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 激发学习
2021-08-27陈福
陈福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深度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有效的学习中,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并发展自身的数学思维和能力,最终落实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基于此,笔者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切入点,立足于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对具体的数学教学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更加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旨在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对这一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必须优化传统的双基目标,使其成为数学核心素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完成传统双基的教学目标,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数学思维、数学能力、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培养,最终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内涵解析
(一)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笔者认为数学教學有效性就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立足学生的认知规律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在短暂的45分钟课堂教学中,实现高效的学习.
就其内涵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必须具备“实”“新”“活”三个特点.其中,“实”主要是实实在在上课,注重实在的内容;“新”则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利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形式讲解枯燥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则是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教学方法;(2)有效教学应立足于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精心设计教学方案;(3)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有效性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更要关注学生的生活需求,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自信,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二)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数学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需要多种因素共同配合.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自身因素.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新教学理念、教材内容、数学课堂方式的把握情况,直接决定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想真正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必须对其进行全方位解读,并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第二,师生互动效果.新课程理念下,师生之间的互动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将课堂交给学生,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师生的互动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被动学习模式下,学生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并且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低下,致使课堂低效.所以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断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四,师生双方的认知平衡.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通过师生双方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在目标认知上保持一致,促使师生双方的认知目标达到平衡.
二、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原则分析
面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教师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原则一,逻辑性与适当性相结合.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尊重初中学生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时机,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最终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原则二,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结合.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其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立足学生的现状,遵循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结合的原则,选择具体的内容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原则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践又指导实践.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应遵循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挖掘教材中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内容,在应用的过程中,强化理论知识教学,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原则四,以学生发展作为基本原则.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核心目标就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提升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心理规律等,发展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最终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初中数学教学有效策略分析
(一)精心研读教材,深入分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目标进行全面分析,明确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的核心素养,并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在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数学中各个知识点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对各章节、各单元之间的关系、衔接进行掌握,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明确章节的重难点.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为高效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
构建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是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和关键,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基于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氛围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现状,应从两方面关注课堂教学氛围的优化:一方面,教师应立足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良好的学习互动环境,通过组织数学竞赛、解题接力赛等活动活跃课堂氛围;另一方面,教师在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氛围的过程中,应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课堂的学习.
(三)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过程
为了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应围绕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立足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