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考核方式

2021-08-27谭银翠王银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发动机考核

谭银翠 王银山

[摘           要]  主要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的课程目标、目前的考核评价方式进行分析,发现该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对该课程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等的考核方式提出相应的改革举措,以达到激励学生持续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总体教学目标。

[关    键   词]  课程改革;考核方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3-0146-02

自1931年第一辆国产车诞生,到200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行业,中国汽车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汽车维修工这个职业也应运而生,然而我国汽车维修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整体存在文化程度偏低、高级技能人才占比低、服务质量低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职业院校及时跟上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水平,努力提高人才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人才的培养与我们日常的教育息息相关,而合理、优秀的考核方式能够促进人才的培养。就中职学校而言,各科的考核方式有待改进,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对学生进行的评价也应该是多样的。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在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基础下,该课程得到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考核评价方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课程学习目标分析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中职汽修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汽车维修常用工具和量具的认识与使用、汽车的总体认识、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与维修、配气机构的拆装与维修、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拆装与维修、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拆装与维修、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拆装与维修、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拆装与维修。根据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制订了三大课程目标,见下表。

这门课程根据其教学内容可大致分为两大部分: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其三大课程目标完全符合教育部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国家职业标准汽车维修工四级标准的要求。

二、课程考核方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往常的考核方式就是平时成绩考核+期末考试,分别占该门课程最终总成绩的30%和70%。这种考核方式比传统的单纯期末考试要合理,尤其是对于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但是,这种考核方式也是存在一定问题的,需要进行完善、优化。该课程在进行教授时需要应用到许多工具,每种工具都有各自的使用规范,如果出现不规范的操作,轻则出现器件损坏,重则造成人身伤害。维修工具操作的规范性,单靠一次考试是没办法形成的。发动机虽然只是汽车的部件之一,但却是包含内容最丰富的部件,教材将其内容划分为10大项目29个任务,该课程一共就64学时,理论课与实训课差不多各占一半,真正分配到每个学生实际动手的时间就十分紧张,10个项目29个任务,就靠一次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不够全面,无法达到三大课程目标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与健康成长。

通常的平时成绩考核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学生出勤率、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学生出勤率是通过课堂点名答到、签字报道等进行,来发现学生是否存在缺课、旷课现象,但是课堂点名很浪费时间,签字报到难免会存在学生蒙混过关的情况。平时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但会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答题内容大体相似,并没有达到考查的效果。课堂表现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堂纪律、问题回答情况。课堂提问只能了解少部分同学的情况,并且中职院校有少许学生不愿意回答问题,部分学生上课开小差,有的同学表达能力欠缺,过多的课堂提问就会降低教学效率。师生互动少就只能了解极少数学生的情况。本身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的课时有限,课程内容多,班级学生人数也不少,就会直接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班级两极分化严重。

本门课程的期末考核方式通常是实操考试,不进行笔试。大多数学校以拆装发动机为考核项目,或者是教师从教材众多项目中挑出一个具体项目,作为期末考试内容,对学生进行实操考核。实操考核虽然可以同时完成三大课程目标内容,但是不全面,随机性太强。期末考核就占总成绩的70%,单以一次期末考试就能对学生定“生死”,期末成绩的占比大,会让学生产生这样的想法:临近期末我再突击学习就好了,偶尔上课开小差、缺课不打紧的。这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不太公平。尤其是对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本身自律性就较差,知识基础相对薄弱,之前一直接受应试教育的打击,相对来说会比较讨厌、害怕考试,缺乏自信,容易紧张,影响发挥。

三、课程考核改革思路

(一)进一步完善平时的成绩考核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的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比如“对分易”“微助教服务号”等平台,微信上都有对应的公众号,操作简便,无须再下载更多的App占据手机内存,并且学生普遍乐意接受信息化的现代产品。借助这些信息化手段,进行学生考勤签到、布置作业、讨论问题、发放相关教学资源以及进行随堂测试。学生课前观看教师发放的课前资料进行预习,课后翻阅教师的课件进行查漏补缺,因为平均分配下来每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时间十分有限,并且记忆的内容不少,学习之后难免出现遗忘的现象,对于不太清楚的任务,可通过翻阅相关教学视频,自己进行巩固、复习、查漏补缺;学生也可以通过翻阅教学资源进行预习。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直接在讨论群里发表,大家进行探讨,或者在下次课中教师抽出时间进行指导。通过这些平台,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随堂测试,轻轻松松实现全员参与,并且教师能够及时查看收集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方便教师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因材施教。没必要给汽修专业中职生布置过多的文字類的课后作业,绝大部分学生不会认真完成,会觉得没有意义,迫于教师的压力相互抄袭应付了事。通过随堂测试,考核教材的理论部分,也就是课程目标二,大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再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引导和指导,这会比频繁的作业更有效率、更实用,还有助于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进行教学的关键在于合理的师生比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师根据随堂测试的情况、辅导情况和课堂纪律表现进行平时成绩的考核,建议该部分占课程总成绩的20%。

(二)取消期末考试

取消期末考试,对每个教学项目都进行考核,可以最大程度地达到该课程的三大课程目标。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本身就是一门技术型的实操课,其终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一定发动机知识的一线技术人员,平时教学中已经有随堂测试,在实操考试中加入口头表达的论述题或简答题即可,这样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考查课程目标二的完成度。优化实操考试,明确每个项目具体操作的分值,让学生知道评分标准。取消期末大考核,每结束一项实操项目的教授就进行一次考核,在考查课程目标三的同时就可以考查课程目标一,每次考核都严格要求,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规范的操作,最后所有项目都通过的才能算合格,哪次考核没通过或者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可以在学期末结束之前给每一位学生一次补考的机会。实训室在课余时间开放,开放的同时必须有至少一位实训教师在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安全监督和学习指导,学生哪个项目考核没通过或者有遗忘的,可以通过观看教师之前在学习平台发放的教学资源,或者向教师请教,进行学习。每个项目的考核成绩最终按比例加和算在期末成绩里,给学生一种每份努力都有收获的感觉,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建议该部分占课程总成绩的60%。

(三)增加一次課外大作业

课外大作业的考核,可以进一步促进课程目标三的实现,适量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压力,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向教师寻求帮助。让学生根据本门课程教授的内容,选定具体故障,针对某一具体车型,通过自己观察和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出相关的故障现象和维修方法。要定故障选择车型,就得了解市面上现在都有哪些车,会不会发生相应的故障;要维修,学生就得弄懂相关部件的结构、作用以及工作原理。自行观察和查阅资料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生活中,这会比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方法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学有所用能让学生拥有前所未有的学习成就感、满足感,从内心认可学习,认可自己所学的专业。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具体情况和过程打分,建议该部分占课程总成绩的20%。

四、结语

一种合理、优秀的学习考核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引导和辅助学生成长,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质量上去了,那么学生的质量就会跟着上去;学生质量上去了,就业率也会跟着上去;就业率上去了,职业教育吸引力自然得到提升。职业教育得到发展,将大大助力我国经济结构的改革。职业教育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就应该是多样化的,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知识、技能和素养。中职学生需要教师付出的爱心、耐心比普通教育教师付出的要多得多,这和他们自身的特点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孙伟国.马晓波.基于多元性理念的中职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探究[J].职教通讯,2013(2):46-49.

[2]丘莉萍.中职学校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及思考:以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9(1):95-100.

[3]胡胜.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4]韩敬波,石中英,马和民,等.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16-338.

[5]刘虎.由遮蔽走向真实: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23-30.

[6]陈慧.中职学生学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17-21.

[7]陈鹏,庞光学.培养完满的职业人: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构思[J].教育研究,2013(1):101-107.

[8]陈齐平,吴明明,李香芹,等.基于科学创新培养理念的汽车构造课程改革[J].机械职业教育,2018(3):23-28.

[9]周春辉.中职学生发动机拆装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7(8):45-47.

[10]吕江毅,龙建,崔永春.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发动机课程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27):131-132.

编辑 常超波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发动机考核
走向学科育人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我是人体的“发动机”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TWP100C涡喷发动机
发动机阻力矩计算和起动机介绍
2016国际年度发动机大奖公布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