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2021-08-27周怡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师

周怡

[摘           要]  高校新闻院系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对社会新闻观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调查资料显示,高校新闻院系学生有关媒体的党性以及新闻的真实性等的认知整体都是十分积极的,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不断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改革,这样才可以显著提高教育质量。

[关    键   词]  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问题;改革

[中图分类号]  G21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3-0004-02

近年来,新闻传播方法从单一变得多样化,传播迅速,而且传播内容也各种各样,导致社会舆论非常多元。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新闻传播领域为了科学把握舆论导向,创新新闻宣传工作,增加舆论引导能力,必须要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起重视。尤其是高校新闻院系,应该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当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有待创新

原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往往采取思想汇报和理论知识宣讲的方式,此方法在特定阶段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然而在网络时代,尤其是以年轻人为主要教育对象,教学理念已经落后。因为新兴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介环境有所改变,原来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采用的培训方案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有些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还是采用原来的教学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学内容缺乏多样化,而且教学理念也比较落后。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内容落后

课本不只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性蓝本,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最近几年,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分析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其次,回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史,然而長期以来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内容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几乎每所高校都存在尚未将实际应用作为重要导向,将职业需求作为根本目标,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中心的情况。并且教学内容方面没有将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更加没有重点体现实践研究以及案例分析。在实际教学中合理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比如,模拟训练以及队伍学习等,学生不具备较强的研究实践问题能力。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形式单一

最近几年,尽管我国新闻传播专业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很多高校硬件建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当前的条件依旧不能满足新闻和传播专业学生的实际培养需求,该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其一,教学途径缺乏多样化。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网民中20岁到29岁占据约30%的比例。而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对大众活动场所的转移以及媒介形态的改变,还是基于以往物理空间的教学方式,很少应用网络阵地。其二,教学互动不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业界和学术界并没有深入探究怎样结合高校的社会合作资源,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改革路径

(一)高校和新闻业界加强互动,促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现阶段,我国舆论形态以及媒体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高校学生思想各种各样,需要对现有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合理运用新闻媒体的资源以及宣传部门的资源促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我国在2013年12月,尝试着在全国各个地区积极推广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试点工作,截止到今天,资料显示,我国共建新闻学院数量已经超过120个,覆盖全国多个省市以及自治区,部校共建不只是获取阶段性基本成果,而且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很多高校新闻院系的教师都不愿意主动参与到部校共建中,少数人觉得参加部校共建没有任何意义,而且浪费时间,觉得部校共建是一件无所谓的事,可有可无。并且很多高校新闻院系运用部校共建专项经费购买的先进设备,因为教师不懂得怎样使用,导致其长期闲置,那么,就这些问题来讲,必须结合有关文件,积极建设部校共建新闻学院2.0版。首先,应该重视高校人员和媒体互聘工作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互聘工作长效制度,合理制订长远计划和挂职人员轮转制度,让无媒体经验的教师都可以参与到挂职锻炼中,而且制定激励制度,重视考核以及检查,确保有良好的挂职锻炼效果。其次,应该将部校共建的重要示范作用全面发挥出来,增加部校共建的深度以及广度,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讲座,加强校园实践基地的建设,这样才可以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课本以及平时的教学中。

(二)坚持利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导高校新闻教学思想

在传播新常态背景下,媒介平台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传播格局相当复杂,必须要利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观点以及方式,对新闻实践进行科学指导。高校在培养新闻专业人才时,其根本目标是真正满足业界实践的实际需求,但是也必须要利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导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某会议上明确提出必须要在新闻理论探究中引入马克思主义,而且也要融入新闻教学中,让新闻学成为以马克思主义为科学指导的学科,让所有新闻专业的学生都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习近平有关宣传思想工作的核心思想和有关新闻舆论工作的主要论述,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重要引导,最关键的是坚持新时期下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宣传思想。就调查资料来讲,多数学生都觉得高校应该设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但是也有些师生不赞同。如果高校有完善的师资条件以及教学基础,完全可以尝试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可以采用改革绩效考核的方法,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考核,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将足够的资金用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研究基地建设。通过这些方式,必定可以为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新闻院系教师的专业素质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新闻院系的教师都不认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而且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甚至有一些抵触情绪,那么,这样的教师就无法高效完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教学。现阶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体系与科学内涵的了解依旧存在很大的差距,例如,方法不统一、基本概念模糊等。因此,为了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质量,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素养[1]。首先,应该认真研究阅读和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原著,了解马克思才可以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高校新闻系可以利用周学习会以及读书会等方式,正确指导教师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著作,也可以邀请一些知名的业界专家,针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现有的教师开展专业培训。此外,必须要回到现实,将新闻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融合,可以邀请一些业界的精英到学校进行讲座,建立常态化的培训制度,重视相关教育。也可以让教师到一些媒体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多参加一些媒体例会和重要的新闻报道策划,青年教师可以参与到新闻实践中,这样有利于开展实践教学。此外,也可以利用外部的力量,从媒体单位以及宣传部门中聘请兼职教授,从著名高校以及研究机构中引进优秀的人才,这样可以为整个教师团队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四)改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方式

强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教育,最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要想使学生完全认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可以只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这样才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我国面临严峻的挑战,而且有些媒体一味地夸大新闻以博取受众的关注,很多学生都覺得非常困惑,不能理性了解社会。就这些问题来讲,必须要进行全面的分析,使学生的所有困惑都得到解决,才可以使学生完全认同马克思主义,这就要求高校新闻院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探讨的方式引入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正确引导学生,从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了解我国基本国情,以掌握其本质。有关调查资料表明,约35%的学生都想要教师针对在新闻实践过程中碰到的很多代表性问题,可以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角度进行分析。也认为教师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有关的新闻作品,通过对这些新闻作品进行展现,深入分析写作以及选题的思路,引发学生认真思考,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除此之外,也要合理运用一些新实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免学生存在逆反心理。在传播新常态背景下,媒体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存在一些难题,然而也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主流媒体客户端,正确引导学生读报,可以分享自己感兴趣的稿件,还可以分享一些媒体App对新媒体转型融合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讨论,甚至可以利用一些社会化媒体,比如微信以及微博等,讨论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有关舆论引导的主要方式[3]。那么,利用该教学,除了可以帮助学生对新型传播方法有深刻的认识,也可以在无形中全面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长时间的文化工程和政治工程。通过很多人的努力,才获得今天的成果,只有普遍关注科学规划,积极践行,将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其他的新闻学科教育进行融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内容成为所有新闻学生、新闻工作者以及新闻专业教师的自觉行为,才可以将整个社会的正能量凝聚在一起,为建设和谐社会和法治国家奉献出自己的力量。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核心在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必须要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社会主义改革的背景下,很多人越来越重视社会公平,人民群众对党有了越来越高的政治期待。而检验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主要标准是是否可以真正实现社会公平,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贴近人民群众。作为新闻工作人员以及高校新闻专业教师,还要了解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做好自身的工作,努力学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参考文献:

[1]张羽舒.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角下的新闻教育发展路径探析[J].探求,2020(3):116-120.

[2]金石.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方向与路径[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98-103,156.

[3]邱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高校的路径探究[J].视听,2020(1):207-209.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