位体前屈评价的是学生的柔韧素质,引体向上(男)和1min仰卧起坐(女)评价的是学生的力量与耐力素质,1000m跑(男)和800m跑(女)评价的是学生的耐力素质。观察两表中两组学生上述几项指标的测试数据可以发现,这几项指标在实验前后同样呈现出了与50m跑、立定跳远相同的变化趋势,实验组学生上述几项指标的测试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

4 分析讨论

根据上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功能性体能训练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融入,是促进中职学生体质健康全面、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接受功能性体能训练干预的实验组学生在速度、爆发力、柔韧性、力量及耐力等方面的发展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教学的对照组。据分析,其原因在于功能性体能训练作为一种科学的体能训练模式,能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种具有针对性的身体练习,让学生的运动素质得到改善。例如,借助弹力带的方式进行辅助跑练习及双脚连续侧向冲刺跑等,在实验中采用的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法,对于学生速度素质的发展均大有裨益;再如,针对实验组开展的准备活动环节的各种动力性拉伸和整理放松环节的各种静力性拉伸等则对学生柔韧素质的发展助益良多。

除以上各种直接性的作用之外,开展功能性体能训练的方法多样、形式灵活,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中职体育教学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以往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固化、教学形式死板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成效,使得学生的各项运动素质得到了更好的锻炼与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功能性体能训练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融入,对中职学生体质健康的全面、均衡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是提高中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中职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主动开展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应用实践活动,不断探索和积累应用功能性体能训练的有益经验。

猜你喜欢

功能性体能训练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康复性体能训练在跆拳道运动损伤中的防治研究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我国冰壶运动员备战冬奥会竞技体能训练的研究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少儿冰球运动员“敏感期”技能与体能训练的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